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大类招生看点 | 国际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大类招生看点

国际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专业大类“国际政治”依托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和培养。

2019年

招生专业

所属学院

教学环节专业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学校命名组建时设立的外交系和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国际问题及政治学学科教学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人大政治学一级学科于2017年入选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院现有在职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28人,讲师14人;全部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 69人,占教师总数的93.2%,其中获得国(境)外高校博士学位者21人,占教师总数的28.4%。学院学术队伍的总体规模在全国高校国际关系学院中位居前列。

专业介绍

1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传统优势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事务的专业人才。

2

国际政治专业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探索并建立与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且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该专业还设有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和新闻学与国际政治实验班。

国际政治专业下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学生掌握扎实的政治学与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

外交学专业

热门专业之一,培养从事外交外事、国际交往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育人特色

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应用能力和广阔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9个硕博学位点和3个本科专业。

在课程建设上,学院着力打造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和全英文课程,现已开设各类课程总计300余门,其中专业核心课程18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4 门,全英文课程17门。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启发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突出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研究型课程的培育和拓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院涌现出一批具有突出教学表现的教学名师,包括“全国模范教师”黄嘉树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陈岳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林甦副教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李宝俊教授等,他们带领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中,学院有多名教师受邀参加并担任首席专家。

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努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国政大讲堂”“名家论道”“大使讲坛”“学术工作坊”“青年学术沙龙”等平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一线外交官、专业从业者和本学科领域的杰出代表,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和应用案例,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引导学生走上学术道路的重要途径。

学院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自2010年以来,学院先后与全国政协、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中国联合国协会等单位合作共建学生实践基地,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努力打造内容完备、主题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积极培养本硕博可层次人才的科研兴趣和能力,成果丰硕。学院每年均有博士生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支持,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杂志上屡次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七、十八、十九届“创新杯”竞赛中共有68项我院本科生的研究项目获奖,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科学研究基金(本科生)”中,我院学生成绩斐然。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活动在培养学生集体观念、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营造温馨、奋进的学院文化。近年来,国关团委逐步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国关特色的品牌活动,如“总统杯”足球赛、“国王杯”篮球赛、模拟联合国大会等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在组织、参赛的过程中提升了学院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二·九”合唱音乐节、健美操比赛、 辩论赛、足球甲级联赛等学校传统文体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健美操比赛实现三连冠,“一二·九”合唱音乐节、辩论赛、足球甲级联赛等也相继问鼎冠军,综合成绩在全校29个院(系)中名列前茅。

国际联合培养

学院凭借雄厚的学术实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国际学术界赢得了较高声誉,吸引着众多国际学术大师来校访问。学院设有专门的国际学术大师讲座项目,每年大腕云集、活动精彩纷呈。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彼得·卡赞斯坦(Peter J. Katzenstein),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讲席教授文安立(Odd Arne Westad),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因·泰勒(Ian Christopher Taylor)等国际一流学者先后来校访问,通过讲授系列课程或举办专题讲座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理论动态,开拓学术视野。

在“请进来”的同时,学院同样注重鼓励优秀教师“走出去”,全方位地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性。学院从上 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派出教师出国访学。到90年代初,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已经达到40%,此后这一比例逐年上升,截至目前具有3个月以上海外留(访)学经历的教师已经超过90%。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学院开始主办一些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活动,特别是2014年以来依托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在欧洲主要国家孔子学院每年举办的中国日活动,对于发展中欧友好关系、传播中国文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面提升国际性,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关系学院是几代国关人共同努力的目标。多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与国外知名院校的合作方式,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合作网络,其中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密苏里州里大学等北美一流高校3所,英国伦敦国王大学、英国肯特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欧洲著名高校14所,以及韩国庆熙大学、日本新瀉大学等亚洲高校3所,墨西哥美洲大学、巴西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等南美高校3所,和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为代表的大洋洲高校。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推进,学院与国外院校的合作方式也逐步从学生交换向科研合作方面扩展。在学校有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包括拉美研究心、能源研究中心、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等学院众多研究团队积极利用国际平台,与国际高水平学术团队进行合作,使科研国际化战略全面推进,也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合作的发展空间。

升学就业

60多年来,国际关系学院培养了万余名各层次的全日制毕业生,其中中国学生8000多名(本科生近5000人,硕士生3000多人,博士生700多人)。他们广泛分布在各级政府部门、涉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交外事、政策研究、教学科研、新闻传播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人才。

知名校友

梁守德

曾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叶澄海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雒树刚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

李   强

曾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钱小芊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于洪君

曾任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郭卫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宣瑞国

中国自动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郑   重

著名编剧,代表作品:《大明宫词》《橘子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择校季:文理学院还是大U,申请前考虑的第一个问题(附美国前十文理学院介绍)
学贵得师 亦贵得友
赴法留学专业介绍——国际关系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递锤子,变手指,开窗户
中国政法大学特色专业大盘点
【热点话题】中国人民大学实验班汇总,PPE实验班自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