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年,我们吃错了多少药?(之三:当归补血汤、生脉饮)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也是非常常用的补血方子。
上文说到金匮肾气丸,按照张景岳的解释,立方之意,在于从阴引阳、在于少火生气,就是说
善补阳者,阴中求阳。”既然说到金匮肾气丸,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个阴中求阳的理论,再稍作剖析。
我们已经说过,这个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即:如果我们要补阳气,那么我们最好不要直接温阳,而是补阴,阴气足了,只需稍稍温之,阳气就生发出来了;反过来,要补阴,也不要直接补阴,而要先温阳,阳气足了,然后稍稍滋阴,阴气就滋生出来了。这个理论属于经典理论,显然是正确的。
但是,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真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真理。

黄帝内经的这个理论当然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加上这个前提条件,比较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
因为阴虚而导致的阳虚(阴损及阳),要着重滋阴,然后稍稍温阳,即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即从阴引阳,少火生气。
因为阳虚而导致的阴虚(阳损及阴),要着重温阳,然后稍稍滋阴,即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即从阳引阴。
黄帝内经古文简奥,只讲结论和主体内容,而隐去了前提条件。后世人读之,往往犯断章取义的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只要把经典读透,这些意思都是可以领会出来的。
根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来创立的方剂很多,且有很多久经检验的灵方效方。当归补血汤就是其中之一。



当归补血汤组成非常简单,只有两味药,生黄芪和当归,其中黄芪的剂量是当归的5倍。显然,方子中黄芪是主药,君药,当归是臣药。黄芪补气,大剂量补气,气足,功能增强,自然生血能力就增强了,然后稍加当归,提供一些造血的原料,就可以有效地生血了。所以这个方子,历来被视为补血的效方。
从方子的立意来看,补血没有大量使用生血的药当归,反而大量用补气的黄芪,显然是取从阳补阴之意,所谓“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所以,这个方子可以算是这一经典理论的生动案例。
但是,这个方子的应用范围,显然是用于因气虚而导致血虚的患者——患者要解决血虚的问题,但他这个血虚,是因为气虚引起的。(气虚则无力生血。)所以用这个方子,来补气生血。即:因为患者的病根是气虚,所以用大量黄芪补气,然后稍加当归补血即可。
所以,这个方子是用于气虚所致的血虚。在这一点上,历代医家早有定论,大家都知道,当归补血汤是用于气虚导致的贫血患者的。
反过来,如果病根是血虚,甚至因血虚而导致气虚,那么势必要用相反的方子:黄芪补气汤——大剂量当归生血,稍加黄芪补气。但事实上,很少有用这个方子的,因为由血虚导致气虚的人,实在太少了。
同样的道理,金匮肾气丸,用了大剂量的滋阴药,稍加一点温阳药,显然是用于严重阴虚以致阳气也受损失的病机。即,金匮肾气丸也能治疗阳虚,但他治疗的阳虚,病根是阴虚,是严重的阴虚导致的阳气受损,即阴虚所致的阴阳两虚(虚劳)。所以我们可以用金匮肾气丸滋阴,阴气生起之后,少加温药即可达到温阳的效果。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张景岳提倡的理论是对的,是经典理论。但是他倡导的用药方向,即适应症,显然是搞错了。他把金匮肾气丸,当做常规的补阳药,用于一般性的阳虚患者,显然大错特错了。
综上所述,金匮肾气丸是滋阴为主的方子,如果说可以温阳的话,也只适用于阴虚所致的阳气虚损。但这种阴虚所致的阳气虚损,现在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金匮肾气丸的适应症,已经极少见到了。



生脉饮


生脉饮是被很多中医广泛应用的方子。不仅作为汤剂使用,还被制作成口服液、注射液。这些年来,国家倡导中医剂型的改革,生脉饮可以说是剂型改革最为成功的一个例证,因此在很多场合被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说事。
此方来源于生脉散,早在千金要方里就有记载,可谓年代久远。
生脉饮的组成: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3g。
人参可以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

麦冬可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也可润肺止咳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五味子补虚劳,壮筋骨,专补肺肾,兼补五脏,益气生津。对常见老年病肺肾虚损之咳喘,消渴尿多,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均有治疗作用。对改善老年心血不足、心气虚、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悸均有良好作用。
这个方子应用很多,每个大夫在应用过程中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具体的配方每个大夫开出来都不一样。但基本组成还是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为主的,剂量大家差别会比较大。一般来说,人参的剂量要大,其次是麦冬,五味子最少。
一般方剂书上都指明,本方是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等,
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对于夏季伤暑而引起的气虚烦渴有很好治疗作用
但是,关于气阴两虚这种病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提法。
因为中医的辩证体系,有阴阳辩证,有气血辩证,有八纲辨证,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辩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很多种辩证体系。每种体系都是自成系统的,不应该相互搅和的。即使相互结合,相互借鉴,也是有章法可循的,不能乱整。但是,现在很多医家显然就是拉郎配。比方说,老张和老张的老婆是一对,可以过日子;老王和老王的老婆是一对,也可以过日子。你现在把老张和老王老婆捏在一起,把老王和老张老婆捏在一起,这叫什么?两个字叫扯淡,三个字叫真扯淡!
所谓气阴两虚,就是把阴阳辩证里阴的概念,和气血辨证里面气的概念,生生捏在一起,整个就是一个拉郎配!所以这个表述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其实阴阳辩证和气血辨证本来就是一回事,只不过换一种表述方法而已。但是你不能给他杂交。
所以,气阴两虚的概念,实质上就是阴阳两虚,和可以叫做气血两虚。这两种叫法都可以,都是规范的叫法,气阴两虚则是不规范的叫法。可笑的是,现在教科书上竟然有气阴两虚这种提法,但又没有说明这种提法的理论源头和依据,显然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应该说,教材编委会在此出现了不小的纰漏。
所谓的气阴两虚,实际上就是阴阳两虚。就生脉饮的组成来看,其针对的应该是阳虚导致的阴阳两虚,所以重用人参,而且现在多用红参,因为红参性温,适合于阳虚。其次是麦冬,用于滋阴。五味子意在收敛,使气血不散。


针对这种病机分析,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早有相应的方剂,就是四逆加人参汤。
当然,伤寒论中的四逆加人参汤原本是用于亡阳止利的。一般亡阳重症,并有下利的情况,用四逆汤就足矣。但如果下利特别厉害,时间比较久,就需要加人参来补阴液了。
我们知道,四逆汤是治疗亡阳重症的,临危之时,可以力挽狂澜于既倒,有起死回生之功。起死回生尚且可以做到,用于一般的阳虚效果当然更好。亡阳脱阴之时,再加一味人参即可,根本不需要加别的。
所以,伤寒论中有四逆汤,有四逆加人参汤,就足矣,根本不需要什么生脉饮。
但是有一点要指明,汉代的人参是上党的人参,不是现在东北的人参。上党的人参偏凉,重在滋阴。现在东北的人参,偏温偏燥,温阳补气尚可一用,但滋阴就差一点了。
可惜,到了唐代,随着中原地区的无节制开发,上党人参绝迹了,东北地区的人参成为主流。
事实上,一般的虚脱重症,如果寒象不是特别突出,大可不必用四逆加人参汤的,只要一味人参就足够了,这就是所谓的独参汤。一根人参煮好一碗汤服下,也可以起死回生。但这个还是上党人参比较好了,东北人参就等而下之了。
所以,到了唐代,因为上党的人参没有了,用东北的人参补阴救亡的效果又不是很好,所以当时的医生就发明了生脉散这个方子。用的就是东北的人参,当时是用生参,现在多用红参,以期补阳效果更好一点。但东北人参滋阴不足,所以适量加一点滋阴的东西,就是麦冬。又为了增强气血内敛而入五脏的效果,所以加五味子收敛元气,引药入五脏。
这应该是生脉散的来龙去脉。
可见,生脉散原本是用于亡阳脱阴的。但此方配料平和安全,可以大量推广普及,所以很快成了老百姓平时必备的方剂。过去人到夏天,中暑的比较多,也属于亡阳脱阴,老百姓不需要辩证,拿了生脉散直接就用,而且效果都很好,所以此法一出现就成了名方。
生脉散脱胎于四逆加人参汤,立意在于培补元气,益气生津,并引气归元,从而起到救死回生之效。可见生脉散(生脉饮)之功效那是相当的大!!!这种神奇的方剂,被后世医家用于所谓的气阴两虚这种似是而非的所谓病机,真是大材小用,冤枉之极!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泱泱中华从来不缺少人才。
民国初年,中医界出了一位高人,叫张锡纯。他对中医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张锡纯在研究大气下陷证时,发明了一个方子,叫升陷汤。其配伍和生脉饮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是对生脉饮配伍的又一大创造!
升陷汤的配伍是:大剂量黄芪,适量知母,少量柴胡、升麻和桔梗。
其意在用大量黄芪补气,气足了才能生津,所以只需加一点知母,作为生津的材料即可。柴胡桔梗升麻都是极少量地用,取其升清的作用。
这个方子用于大气下陷是非常好用的。所以取名叫做升陷汤。
升陷汤和生脉饮结构类似。都是以大量的补气药来提振阳气,提振身体功能,功能强了,才能生血生津,津液足了,气才有源。气血津液相互生成,效果自然好了。
行文至此,我们一定会想起另外一个著名的方子,就是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也是大剂量黄芪来补气,加少量当归作为生血的原材料。黄芪和当归的比例甚至达到5:1,差距不可谓不大。
升陷汤、生脉饮和当归补血汤,都是类似的结构,就是大剂量补气药,加适量补血生津的营养药,起到补气生血生津的作用。
不同的是,当归补血汤只是黄芪和当归两样,可见意在补气血,而没有关注气血生成后的去向。
生脉饮有人参补气麦冬生津,又有五味子,五味子可收敛,使气血内敛而不至于外泄。所以生脉饮的立意在于救心生脉,在于调补五脏,而不在于强肌固表。收敛的中药有很多,为什么生脉饮独选五味子呢?因为五味子五味俱全,可入五脏,既有引经药的作用,可引气血入五脏,其本身对五脏又均有大补作用,可见,五味子虽然量少,但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真的不得不佩服制方者的神思妙想!
而升陷汤在大剂量补气适量生津的同时,稍稍用一点升清之品,使新补之气血上心,去补胸中的“大气”,正是升陷汤的立方目的。
生脉饮作为一个名方,效方,本来有着神奇的疗效。但是现在很多医生不懂其中妙理,生搬硬套,见了疲乏无力、口渴盗汗等等,就以气阴两虚证施以生脉饮。虽然也可以起到一点疗效,但是病根未除,难免反复。更有甚者,因此方有生津增湿的效果,对于阳虚湿盛者很不适宜,有增加湿气的弊病。
我们早就讲过,现在常见的疲乏无力,口渴盗汗,失眠心烦等等,多数属于少阳病,病根在于肝胆气机不通,郁热在里,属于少阳病或者厥阴病的范畴,根本不是生脉饮的适应症。这时如用生脉饮,即使有些症状改善,也是得不偿失。
我们一再强调过,治不好症状的不叫医生,只是治好了症状的仅仅属于庸医,治好了症状而且改善了体质的,才是真正的好医生!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黄芪」不传之秘
这个方子,补虚很全面,气虚、血虚以及阳虚一网打尽。
世间安得“黄芪”之如此补气良药?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将(27)沈绍功教授主讲
你气虚吗?来看看沈氏女科补气十法,附方药
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气方子的两种不同归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