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话中药|中药性能知多少

小编导读

中药性能是用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的中药依据。那么,关于中药的性能,你知道多少?

四性


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亦称四气。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

一般来说,寒性和凉性的中药属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攻下等作用,如石膏、薄荷等;温性和热性的中药属阳,具有温里、祛寒、通络、助阳、补气、补血等作用,如干姜、肉桂等。 



五味


五味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或鼻嗅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或气味。原是药物的性状,现已成为药物作用的特性的性能概念。


辛能散、能行


 辛味表示的药物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用于治疗表证的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一些气味芳香辛辣的药物如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也具有“行”或“散”的作用特点,一般也标辛味。



甘能补、能缓、能和


甘味表示的药物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药性等作用。补虚药(包括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健脾、生津和润燥等)及具有缓急止痛,缓和毒烈药性并可调和药味的甘草、蜂蜜等药,皆有甘味。淡味归甘,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 


苦能泄、能燥



泄一是降泄,使壅逆向上之气下降而复常。如杏仁能降肺气而止咳平喘,枇杷叶能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二是通泄,即通大便。三是与寒性相结合,表示清泄,能清除火热邪气。

燥是指燥湿,有苦温燥湿和苦寒燥湿之分。

此外,还有“苦能坚”“苦以坚阴”之说。


酸涩能收、能涩


酸味或涩味表示的药物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习惯上多将滋味本酸的收涩药多标为酸味。


咸能软、能下


咸味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多用于热结便秘、痰核、瘰疬、痞块等证。如泻下通便的芒硝,软坚散结的昆布、海藻等都有咸味。 



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包括用脏腑辨证理论和经络辨证理论确定药物归经。如羌活发散风寒,主治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及脉浮之证,归足太阳膀胱经;泽泻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之证,归足太阳膀胱经。


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是用以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是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降是下降,表示作用趋向于下;浮是发散,表示作用趋向于外;沉是收束闭藏,表示作用趋向于内。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毒性


毒性是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

广义的毒性又指药物的偏性。


影响毒性的因素

剂量大小、药物是否对证、药材品种、药材质量、炮制方法、给药途径、制型与制剂工艺、配伍、服药时间、患者个体差异等都会影响一味药使用后是否表现毒性及毒性的大小。

对待中药的毒性。


所以我们要正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知识简练分享记忆和考点:中药学
【中药学】高频知识点之中药学总论(三)
中药的性能和作用
中医&拾趣
中药的趋向性:升降浮沉
中药的性味归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