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给2022年高考失利者的一封信!

最近几天,2022年高考分数陆续公布,那些取得高分的同学和家长们无比欢乐。

而且,媒体不断放大这种喜悦,推波助澜,将其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于是乎,我们发现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几乎都是某某学霸取得高考好成绩之类的消息。

如下图: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成者为王,败者寇。

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与思想对普通大众有着深刻影响。

于是乎,我们只是关注和祝福那些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而忽略了绝大多数没有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同学。

大家殊不知,传统硬式教育就像独木桥,它只对少数人有利,让少数人胜出;

但是对于绝大数同学来说,高考是一场噩梦,是人生滑铁卢,是他们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因为高考失利,许多原本天赋不错的孩子更加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将高考的副作用带到以后的生活与工作,背负无限的沉重枷锁,度过了不幸的一生。

这就如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所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对于那些高考失利的人来说,失败的高考经历,给他们巨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最后需要一辈子来治愈。

高考,原本是对于社会底层大众来说,是最公平最快捷的一次阶级跃升的机会。

但是,由于竞争压力巨大,机会和名额极度有限,这便导致成千上万底层人们的孩子,最终还是很难逆袭成功,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我们与其把所有注意力和掌声都送给那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霸,还不如分一些鼓励和关爱给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考生。

因为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他们才是未来社会的绝大多数。

而他们的素质和心态也大概率地决定了我们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

就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胜者固然可敬, 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 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 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读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过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读书成绩特别优秀的人,往往最后都是给那些成绩一般的人打工。

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我们能说一考定终身,考得差的同学一定不如高分学霸吗?

如果我们去翻看历史就会发现:那些特别会读书、知识渊博的人,往往都是给那些不爱读书的帝王当手下。

刘邦是如此,曹操是如此,朱元璋也是如此。

子曰:君子不器。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如果一个人酷爱读书做题,也就好像被束缚住的器皿,成了被人使用的工具。

反倒是那些思维开发、积极乐观、海纳百川的人,他们不拘一格,善于借力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人脉和资源,更加容易成就一番事业。

这便是《长短经》中所说的: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我想对那些高考失利的同学们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因为自己考得不好,就让自己的人生止步不前,更不要就此陨落,进而成为一个废人。

高考只是你们走向社会的第一关,后面还有很多需要凭借你的个人能力、人格魅力、思维模式、勇气决心、思想认知等等优秀品质去努力完成的重大人生事项,而且这些事项并不是简单的做题,也没有标准答案。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至此,每个人的人生大幕才完全拉开,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因为自己的努力、选择、付出而各放光彩。

趁着这个假期,我强烈建议那些高考失利的同学们好好读读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以及日本作家解读阿德勒思想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从那些思想伟大者身上,我们可以不断吸取能量,借此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未来奋斗的方向。

阿德勒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了自己的学说——“目的论”。

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如何是由我们现在的目的和行为动机决定的,而不是像弱者一样,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原因,一辈子活在过去的阴影当中。

比如说,2022年的高考已经是既定事实,我们就不要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要明确未来的目的和方向,然后不断付出努力,继续为梦想买单。

有的同学,可以去复读,争取考上理想学校;

有的同学,可以学一门赚钱的技术,早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

有的同学,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将事业和兴趣结为一体。

大家知道吗,喜茶创始人聂云宸,高考失利,读的只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选择早早接触社会,不断摸索与创业,最终取得成功。

2021年12月,聂云宸以100亿财富位列《2021胡润U40青年企业家榜》第23位。

编辑搜图

被选为华为“天才计划”的张霁,2009年高考失利,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三本院校。大学毕业后,张霁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他继续奋斗与深造,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

2020年5月底,张霁入职华为公司,成为华为上海研究所的一员,年薪高达201万,成为令无数人艳羡的天之骄子。

编辑

聂云宸、张霁这样虽然高考失利,但是后半生充满奋斗与精彩的人还比比皆是,只是没有被媒体曝光出来罢了。

远的不说,我堂哥高考成绩不理想,读的专科学校,后去亲戚公司慢慢学习,最后做到了项目经理,年薪10万+。

6年后,他积累了不少人脉和经验,选择单干,自己创业开公司。

现在,他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一个项目就是几百万,身价也不菲了。

借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一句话:起点不决定终点

我也想对千千万万的高考失利学生说,高考只是你步入社会的人生起点,但是起点不决定终点,你们不能因为一时之失败就垂头丧气,因为未来的人生还是充满无数种不确定和希望的。

就像上面所说的聂云宸、张霁和我堂哥一样。

人生的路还很长,你们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你们的未来还充满着各种挑战与机遇。

做人,千万不可走极端,因为一件事情而否定一切,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

就如电视剧司马懿告诫儿子时所说:你等年纪轻轻一遇挫折,便松散懈怠,日后怎成大器?你等要记住,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也!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试想一下:当年项羽如果不是那么消极悲观,被一次人生失败就搞得一蹶不振,他如果厚着脸皮渡过乌江,不久便可卷土重来,彻底打败刘邦。

要知道,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年仅30岁,而刘邦都54岁了(都快成小老头了)。

项羽年轻气盛,脸皮太薄,太输不起,因此只能将成功拱手让人,难怪韩信说他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民国李宗吾在《厚黑学》中专门分析了项羽失败的原因就是:脸皮太薄,心慈手软

反观刘邦,心肠天生够黑,脸皮又在张良的调教下越来越厚,因此他可以在乱世站稳脚跟,最终以智谋战胜项羽。

年轻人,自尊心强,脸皮太薄,对于生存能力的认知不够,所以容易冲动行事,甚至自暴自弃;又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太少,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所以他们对于未来又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勇气。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殊不知,人生就是一场历练,我们吃过的苦难越多,最终越能成就我们的辉煌。

生活处处都有矛盾,我们不要怕矛盾和挫折,当我们把矛盾和问题解决了,人生也会因此而更上一个台阶。

最后,把孟子的一段话送给那些高考失利的人,希望能够鼓舞你们斗志,继续人生砥砺前行,不抛弃不放弃: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以上就是我写给2022年高考失利者的一封信!

也希望大家对他们多送出一些祝福话,欢迎大家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厚脸皮,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大器晚成的人,身上往往有这几个不寻常的特点,刘邦最典型!
把握人生天道 方能游刃有余-【人生之感悟-10】
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项羽成为帝王?
男人心软一世穷
你的脸皮是否够厚,心是否够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