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妈妈必读:7个月-4岁宝宝的七大吃饭问题


关于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这个事儿,是所有爸妈必经的育儿历程。

不论孩子吃多吃少,自己吃还是大人喂,

都肯定会经历各种尝试、磨合甚至挫折。

爸妈营的这个吃饭专题,就是希望尽可能帮助爸妈们筛选一些好方法,推荐一些经过验证的好经验,让孩子们吃得更好,长得更棒!

下面这篇,虽然开头有些抽象,但是后面的问题总结回答都很到位,尤其最后的几个方法更是妙招,5星推荐!


一、吃饭习惯如何培养?

1)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要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


2)避免多人喂养:很多家庭都是好几个人带孩子,常常这个给一口,那个喂一口,反而到孩子该吃饭的时候,孩子就不饿了,所以尽量带孩子的人要规范时间。吃饭的时候不要看ipad,不要开电视,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就开着电子产品,其实非常不好。

3)让孩子自己尝试喂食:宝宝会对食物非常感兴趣,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当然是喂食,但是也不要限制,让宝宝自己放在嘴里尝试,虽然他们会弄得很乱很脏,但是这是他们认识食物的过程,这是也对于宝宝尝试各种多元化食物是有帮助的。

4)不要追着喂食:这样孩子会没有饥饿感,会觉得自己想吃的时候就有食物,养成不好的习惯。孩子不吃就不喂,下一顿就吃了。

米皮妈刚开始有宝宝的时候也是很焦虑吃饭的问题,但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心态就放宽了,一顿两顿不吃没有什么,一个习惯的养成和改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培养正确良好的习惯。

二、不敢尝试新食物怎么办?吃饭的几个小妙招

对于喂养孩子,我和老皮的理念一直是——多元化。

我们知道,饮食的多元化是保证宝宝营养均衡的关键。通俗来讲,什么都吃一点,营养就全面点。我们不是给孩子补充额外的钙、铁、锌、DHA等,而是鼓励他们多尝试各种天然的、新鲜的好食物。

香港的儿科医生也是建议不用额外去补充营养,比如维生素D,孩子在阳光非常充足的地方成长的话,建议多去户外运动,这对宝宝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米皮妈家的小米的胃口一直不错, 但是两岁多开始,她对不熟悉的食物开始say “NO”,每顿饭都执着于自己吃过的、爱吃的菜。在她看来,这才是“安全选择”。这可怎么办呢?

米皮妈在《纽约时报》的教育专栏中有所收获:“儿童和幼年杂食性动物一样,一开始不喜欢尝试不熟悉的食物。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有道理的,一个缺乏经验的动物对待陌生食物要十分谨慎,因为很可能有毒。只有通过反复接触和模仿,新生儿才开始适应新的口味。”原来这是我们在娘胎里就有的本性,DNA中就存在的“自我保护本能”。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第一次爆发。小米开始有明确的喜好,随时随地想要展示自己的独立。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我吃什么我做主,我今天不爱吃这个,我就不吃。宝宝的胃口变得琢磨不定,有一顿几口就不吃了,或者连续几天只吃她爱吃的,拒绝其他食物。这些都是宝宝宣告独立的方式。

于是,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去引导孩子度过这个时期。鼓励小米尝试不熟悉的食物,最关键的方法还是:回归孩子模仿、爱玩的天性。我总结了几个小妙招,跟大家分享:

1)榜样的力量

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吃饭吧。别单独让他们先吃。大人对食物的态度,“吃嘛嘛香”的感觉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们呢。

2)吃饭要练“对手戏”

我们一家在吃饭时,小米的盘子里通常只有她熟悉的食物,新的花样都放在我和老皮的盘子里。于是,我和老皮就进入表演状态,我们一边吃一边交流这些“新花样”有多好吃。要知道,孩子们都有相似心态,他们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只要我和老皮的“对手戏”演得好,小米就会很有兴趣尝一小口我们盘子里的食物,好吃的话她就接着吃一大口。慢慢的,“新花样”变成了她的“老朋友”,她也爱上了更多食物。这个方法屡试不爽,简单易操作,强烈推荐。(这招真是太赞了,爸妈营强烈推荐!)

还有面对不爱吃蔬菜的宝宝,可以给蔬菜起各种各样的名字,比如面对喜欢看卡通的孩子你可以把这个卡通角色的名字赋予这份蔬菜,然后说“那我们要开始抢咯,看谁抢到的卡通人物多”,用这种互动的方法来提起宝宝的兴趣,宝宝自然就会吃的很多也很开心。当然不要高频使用,会造成宝宝没有新鲜感。

3)建立尝试的安全感

如果你对孩子说“吃吧,试试,很好吃的!”八成他们不会尝试。

但是如果你说“你可以尝尝,爸爸妈妈都很爱吃,如果你不爱吃,就不要吃,可以吐出来,没关系。”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选择的,效果反而很好。大人吃饭也是这样,自行感觉。

4)吃饭的快乐气氛

吃,真的是人生特别开心的一件事。如果孩子不愿意吃什么,或是孩子不饿,不要为了一餐饭全家愁眉苦脸。把吃饭和快乐和谐的气氛联系在一起在孩子的记忆中很重要。这顿不吃,not a big deal, 下顿再尝试。

5)多次尝试

给孩子从小品尝多样化的食物,是他们长大后不挑食的关键。可是大部分家人都尝试一两次后,孩子不爱吃就放弃了。其实,很多食物都需要反复尝试10次甚至20次,宝宝才能接受。给予宝宝宽松愉快的尝试环境,也是解决宝宝这种类型“挑食”的方法。

6)接受现实

有些食材宝宝可能真的不吃,也不必太纠结。我小时候不吃茄子,长大了之后才开始吃,也很喜欢。只要保证营养的多样化,偶尔一两个食材不吃,也没关系。

7)了解食物

米皮妈家在香港元朗有一个农场,周末总是带着孩子去。从播种到收成,孩子们看着各种蔬菜的成长。他们惊讶于土豆长在地下,玉米长到和他们一样高……也因此,他们爱上了自己种植的各种蔬菜,增加对食物的兴趣。

好多家庭认为厨房是孩子的禁地,有煤气、火、刀具之类的,对孩子非常危险。但如果让孩子进入厨房和大人简单的制作一些菜品的话是很有帮助的,可以降低孩子的防御心,容易接受食物。

而周末是米皮妈亲子厨房的固定栏目,从和面、搅拌到制作,孩子都能亲手参与。看相好不好不重要,食物在孩子的记忆中是美好、有趣的。

三、如何判断孩子到底吃够没?

对于吃饱没有我们一直没有特别的去强调,小宝宝的时候,如果不爱吃辅食,不接受辅食,喝奶可以补充他们每日所需的营养,无论母乳还是奶粉都可以补充到。等到孩子大一点了,我们的理念是将孩子当成成人来看待,他们对自己的胃口是有了解的,如果他们不吃,我们不会强迫他们吃,这顿吃的少,下顿自然吃的多,但是要控制餐与餐之间给予的零食的量。让宝宝有正常饥饿感,不要用零食代替正餐。有饥饿感了之后宝宝自然就会吃饭。

有的妈咪说宝宝有一段时间吃饭特别好,然后忽然有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吃。是这样的,孩子一岁之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是斜线的,而一岁之后孩子的成长是阶梯状的,会有突增期,突增期之内需要长身体就会吃很多,过了突增期就会平稳许多,所以作为家长也不用太焦急。

四、孩子一天的营养搭配怎么才好?

宝宝一日三餐最好要变着花样包含以下的几类食物:

1)淀粉类(米饭、面条)

2)蛋白质类(肉类、鱼类、鸡蛋和豆类)。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从鸡肉和猪肉开始是比较安全的,然后再慢慢去添加牛肉和鱼类。

3)奶制品(奶,cheese, 酸奶)

4)蔬菜、水果。最好是各种颜色的水果都吃一点,保证每日纤维量对排便也是有好处的。

五、如何帮宝宝选择健康的食品?

很多时候,我看到食品美丽的包装、吸引人的广告语,都忍不住想买。但是一翻过来看看配料表,就大跌眼镜。

配料表标出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食材及添加,这些都是受法律监管的。

和国外食品配料表相同的是:配料的顺序,会按照用量的多少从大到小排序。

米皮妈对婴幼儿食品的配料表要求尤为苛刻,给宝宝的食物中,任何食品添加剂或是看不懂的化学名词,都会被直接out。看配料表这个习惯一旦开始,就会上瘾,也让身为妈妈的我有更多的信心,去为宝宝选择健康食品。

六、奶酪营养高,但要如何选择?

奶酪都是米皮妈家老皮去挑选,他总是去香港的某一家超市购买新鲜,要当场切的那种cheese,像很多宝宝爱吃的那种棒棒糖奶酪,或者片装奶酪,其实都是再制干酪,再制干酪其实是利用一部分的天然干酪,再加上一些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制成的,那么营养肯定和天然干酪比去来会打折。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天然的,经过巴氏杀菌的奶酪给宝宝吃,给宝宝吃吃的奶酪一定要经过巴氏杀菌,这个很重要。

七、课后答疑环节

1)我宝宝每次吃奶或者辅食都是吃一点就不吃,然后玩一会又吃。这样能改吗。还是她不爱吃?需要换口味?

边吃边玩或者追着吃的情况在不少家庭都会出现,米皮妈的应对方法:孩子小的时候最好就养成习惯,吃饭固定在一个时间段,孩子吃的多或者少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然后孩子吃的时候大人也要吃,而且尽量保持就餐的环境安静一些,不要走来走去的。

如果孩子大了,那么就是吃饭前先问一问孩子,看他是要吃饭还是要再玩一会儿(10分钟左右),但是要告诉他如果选择吃饭,就要好好坐在餐桌前。这个习惯的养成过程或者是改变的过程肯定前期是比较痛苦的,但是父母要坚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这顿不吃下顿吃,不要怕饿着他们。

追着喂饭这件事情,我妈也会做,当然了,这样喂饭或者追着吃,短时间内孩子肯定是白白胖胖,但是孩子就会缺失自我意识,而且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不好好吃饭,因为一直在吃,没有饥饿感,对于吃正餐也是有影响的~

2)很多人说,辅食一次性做一大堆,然后冻在冰箱里蔬菜什么的就你们专业的角度看,营养会有影响吗?如果真的自己做,怎么样才能最大可能保证卫生和营养?

辅食一次性做,然后冻在冰箱里,营养肯定不如现做现吃的好,但是米皮妈的理念是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平衡。

如果你家里有人帮忙,现做现吃辅食并不是一件额外的难事,那请在保证厨房和食品卫生的情况下给孩子现做现吃的营养辅食(厨房卫生很重要,比如定期清洁切菜板和刀具,生熟分开等,选用农残少的食材等)。会有人觉得外国妈妈带孩子特别轻松,可能她们不太会去介意吃一些冷餐的成品辅食。如果你是一个人带孩子,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那么,吃成品辅食或者冻好的辅食也未尝不可,从少许营养缺失和在厨房中解放出来,给孩子更多的有效陪伴比起来,可能后者更加重要。

3)想提的问题是,四岁的宝宝饮食正常,运动和户外活动也不少,但上幼儿园以后免疫力就变得特别差,经常感冒,怎么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呢?

上了幼儿园,接触的小朋友多,自然病毒和细菌也会增多,孩子会经常生病,米皮妈家两个也是,小米基本两三个月就要发烧,顺带着小皮也是。但是这是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过程,如果饮食正常,增强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天气好的时候去公园跑跑,天气不好了可以选择室内游泳。米皮妈朋友的孩子经常有感冒症状,但是后来才发现孩子是有点过敏性鼻炎的,碰到换季或者忽冷忽热就容易犯,家长也要仔细观察,是不是也可能有这个原因。

4)13个月宝宝两颗牙,不太肯吃米饭,每天就吃几口,喜欢吃稀的食物,白稀饭,肉汤鱼汤下馄饨和面条,每顿能吃一碗,这该怎么解决?一直都是给她吃原味的食物,现在大人的食物她一口都不吃,酸奶,面包,炒菜炒饭都不吃,水果吃,这又怎么办?

13个月的宝宝只吃稀的确实不利于牙齿的生长,应该是不太喜欢咀嚼的感觉。对于咀嚼大人和孩子要一起咀嚼,让孩子模仿你。可以先从面条下手,试试做意大利面这种没有汤的,但也算细软的食物给他尝试。软硬兼施吧,多试点花样,有可能要试7、8种不同的方式,才能碰到一种孩子喜欢的。同时也跟孩子说好,她现在长大了,要开始和爸爸妈妈吃一样的食物了,如果不吃,就没有其他的东西吃,还是那句话,饿了自然就吃了。

当然了,可能米皮妈这样说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能看着他饿啊,但是这个真的是从个人的经验来说,饿一顿两顿不要紧,孩子才会觉得爸爸妈妈是有原则的,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不要用发脾气的手段跟孩子说:那就饿着你!仍然要以尊重他的角度出发,告诉他,如果不吃是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吃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能喝冷饮?错!营养师告诉你只要满意这5个条件可以放心吃
这个食物你家孩子经常吃!但添加剂过量极易引不适!
2岁宝宝每天一根冰淇淋,却吃出中度贫血,冰淇淋的6大危害要了解
宝宝不爱吃的食物可以用哪些食材来替代?
宝宝不爱吃辅食怎么办?几点小建议
适合冬天隔三差五吃的家常菜,营养补钙增强体质,补铁补血还利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