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可古中医】皮肤病 温之源薮方之临证体会 刘保平


医生简介

刘保平,男,52岁,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国家著名中医吕英教授第105弟子。现为庄浪县中医医院皮肤科主诊医师。曾在北京中医医院、北京赵炳南皮肤病研究所研修皮肤病临床一年,三年来在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古中医疑难杂病治疗中心”培训学习两次。先后荣获“庄浪县名中医”、“甘肃省基层名中医”荣誉称号。擅长治疗各种皮肤病,并对一些内科疾病、妇科疾病、以及外科、骨科术后病人的康复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办公地址:庄浪县中医医院住院部二楼皮肤科

痤疮案例

·患者:党XX,男,17岁,庄浪县人。

初 诊:2014128

主 诉:颜面部红色丘疹脓疱半年,(局部火、热、湿郁结)

颜面部发红,烧热感2(火、热)

刻 诊:颜面部可见多数红色丘疹,部分顶端有脓疱,(火、热、湿郁结

颜面部发红,自觉有烧热感;(火、热)

无明显怕热怕冷;出汗正常;眠可;口干,饮不解渴;(阴精不足)

平素易烦躁;(甲胆不降)

饮食量偏少;(土气不足)

大便日1解,成形,顺畅;小便正常;舌质红少苔;(火、热,阴精不足)

脉弦细数。(热、虚)

诊 断:痤疮辩证:水不足,土气匮乏,厥阴冰伏,龙雷之火上炎,阳明气血分实热,热生肉腐。

治 则:厚土伏火,温化厥阴寒冰,引火归元,降甲胆,敛降相火,清解阳明气血分实热。

方 药:温之源薮方加味: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3g   熟地黄90g   石  膏15g   乌  梅9g   白  芍30g   酒大黄10g   炙甘草30g   吴茱萸5g   黄  芪120g   白  术60g   蒲公英60g

5剂,毎剂加水175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每日2次。

二  诊

2014年12月16日  二诊

药后面部痤疮减轻,部分丘疹变小或消失;(火、热、湿郁结态势缓解)

面部发热感缓解;(火、热态势缓解)

无明显怕热怕冷;出汗正常;眠可;烦躁减轻;(甲胆不降好转)

口干减轻;(阴精不足有所恢复)

饮食量有所增加;(土气不足好转)

大便日1解,成形,顺畅;小便正常;舌质红苔偏少;(仍有火、热,阴精不足)

脉弦细略数。(火、热,虚)


辩 证:水不足、土气匮乏较前好转,厥阴冰伏,龙雷之火上炎之势减轻,阳明气血分实热部分消退,热生肉腐好转。

治 则:厚土伏火,温化厥阴寒冰,引火归元,敛降相火,开南方郁结,托透邪毒。

方 药:温之源薮方加减:

温之源薮方加减:(上方去石膏,白芍,酒大黄)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3g   熟地黄90g   乌  梅9g   炙甘草30g   吴茱萸5g   黄  芪120g   白  术60g   蒲公英60g   白  芷10g   皂  刺12g   桂  枝15g   赤  芍90g

5剂,毎剂加水175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每日2次。

三  诊


20141224日  三诊

患者面部痤疮进一步减轻;(火、热、湿郁结态势进一步缓解)

面部红晕消失,面部发热感消失;(火、热态势进一步缓解)

余无明显不适;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火热之势减轻,阴精不足好转)


治疗有效,续用前法,前方去白术加附片15g  炮姜炭20g 当归30g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3g   熟地黄90g   乌  梅9g   炙甘草30g   吴茱萸5g   黄  芪120g   蒲公英60g   白  芷10g   皂  刺12g   桂  枝15g   赤  芍90g   附  片15g   炮姜炭20g   当  归30g

5剂,毎剂加水175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每日2次。

四  诊-五  诊

201516日  四诊

面部痤疮进一步好转,大部分消退,有少许白头粉刺转红;(阴证转阳)

面部红晕消失,发热感消失;前几日有轻微感冒,自服感冒药痊愈。(根气增强,正邪相争)

后略觉口干,欲温饮,可解渴;(再次伤及阴液)

大便成形,日3-4解,顺畅;(寒湿外排之象)

小便正常;舌质红苔少,脉沉细。(阴精不足)


治疗有效,续用前法,前方去乌梅: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5g   熟地黄90g   炙甘草60g   吴茱萸5g   黄  芪120g   蒲公英60g   白  芷10g   皂  刺12g   桂  枝15g   赤  芍90g  附  片20g   炮姜炭40g   当  归15g

5剂,毎剂加水175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每日2次。

2015年1月16日  五诊

面部痤疮进一步好转,大部分消退,有少许白头粉刺转红。(阴证转阳)

面部红晕消失,发热感消失;口干消失(阴液恢复)

饮食正常;(中气恢复)

烦躁感减轻,偶有烦躁感;(仍有甲胆不降)

大便成形,日1解,顺畅;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阴精部分恢复)

脉沉细。(根气不足)


续用前法,前方加白芍60g以降甲胆: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  冬30g   天  冬30g   茯  苓15g   肉  桂5g   熟地黄90g   炙甘草60g   吴茱萸5g   黄  芪120g   蒲公英60g   白  芷10g   皂  刺12g   桂  枝15g   赤  芍90g   附  片20g   炮姜炭40g   当  归15g   白  芍60g

5剂,毎剂加水1750ml,文火煮2小时以上,煮取400ml,分三次饭后口服,每日2次。

温之源薮方组成

熟  地90g   巴戟天30g   天  冬30g   麦  冬30g   茯  苓15g   五味子5g   吴茱萸5g   石  膏30g   酒大黄30g   乌  梅30g   白  芍90g   炙甘草90g   黄  芪120g   白  术60g

温之源薮方之治则及症状


·治则:厚土伏火,温化厥阴寒冰,引火归元,降甲胆,敛降相火,清解阳明气血分实热。

症状:阳明气血分实热所致的可能出现的所有症状如发热发烧,出汗,口干口苦大便干或粘滞等。

《素问》: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温之源薮方治疗之线路

引火汤-------------------------引火归元。

石膏30-60g酒大黄30g----清解阳明气血分实热。

白芍、炙甘草各90g-------降甲胆,酸甘化阴。

乌梅9-15g-30g--------------敛降离位相火。

吴、味各3-5g--------------  温化厥阴寒冰。

黄芪120g白术60-120g----厚土、土伏火。   

(若出现热盛腐肉之毒,加用蒲公英30-120g,或金银花10-30g------------解毒)

温之源薮方治疗运用注意事项


1.【阳明之火热燥】虽来源三阴虚,但发生病机因界面不同,出现了虚实夹杂。源头须理清,标热之界面更应厘清,标热不解决,阳明主阖失常,气之右降无法下行,发展为燥热火在外,包裹内之寒湿虚,极难扶正,正邪胶着,一旦三阴本气溃乏,便生大之不测,如心衰、呼衰、肾衰。   正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2.要注意石膏大黄,不可过度使用。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用药治病,要掌握适当的度,要至约而止,不可过度,有伤正气。其余的要靠饮食养扶正气。使之康复。   

凡临床遇疑难皮肤病久治无效,出现阳明界面火热燥。无论阴伤还是阳伤,因肾主水,肝主藏血,痒易想到阴血分不足,血虚生风之理,切记一旦阳虚,下焦包括下元和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寒湿内停,阴虚本水少但会生热,二者的变化随厥阴风木失常一一下陷直升横逆,致外燥热火包内水、寒、湿,故病机一旦出现厥阴阳明同现夹少阴太阴寒湿水,石膏大黄用量不可过大,服用日数25天以内。(轻笔记目赤肿方下)


3.时时不忘顾护本气。


4.阳主阴从。(易经)坎中一丝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本。


5.阴为阳之基。阳生阴长。(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辨证论治,以病机统万病。


7.有是气,有是证,有是病,用是药。     

结   语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庄浪县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平台为您及时提供医院动态,医院的医疗服务资讯,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李可学术思想以及立新七针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订阅~~~

订阅方法

1.搜索微信号“庄浪县中医医院”点击关注;

2.长按长按图中二维码,识别二维码,点击关注;

3.直接扫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编审人员: 孙志卓

责任编辑: 李  琴

版面编辑: 李  琴

整理人员: 李  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可古中医】皮肤病 温之源薮方之临证体会
案例|皮肤病 温之源薮方之临证体会
肾阳不足五更泻 自制四神丸来巧治
火神派四逆汤合吴茱萸汤治疗呃逆医案案例
吴萸酒 温中止痛 理气燥湿
千古名方(13)左金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