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贵在悟道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后起之秀比比皆是,有很多人就觉得应该搁置老的学习传统,总想找一个学医的捷径,到处借别人的读书笔记或教学笔记,不愿意静下心来死啃书本,一看到汗牛充栋的医学书籍就头大,跟随师尊就想着捞一个秘方绝技什么的混口饭吃,实为不可也!

       在近现代中医学被一再诋毁的时刻这种心态不能作祟,有很多人一直在说“中医毁于药”,其实中医不仅仅毁于要“药“,如果技术不能传承,紧靠表面上的学术去临床是很难治愈患者的。有很多”专家“”学者“”医学博士“等道理能写出一箩筐,名誉可以写出近百字,但是临证治病却并不尽人意,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患者奔着”名医“去求医,疗效却大跌眼镜的原因。在我实习的那会儿,曾经看过一个医师针刺的时候要带一把尺子,颇有不解,他给我的答复是”书本上说了,这个穴位只能扎X厘米深,里面有重要的脏腑,太深了恐怕会出事故啊,现在要安全第一,疗效其次。“可能是岁数大了,心里追求的一直是安全吧,疗效一直不佳,所以患者一直寥寥无几,但是学术搞得特别好,发表过很多文章,也有很多协会的重要职称。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是不是该提醒一下他“人有肥瘦高矮,一把尺子是不能丈量所有的患者的呢?

       “中医靠的就是悟性!”这是历来老一辈告诫我们的。有太多名医就是靠悟性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生活是医学的依据和根基,生活上我们常说“原汤化原食,“果肉有小毒,果壳能解毒”,名医吴佩衡就曾使用“使君子壳治使君子仁中毒”——病例:张某,四川人,住昆明市,有子10岁,常患蛔虫腹痛,面黄肌瘦,纳呆食少,夜卧常咬齿流涎。其在药店购得使君子60克与子服食,意欲驱杀蛔虫。然不知该服何许剂量,随其子剥去外壳而食之。因使君子仁味香甜,小儿于一日内服食达30克之多,遂发呃逆不止,心烦欲呕而不思饮食,无法止住,来院求治。早年从师习业,曾闻师言,服使君子仁致呃逆作呕者,其壳可解。当即介绍此法以试之。病孩返家后,照法用使君子外壳30克,煎汤与其子服,一日内连服数次,次日呃逆得除。岭南人经常食用龙眼肉、荔枝多有上火,于是就流传下来用龙眼壳、荔枝壳煮水降火的经验。公孙树(又名鸭脚树)上结的银杏果——白果在临床上也是经常使用的,具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之功效,临床用于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等;《本草纲目》:“银杏,宋初始著名,而修本草者不收。近时方药亦时用之。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色白属金,故能入肺经,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生捣能浣油腻,则其去痰浊之功,可类推矣。其花夜开,人不得见,盖阴毒之物,故又能杀虫消毒。然食多则收令太过,令人气壅胪胀昏顿故《物类相感志》言银杏能醉人,而《三元延寿书》言昔有饥者,同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死也。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捣)涂鼻面手足,去疹泡,皴皱及疥癣疳、阴虱。生活中发现白果的外壳可以解白果仁的毒,所以临床用药是连壳一起使用的,抓药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让药师把壳敲碎才能发挥白果仁(灵眼)的功用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颜德馨治哮喘习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现象,每服1.5克,一日2次,其效亦著”临床上多数人都是使用姜半夏、制半夏、法半夏,对于生半夏存在着恐惧心理,追源溯本使用生半夏治疗痰湿病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古人使用半夏剂量更大,30克以上者屡见不鲜。对于半夏恐惧心理是因为“张喜肾衰状告永安堂王府井药店医师使用半夏40克”的案件,可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到生半夏的汤剂经方共43首,其中2/3方中半夏用量为60克;瓜蒌薤白半夏汤原方半夏剂量即为60克。《内经》所载用于治疗失眠的半夏秫米汤方中,半夏用量为48克—62克。千百年来,使用大剂量半夏(30-120克)入煎剂,从未听说过造成肾损害的先例。相反,却有全国百名中医临床家如石景亮教授、山西名老中医李可院长及赵强主任等人用大剂量半夏(30-50克)治疗、抢救慢性肾病、尿毒症等均取得良好疗效的报导。当代江苏名医黄煌、四川名医余国俊及王国营主任等,均有使用半夏 40—120克治疗失眠获良效的诸多医案报导。有关半夏的临床实验结果是用于安神,治疗失眠,需用30克以上才能有效。这一判决导致临床医师谨小慎微,宁愿自保而不愿涉险抢救患者。有很多时候我个人开具生半夏的时候药剂师就会过来让我一再确定是否确定,“有是证用是药”,我有什么不确定的呢?

        膝关节炎,亦称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艰难,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远志肉各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150毫升,顿服。历年来,岳美中和几位同道用该方治此病,多获良效,很值得推广。这个处方在很多人看来剂量严重超乎寻常,临床使用这类药简、量宏、效强之方的医师并不多见,就是现在的医保系统也不允许这种处方通过,这对于中医药的发展也是一种束缚,有很多经典处方因为某些药物不能配齐或不能按照剂量配制,效用大打折扣,药物治疗很多时候都在剂量上,特别是某些特殊的药物,在某一个处方中必不可少,量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比如穿山龙治疗坐骨神经痛一般30克有感觉,60克以上效果才显著。有些处方散剂效果更好,比如章次公先生治疗溃疡病有独创方药用凤凰衣、木蝴蝶各30克,马勃、象贝母各20克,血余炭、琥珀粉各15克,共研细末,每服2克,每日3次,食前服

      邓铁涛治漫性咽喉炎方〔组成〕 五爪龙30克,玄参15克,千层纸6克,桔梗10克,乌梅6克,甘草6克。〔功效〕 益气养阴,利咽止痛。〔主治〕 慢性咽喉炎。注:如无五爪龙,可用太子参15克代。这个处方也算是一个大众方,对于咽喉炎常用的药物有:蝉蜕、僵蚕、木蝴蝶、锦灯笼、桔梗、乌梅、西洋参、石斛、生地、麦冬、玄参、山豆根、射干、马勃、牛蒡子、竹蜂、蝉花、余甘子、开金锁(金荞麦)、一口盅、北沙参、百合、薄荷、人中黄、浙贝母、川贝母、天冬、诃子肉、藏青果、青果、蒲公英、青黛、化橘红、陈皮、半夏、连翘、金银花、金莲花等,组方用药需要辨证施治,但是整体方向不变。干祖望先生的丹青三甲散三棱6克、莪术6克、山甲10克、土鳖虫10克、蝉衣3克、鳖甲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落得打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饭后服。具有破气消瘀,攻坚化痰之功。主治声门慢性病,其中以声带长期水肿,室带严重肿胀增生以致把声带全部或部分覆盖。披裂严重肿大如槌。发音长期嘶哑,各种治疗均告无效。并排除恶性肿瘤者。加减运用:偏于气滞者,加九香虫、枳壳。偏于瘀者,加五灵脂、王不留行。偏于顽痰者,加白芥子、莱菔子、川贝粉(吞)。充血较甚者,加蒲公英、银花、蚤休。也是值得临床借鉴的。

       中医缺少了悟性就等于依葫芦画瓢,最终可能是画虎类犬的结果。有些时候医者更需要耐下心来审察药物的功用和疾病的病机是否吻合,不能因为利欲熏心而忘记自己的职责!行医以来有太多的医药代表和保健品推销员过来拉拢帮忙代销产品,说实话这些做法都是我嗤之以鼻的,祖训不允许,良心不允许,职业道德不允许!作为医者,治病救人才是最重要的,追逐利欲就失去了做医生的意义了。如果某些产品确实可以减轻病情,不用举荐我自己就会抉择。哪怕虎狼之药,只要能够针对疾病,蠲除病痛用之何妨?如果只是逐利,就不要耗费患者的钱财了,就尽量把那些昂贵的药材用在需要使用的人身上吧,这个社会有太多人需要药材,尽量不要浪费药材!当大家都在讨论节约食物和水源的时候,请也加上一句“节约中药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放教授谈:中医临证如何把握中药剂量?
千古一错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中医里的四大名药
【转载】【名医名方】推荐(159)——咽喉炎
我的中医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