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郁达夫诗词笺注_春与秋其代序_新浪博客


​绪言
郁达夫是一代文豪,他的文学活动,文学史家们大都着眼于小说与散文,而很少顾及他的旧诗,有的新文学史甚至对他的诗词创作未置一辞。其实,郁达夫的诗词,在他的整个创作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刘海粟评论郁达夫的文学成就,以为是“诗词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刘海粟《郁云(我的父亲郁达夫)序》)孙百刚曾当面对郁达夫说:“你将来可传的,不是你全部的小说,而是你的诗。”(孙百刚《郁达夫外传》)郭沫若也认为:“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他的小说笔调是条畅通达的,而每每一泻无余,他的旧体诗词却颇耐人寻味。”(郭沫若《(郁达夫诗词抄)序》)郭、孙、刘三位都是郁达夫的朋友,交往日久,相知甚深,他们的看法,应是具有相当代表性而又客观公允的。我们从郁达夫的创作实际,也可以体味到旧诗对于他的重要性。郁达夫九岁开始做诗,现存的诗作,最早的作于一九一一年,其时他十六岁,还只是杭州府中的一名中学生,最晚的作于一九四五年,同年八月底他即在印尼遭日本宪兵杀害。可见郁达夫的文学生涯,既始于诗,也终于诗,是诗的创作陪伴了他飘零的一生,而这点是他的小说、散文、评论等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难怪郁达夫自己也认为:“性情最适宜的,还是旧诗。”(郁达夫《骸骨迷恋者的痴语》)郁达夫的旧诗今存近600首,从写作区域看,大略可分为“留学日本诗”、“国内诗”、“南洋诗”三部分。这三部分诗,既忠实记
录了作者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又清晰显现了作者旧诗写作的发展进程。一九二一年以前的诗,绝大多数是他留学日本时的作品,这是他旧诗写作的青春期,才情勃郁,诗思如泉,创作了大量词清句丽的作品,郁达夫现存的诗,有330多首属于此期,占全部作品
的二分之一以上,《自述诗十八首》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从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三八年,郁达夫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国内,这段时间作者经历丰富,交游广泛,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愈益深入,诗作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是郁达夫诗作的成熟期,现存诗中约有160多首作于这个阶段,凄艳绝人的《毁家诗纪》是此期的代表作。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五年郁达夫流寓南洋,先在星洲后至印尼,家仇国恨,苦难备尝,旧诗创作是他此期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个阶段存诗90多首,虽数量不多却作品精壮顿挫、哀婉浏亮,大有老杜夔州以后诗的风概,为郁达夫旧诗创作的高峰期。七律组诗《乱离杂诗》,写爱情,叙友谊,哀时变,述心曲,熔才情、意气、学力于一炉,将七言律诗形式的运用推进到了炉火纯青、应用自如的化境,是郁达夫诗作最高水平的体现。郁达夫旧诗的来源,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以为出于唐诗者,有以为出于宋诗者,也有以为出于清诗者。从古代诗歌的大体看,唐诗以情韵胜,宋诗以理趣胜,清诗以学问胜达夫旧诗情韵、理趣、学问兼而有之,其来源应属多元。但究其主要方面,说他主于情韵,应当不差。而且从郁达夫诗中自述看,他似有意于学习唐诗。他在《自述诗十八首》(其一)中说“侬诗粉本出青莲”,在《留别家兄养吾》中说“薄有狂才追杜牧”,在《感怀》诗中感叹“集无名句比秋笳”(“名句秋笳”是指杜甫《秋兴八首》,诗有“画省香炉违伏枕,山城粉堞隐悲笳”句),在《过徐州》附记中评价己诗“颇有晚唐风调”,可见他对
李白、杜甫、杜牧及晚唐诗的心仪与爱尚。另外,他的诗中有《拟唐人作》,乃拟王昌龄《闺怨》诗;有《无题》,乃效李商隐《无题》
诗;又在《论诗绝句寄浪华》中推赏李白、杜甫、杜牧,在《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诗》中称扬李商隐、温庭筠,都可以看出他作诗的趋向。日本诗人服部担风与郁达夫谊兼师友,他对郁达夫的评价是“樊川伤绿忆前身”,将郁达夫与杜牧相比,可见郁诗学唐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认为,郁达夫的旧诗虽然来源多元,而其根本之源乃是出于唐诗。在现代文坛上,新文艺家而写作旧诗者并不在少数,鲁迅、郭沫若、田汉、刘大白等皆可谓各擅胜场,然而,能在作品的才情、学力、质量、数量上俱擅胜场的,恐怕也只有郁达夫一人。
我读郁达夫旧诗,当要追溯到一九六八年的秋季,其时友人戚平岖君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我的家乡衢州教书,得与谈论诗艺。他曾抄录郁达夫《新婚未久,病疟势危》一诗见示,读后颇为诗人之俊逸潇洒折服,自此便有意地去寻找郁诗来读。以后读到胡愈之文中录存的《乱离杂诗十一首》,对郁诗更是悠然向往。一九八四年从图书馆借得《郁达夫诗词抄》,便欣喜地将全书抄录一过,当时已萌生为郁诗作注的想法。一九八八年偶与达夫公子郁飞先生通信,就为郁诗作注事征求意见,受到他的鼓励与支持,并蒙惠寄一册《郁达夫诗词集》以为工作底本。嗣后达夫女孙郁嘉玲先生亦多次寄赠郁达夫研究资料与书籍,对我颇有帮助。一九八九年以后,我在教学之余(当时我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便努力从事郁达夫诗词的笺注工作,因为中间不时有其他事务打岔,笺注工作时断时续,持续了十多年时间。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
到了不少师友的关心与帮助,其中最使我感激的是吴孟复先生与丘良任先生两位前辈。至今我尚清晰地记得吴孟复先生为我翻检资料与解答疑难时那种蔼然的神情,也清楚地记得丘良任先生与我谈论郁诗时的朗朗笑语。吴先生一九九五年初已归道山,丘先生数年前亦驾鹤西去。每当忆及与两位前辈亲近时的一些往事前
尘,内心不禁便会涌起一种特异的怆然之感。本书的一些内容,以前曾以专文的形式在《淮北煤师院学报》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发表过,也曾出版过一个选注本,这次能以全璧的形式呈献给读者,可以说是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谨在此对关心与支持本书出版的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的同仁尤其是张涅君、叶云飞君,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史良昭先生、罗颢先生、王剑先生,表示真切的谢忱。
本书对郁达夫诗词的排列,以写作时间的先后为序,有写作时间不详者,原则上依《郁达夫诗词集》编次。郁达夫兼擅诗词,但诗多而词少,本书诗、词分别排列,诗先而词后。本书对郁诗的笺注,注诗与注典兼顾,而重在注典。达夫用典,往往同一典源而用时各有侧重,故本书注典亦往往不避烦复,将能正确反映诗人用典的真意作为自己的目标。为尽可能留存郁达夫诗歌创作的全貌,亦将他的断句、联语、题词、新诗、外文诗作为“附录”附在书后。
郁达夫先生才高学博,交游广泛,笺注他的诗词,对我来说,乃是一个困难的任务。绠短汲深,舛误一定不免,唯愿博雅君子有以教我焉。以前读《郁达夫诗词抄》,曾写了几首小诗志感,录在下面,以作为本文的结束:
千首清诗唱入云,达夫才调更无伦。
江山真要文人捧,特遣文星出富春。
飘零书剑恨无成,歌管秦淮月色明。
莫把轻狂嫌杜牧,正因红粉寄高情。
庾信文章奈老何,新声温李太婆娑。
平生定胜黄仲则,甫也无妨激愤多。

虽然粉本出青莲,唐宋风流俱可怜。
更唱鸳湖莺粟曲,不拘一格是诗仙。
投死炎荒岂自期,伤心却见乱离诗。
家仇国恨鹃啼血,痛绝春蚕最后丝。
诗酒风流不象贤,漫郎才大胆如天。
莫言心事无人识,愿为先生作郑笺。
詹亚园于舟山小蓬壶斋

无 题(两首)
——效李商隐体
【题解】 一九二0年七月底作于富阳,原载同年十月一日日本《太阳》杂志第二十六卷第十号。作者从日本返回故乡,于七月二十四日(夏历六月初九)与孙荃完婚。新婚燕尔,作者从家庭生活中感受了无限的快乐,因仿效李商隐的“无题”诗,作成这两首七律,尽情地表现婚后生活的温柔旖旎,但细味诗意,这中间似乎还叠印着对昔日爱情的绵绵情思,隐约之间,有一种欲言不言的衷曲。无题,唐诗人李商隐作爱情诗常以“无题”为题,这里亦仿用,点出爱情的主题。诗题又作《春闺两首》。
梦来啼笑醒时羞,红似相思绿似愁。
中酒情怀春作恶,落花庭院月如钩。
妙年碧玉瓜初破,子夜铜屏影欲流。
懒卷珠帘听燕语,泥他风度太温柔。
【笺注】
广红似相思”句] 龚自珍《己亥杂诗》二五一:“盘堆霜实擘庭榴,红似相思绿似愁。”红似相思,王维《相思》诗有“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句,语本此。绿似愁,李壕《摊破浣溪沙》词:
“西风愁起绿波间。”语或本此。

[中酒] 醉酒。杜牧《睦州四韵》:“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春作恶]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春依旧,人空瘦。”语化用此。
[“落花”句] 张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里化用其语以造境寄情。
[碧玉瓜初破]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碧玉,人名,南朝宋汝南王的爱妾。破瓜,瓜字可分剖为二“八”,旧时常以“破瓜”代指女子十六岁。这里以“碧玉瓜初破”赞美孙荃正当芳年妙龄。
[铜屏] 宋佚名《迷楼记》:“上官时自江外得替回,铸乌铜扉八面,其高五尺而阔三尺,磨以成鉴,为屏,可环于寝所,诣阙投进。
帝以屏内迷楼,而御女于其中,纤毫皆入于鉴中。”
[泥]软缠,此为“贪恋”之意。
豆蔻花开碧树枝,可怜春浅费相思。
柳梢月暗猜来约,笼里鸡鸣是去时。
锦样文章怀宋玉,梦中鸾凤恼西施。
明知此乐人人有,总觉儿家事最奇。
【笺注】
[“豆蔻”句]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本此。
[春浅]指早春。
[“柳梢”句] 宋朱淑真《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
后。”句本此。
[“锦样”两句] 意谓自己文章锦美,不禁使人联想起楚国的才子宋玉,而妻子貌美、夫妻亲昵和爱,直可使得古代佳人西施因嫉妒而着恼。梦中鸾凤,喻睡梦中的美好夫妻。
[“广明知”两句] 元稹《遣悲怀》:“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句仿此而反其意,亟言自已新婚之乐。
读史梧冈《西青散记》
【题解】 一九二O年十月十七日作于日本,是作者读史梧冈《西青散记》后的兴感之作,题于该书卷末。史梧冈,即史震林,号瓠冈居士,清代文学家,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华阳诗稿》等。关于《西青散记》一书,日本学者伊藤虎丸等所辑之《郁达夫资料》有影印郁达夫手记:“己未秋寄迹都门,星疏月淡之夜,每与曼兄谈世界各国文艺之进退。余颇以德国英国之田园小说为可贵,曼兄因为言《西青散记》足超秀。来日本后于上野图书馆内得此书,诵读数过,欲抄录一部而未果。今夏因婚事西归,无意中得《西青散记》之翻印本于沪上之书肆,其中错落处颇多。来日本后又得此书于坊间,大约此书之古者莫过于是矣。予将以之寄潜口处。庚申秋郁文识。”
逸老梧冈大有情,一枝斑管泪纵横。
西青散记闲来读,独替双卿抱不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史梧冈《西青散记》_郁达夫诗词作品赏析
孙荃
周恩来,郁达夫,鲁迅……等民国时期创做的诗词,一点不输唐诗宋词!他们创造的诗弥足珍贵,品读民国诗词,...
论诗学门径
贺双卿 | 世间最深沉的情谊,是“为你写诗”
于无声处听敲钟------读天津《七二钟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