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咳痰”的首选(肖相如)

导读:今天学习中医前辈徐梓柏先生治疗小儿咳喘有痰的特色用药。

01

小儿咳喘,痰浊为要

咳喘之疾,病位在肺。

大凡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肺胃积热,木火刑金,皆令肺气壅遏,痰浊内生,肺气上逆而为咳喘,常谓“无痰不咳,无咳不痰”。

对于小儿来说,更具有易生痰,多热痰,痰多变的特点。

咳喘之痰,有风痰、寒痰、燥痰、湿痰、热痰、食痰、虚痰之别,如未得消散,则变化多端。

但小儿之痰,多为热痰,热痰为患,最为酷烈。例如:

痰热不解,阻塞气机,闭郁肺气,可由一般咳嗽而转变为热咳痰喘,甚而闭郁不解,化火生风,以致动风抽搐,神昏肢厥;

若痰热滞留,伤及肺络,则又可出现咳吐血痰,或发为肺痈、肺痿等症;若痰饮留伏,隐于肺窍,亦可酿成哮喘顽疾。

对于小儿易生痰、多热痰、痰多变的特点,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

02

治痰之品,竺黄为先

小儿体质怯弱,不耐攻伐,用药以轻灵为上。治痰之药,为数众多,但治小儿之痰,每以天竺黄为首选。

天竺黄为病竹之产物,功类竹沥,入心肝二经,有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之功,一般都用于痰热惊搐之证。

实则此品善于清化热痰,能除风热,且其味甘寒,无寒滑之害,为小儿化痰药之上品,可广泛用于小儿咳喘诸疾,尤其适用于3岁以下之婴幼儿。

一用可有三得:其一,化痰而兼除风热;其二,有清心定惊之功,用于痰热之证,可发于机先,防其惊搐之变;其三,性味甘寒,不伤脾胃。

临证用法:

一、风热咳嗽,可于银翘散中加入天竺黄。

方如:天竺黄3g,银花6g,连翘6g,牛蒡子6g,荆芥6g,蝉蜕2.4g,僵蚕3g,瓜蒌皮6g,前胡6g,甘草1g(1岁儿用量,下同)

发热加青蒿、淡竹叶;喉核赤肿加射干、板蓝根;食滞加焦楂、枳壳。

二、伤风咳嗽,不偏寒热者。

可用下方加减:天竺黄3g,金沸草6g,前胡5g,瓜蒌皮6g,枇杷叶6g,薄荷3g,甘草2g,五皮草6g,肺经草6g,兔耳风6g

如有化热趋势者,加黄芩、桑皮;如咳嗽剧烈,痰涎较少,加百部;如喘甚痰鸣,加苏子、莱服子,枳实、橘红。

三、肺痰喘嗽,咳嗽喘促,气急鼻煽者,以麻杏石甘汤加天竺黄为基础方。

天竺黄3g,麻绒3g,杏仁6g,石膏9g,前胡6g,瓜蒌皮6g,桑皮6g,紫菀6g,甘草1g

如烦躁气粗,苔黄舌赤热甚者,加黄芩、山栀仁、银花、连翘;如发热而无汗或少汗,加荆芥、牛蒡、薄荷;

如咳嗽剧烈,痰涎壅盛,加葶苈子、荆竹沥、胆南星;如伴有时时惊搐,加钩藤、全蝎、僵蚕、郁金。

03

善后调理,养脾益气

小儿咳喘之疾,善后调理十分重要,倘若体虚未复或痰浊未尽,则有成为慢性咳嗽或哮喘痼疾之虑,故必须谨慎善后。

调理之时,以养脾益气为大法,脾健肺固,则食饮得化,痰浊得消。

用药宜以甘淡之品养脾,清润之品补肺。

药用沙参、麦冬、百合、山药、扁豆、五味、莲米、苡仁之类以补养脾肺;痰浊未尽者,酌加化痰之品。

护理上,应让病儿多静卧休息,慎风寒,避免再受风邪,饮食宜进清淡而富营养之品,忌食辛燥及生冷油腻恋邪之物。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上)》,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999.8。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百度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贵中药材——天竺黄
中医儿科-肺系疾病-哮喘病小结(七)
反复咳嗽伴胸痛——易安X形法临床实践录(3)
每日一本草——天竺黄
小儿痰热神昏要药——天竺黄
天竺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