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很喜欢“七”这个数字,经常从7个方面来描述“道”

《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第3爻与第4爻处在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因此古人好像非常喜欢“三”或者“四”这两个数字,经常说不好的人或物就是“不三不四”。

但是,当我们认真读《道德经》的时候,会发现:老子很喜欢“七”这个数字,经常是从七个方面来说明道。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一一说明!

1、7个善‍;‍‍

《道德经》第8章谈到了7个善:居地,心渊,与仁,言信,政治,事能,动时。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为什么老子要强调7个善呢?

因为他在前面说了“上善若水”,接着用七个善来形容道具体是怎么样的。道像水一样,但是道不等于水,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人道”应该顺应“天道”,所以老子认为:真正有“上善”品德的人,具有水的7种德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我们要想真正悟道、得道,就要好好记住这7个善!

2、7个若‍;‍‍

《道德经》第15章说:豫兮冬涉川;犹兮畏四邻;俨兮其客;涣兮冰之将释;敦兮其朴;旷兮其谷;混兮其浊。

老子用7个“若”来形容善于行道的人:他的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他的警觉戒备啊,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他的拘谨严肃啊,就像在做客一样;他的融合可亲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质朴啊,就像没有雕琢过的原木;他的旷远豁达啊,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他的浑厚宽容啊,就像浑浊的江河大流一样。

老子一方面说“道可道,非常道”,认为道是不可直接言说的,另一方面又委婉地描述得“道”的人是怎么样的。

老子眼中的做人最高智慧是:小心谨慎,谦虚退让,提高警惕,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全;拘谨严肃,自在随意,是适应环境的需要;醇厚实在,空旷开阔,是自己本身;混同一切,和光同尘,是本身的修养。

所以说,我们要想真正得“道”,成为老子眼中的“善为道者”,就要好好领悟这7个“若”,自我反省与对照,找到差距,然后努力改正。

3、7个我;‍‍

《道德经》第20章说: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独若遗。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独昏昏;俗人察察,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独顽似鄙。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在这里,老子也用7个“我”来阐述得道之人的样子:大家都兴高采烈,但是唯独我淡泊,无动于衷,好像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孤孤单单的,好像无处可去;大家都绰绰有余,唯独我好像有所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世人都炫耀光彩,而唯独我昏昏昧昧;世人都精明机巧,而我却昏昏沉沉,不所识别的样子——辽阔啊,好像无边大海,飘荡啊,好像无所栖息;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我顽固又闭塞;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老子把悟“道”者称为“我”,连续用7个“我”来说明得道者与一般人的区别。

其实,真正得“道”的人,与众人相比,显得孤独、寂寞、愚笨、顽固、很不合群,但是他们才是离道最近的那群人。这就好比是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老子曾经用水来形容道,说水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即:水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水停留在大家都不喜欢的低洼且肮脏之处,但是水最接近于大道

可见,当我们在生活中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的时候,不要随便质疑自己,否定自己;而是要懂得长远看问题,按照大道的规则去做人做事,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才能最终成为“得道者”。

朋友们,您最喜欢《道德经》中的那句话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互动。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误解的经典,这才是“上善若水”的真正含义!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八章:以水喻道
笑城:读《道德经》的乐趣之八——造船出海
《道德经》32句名言,领略老子的智慧
《道德经》:善是宇宙运行的根本大道,宇宙的一切法则都由善而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