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药】吴茱萸·散热止痛 降逆止呕
【每日一药】吴茱萸·散热止痛 降逆止呕
黔灵草06.29 20:06阅读119

吴茱萸疏短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别名】吴萸、左力、曲药子、气辣子、漆辣子、优辣子。

【英文名】Euodiae Fructus。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imgLoading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10克;外用适量。用治肝经寒凝之疝气腹痛、厥阴头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寒湿脚气肿痛、胃寒或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湿疹等。 

imgLoading

【药理研究】本品具有芳香健胃作用,能祛除肠内积气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增加消化液分泌,抑制胃肠蠕动而解痉、止吐,并有镇痛、抗胃溃疡、降血压、兴奋子宫、抗血栓形成、杀虫、抗菌、升高体温、保肝利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抗血栓、抗缺氧等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其中吴茱萸烯是其主要成分,含量达30%。此外,还含有多种柠檬苦素类、生物碱、黄酮类、酮类、氨基酸、吴茱萸酰胺、吴茱萸碱、吴茱萸啶酮、去甲基吴茱萸酰胺、吴茱萸苦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不宜多服久服,无寒湿滞气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imgLoading

【配伍效用】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 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 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 疏肝行气、温中散寒 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 补血行血 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 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 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 芳香而燥 入肝、脾、胃经 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 温中寓补 有散寒补虚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 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 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imgLoading

【相关药方】①治呕吐涎沫,头痛及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洗)一升,人参90克,生姜(切)180克,大枣(擘)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吴茱萸汤)

②治蛔心痛:吴茱萸(水浸一宿,焙干炒)15克,鹤虱(微炒)45克。上为细散。每服6克,空心温酒调下。(《普济方》吴茱萸散)

③治牙齿疼痛:吴茱萸煎酒,含漱之。(《食疗本草》)

④治口疮:吴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濒湖集简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病常用小方
【吴茱萸汤】
每日一药之吴茱萸: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
顽固性头痛验案(吴茱萸汤合良附丸、选奇汤、钩蝎散)
吴茱萸性热味苦辛,用于治疗肝胃虚寒
中医治疗肝胃虚寒,头痛,呃逆——吴茱萸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