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夫上身法门--上肢弓与主弓联系的练习法

2.四肢弓与主弓的联系调节练习

我们除了可将五把弓的原理作为身法调节的模式,还可以把“命门”作为鞭把,躯干为鞭身,四肢便为鞭梢,它们是鞭把和鞭身的延续部分。四肢与躯干之间的有机联系,就在于如何有效地将鞭把(命门)和鞭身(躯干)调节出来的原动力和质量,以柔性绵锦不断地延伸到鞭梢(四肢),达到身手合一、身脚合一的状态。

上肢弓与主弓联系的练习方法:

在完成躯干主弓调节的基础上,用意将沿“大椎”水平方向调节的张力,通过肩关节继续延伸至肘、手末梢,将上肢弓的调节和活动与主弓紧密地联系起来。

前后开合练习

预备姿势: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足尖向前,“命门”作后撑将张力沿纵向和横向贯通躯干主弓,两膝微屈,两手松垂轻贴两腿侧(图15)。

动作一:将主弓的调节力逐节延伸至两手,同时两臂徐徐上升至肩平,两手心朝下,“大椎”与两手末梢作前后对拉的调节(图16)。这时大椎(注意不是肩)与两手分别为上肢弓的弓梢,使主弓与上肢弓有机地连为一体。

动作二:在大椎与两手对拉拔长的前提下,两臂外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收于胸前,两手与大椎做对压动作,使肘关节向下弯曲并带动肩关节下沉成“沉肩坠肘”状(图17)。当大椎与两手弓梢之间的对压,弓把肘关节弯曲下沉成开弓状,弧线变形幅度加大的同时,积蓄的弹性势能也随之加大,也就形成了“合中有开”之势。

动作三:两臂慢慢内旋推进,两掌朝前推出与肩高,掌心朝前,两肘微屈,两手前推过程“大椎”作相应后撑对拉的调节,虽然“大椎’后撑的动作幅度甚小,为相对静力性的工作,但其后拉之力应与两手前拉之力平衡(图18)。

重复练习动作二和动作三,双手也可做向上斜推和回收或向下斜推和回收的动作,关键在于“大椎’要做反向的对应调节。以上练习甚至可在坐姿的情况下练习,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可将上肢弓与主弓之间的调节有机地组合起来,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如果将适当强度的橡皮筋分别固定于“大椎’、两手和两肘,进行以上的练习,可以达到更佳的练习效果(图19一图21)。

检验方法:利用橡皮筋作辅助器材的练习,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检验方法,可以十分直观地显示,当弓梢A、B之间作对拉撑开时,或者在弓梢A、B做相吸对压,弓把肘关节C做弧线弯曲变形时,均能产生和保持弹性力。另外也可在“大椎”和手施加等量方向相内的压力(图22),检查“大椎”与手在做对拉的过程中有否产生对应和等量的反向力(图23)。而在“大椎”与手在做相吸对压,弓把肘关节弯曲变形时有否积蓄更强的弹性势能(图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制”“制人”功夫上身法门(二)
真功夫——劲
拥有精力充沛的一天!(健身现在时)
窄握双杠臂屈伸——训练肱三头肌的最佳复合动作!!
[转载]站桩大全
怎样做到沉肩坠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