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大的墙,该不该拆?

刚刚在凤凰新闻见到北京的决定,将以人大、北航作为高校中的试点,率先拆除围墙。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拆墙治堵,似乎没有率先在小区实行,而是先向高校下手了。


当然,我是不愿意见到人大的墙被拆掉的。我并不试图去引证外国大学的具体情况,我也不试图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去证明到底会发生什么。我就在这里顺着自己的想法,瞎说一说好了。


中国人民大学,西临苏州街,东临中关村大街,北边和南边分别是人民大学北路和南路。一块四四方方的平坦地区,处在北京的繁华地段,尤其是北临全国最好的高中。这一块地带,车流密集,人员攒动,如果拆墙,那么毫无疑问的是,人大里面的人、车将会变得更多。


首先,在北京的高校当中,人民大学已经是非常开放的了。清华、北大的许多门进去要查证,车辆也有限制,而人民大学的大门一直对人民敞开。尽管在明德楼里加上了门禁,但是公共教学楼仍然是出入无阻。当然,夜晚的道路上也会有一些不明人员,校园里窄窄的公路也一直是川流不息。更苦逼的是,在没有风的凉爽的天气里,我和格林根本抢不到一个乒乓球的案子。人大暴露在外的免费的体育设施,似乎总是被外人享用着。在已经足够开放的条件下,拆掉围墙,无意识把分配给高校的公共资源直接分配给社会了。学生将被迫参与到这种可能的竞争当中去,资源的效率又何在?


再者,这样真的能缓解堵车吗?我们考察环绕人大四周的路程,发现可能也就中关村大街堵一些。可是打开校园,就能缓解堵车吗?人大里面的路非常窄,路都是两车道的,停车位也不算多吧。人大的校园面积不大,但是学生非常多。在上下课的点,通往公共教学楼的路上,骑一辆自行车都难以过去。在这样的道路条件下,还试图引入社会车辆分解堵车,能做到吗?到时候学校里面也堵得一团乱麻,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另外,即使拆掉围墙能够为社会车辆带来一点点方便,这一点方便的代价,也将是学生极大的不方便。虽然在很多楼上加装门禁已经成为了普遍的做法,在我去台湾大学交换的那一学期,我发现台大更为极端,我一个经济系的卡刷不进其他系的楼,但我认为这样并不好。很多晚上,我在溜达,突然内急,却找不到一栋楼可以进去上个厕所,这是极其尴尬的。我其实希望公共教学楼能够留出一栋永远不关的,这样能够达成的条件是校内安全得到保障。可是围墙一打开,毫无疑问的是,那些已经融入中关村建筑体系中的每一栋没有加装门禁的教学楼,都要加装上门禁了。


大学融入城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能和西方的有些学校比较像。但我也不想援引西方的例子,一是因为西方很多高级的大学都有围墙,而是形成的历史不同。


如果不加围墙的话,也可以,请将人民大学南路以南到北京理工大学以北的建筑物全部划归人民大学所有。


然后我们再和北理工共建一下,没有围墙也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掉思维里的墙》50个经典语录
围墙拆掉之后——
高校逐步拆掉围墙是开放社会趋势
拆掉权力围墙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校址的故事(一)| 人大一分校建校初期的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