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门沧桑|(2-2)海之门三移三变 | 失国越人滨于东瓯海之门

海门沧桑|(2-2)海之门三移三变 |
失国越人滨于东瓯海之门       

 

台州古代第二次接纳外来文明,是在徐偃南徙200多年后的楚灭越(前306年)之际。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王勾践死后,到六世无彊当首领时,越国改变征战齐国的策略,转而去攻打楚国。楚威王兴兵还击,并对其追击讨伐,大败越军,杀掉越王无彊,将越国本土和所夺取的吴国土地全数归并楚国,还夺取齐国的徐州。越国从此灭亡,其王族后裔领着一些族人,就从海路流散到浙东南和闽北沿海,各自称王、称君,臣服于楚国。


古史所称流散越人“滨于江南海上”, 实际就与徐人流散越国寻找浙东南沿海可居地一样,在寻找滨海淤涨地落脚。不过,向海上流散的越人有两个首领,他们是越王后裔驺无诸和驺摇(驺为姓)。驺摇一族选择了徐人走过的老路,在台州湾畔落脚;驺无诸一族走得更远,到今福州湾沿岸落脚。驺摇自称为“越东海王”,驺无诸则自称“闽越王”。



《史记·东越列传》书影


《史记·东越列传》说:闽越王驺无诸和越东海王驺摇都是越王勾践的后裔。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中国后,驺无诸和驺摇都被废除王位,立为君长,并把他们的领地合并,设为闽中郡。直至秦末,各地群起反秦,驺无诸和驺摇也率领越人依附鄱阳令吴芮反秦。到刘邦攻击项羽时,无诸和摇又率领越人助刘汉灭秦。汉朝立国第五年(前210年),汉高祖恢复无诸、摇为闽越王和东海王。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考证书影


《史记》的原文说:“汉五年(前210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前196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用现代语说就是:汉五年,重新把无诸立为闽越王,管理闽中的原地盘,在东冶设都城。孝惠三年,评价高帝时越人助汉灭秦的功劳,认为摇的功劳大,而且所辖民众很顺从,于是重新立摇为东海王,在东瓯设都城,号称东瓯王。


由于上述的记载,又由于现代人俗成的认知是将“瓯”与瓯江相联系,“瓯”几乎成了温州的简称。以上的记载在大多数人心中便成了“东瓯设都城于温州”,东瓯就是温州地区。


但是,这样的判断,无论在文字解读和历史地貌上都不符合事实。


首先,《史记》原文的句式是“王某地,都某地”,前句是说“以哪些地域为统治地盘”,后句是说“设都城在哪里”,前面指的是地盘、地域,后面指的是具体地址、地名。譬如前一段,说闽越王统领的地盘是闽中一带,都城设在东冶,是很明确的。但是说到东海王,句式就不全了,它没有说出统治的地盘、地域,就跳到“在哪里设都城”去了。


而“东瓯”一词在《史记》的其它章节,全部是指地域或引伸为居住这里的族群,没有一处是指地名。事实是,它只指地域,完全不是一个有具体所指的地名。古籍文字中常有漏字、漏句和衍生字、衍文,这不足为怪,所谓“都东瓯”显然是个错句。而且同段中的“曰闽君摇功多”,称摇为“闽君”也是明显的错误。


其次,就历史地貌而言,据地理勘测,今温州瓯江、飞云江和鳌江口的海相沉积平原,在秦汉之交的公元前200年左右,大部分都没成陆,部分成陆地也只是山体前沿小范围舌状淤涨地。




公元前300年的瓯江口基本是水域,没有多少土地,今温州市区在海中,或海中的沙滩。



   到南朝宋时,温州城区才逐渐淤涨成陆地。


南朝宋时飞云江口海岸线。



南朝宋时鳌江口海岸线。


摇重新立为东海王是在汉孝惠三年(前196年)。244年后的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今温州地区才从章安县分出设立永宁县,县城设在江北今楠溪江口(后来的贤宰乡),这充分说明江南根本没地可建县城。


今温州鹿城在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才开始建,那时,温州才从临海郡分出设立永嘉郡,它离东海王“都东瓯”已相距519年。而519年前,这里还是汪洋一片,东瓯王城怎么可以建在海中?


2006年温岭大溪塘山大墓的发掘考古和研究,再次证明以东海王驺摇为首的东瓯人的大本营就在台州湾畔。


大墓葬遗址发掘的陶瓷器质地、器形和纹饰都显示越系文化特征,参与古墓发掘的省、市考古专家将这些文物与福建崇安闽越王城出土文物相对照,认为塘山大墓应是一座西汉初期的墓葬。


专家又根据大溪塘山王城出土文物不少有越系文化特征情况,认为古城、古墓共同显示东瓯文化的特征,正说明大唐岭徐偃王城也可能就是《史记》所言“都东瓯”的东瓯王城,王墓也可能就是东海王族的坟墓。



大溪大唐岭古墓葬发掘。


这样的推想当然不免产生疑问:驺摇“都东瓯”的王城也在大溪唐岭,那此时的“徐偃国”还在不在呢?一地必无二王同存之理。看来,实力很弱的“徐偃王国”在200年中早已自行式微。那现成的王城岂不正是“东瓯”人求之不得的设都城之地。


   总之,无论从自然地貌、文物考证、旧址遗存、文献记录来考察,都证明台州湾畔就是瓯越人聚居的大本营。就浙南方言语系看,台、温两地迄今仍显示很大差异,台州明显属吴语体系,而温州的方言让人难懂为全国之最,其复杂程度让语言学家产生分类困难,最后勉强名之为“瓯语”,其实又是对“瓯”字的偏面运用。


  有人即根据方言语系认为温州地区就是瓯越人的大本营,其实是把论据用反了——瓯越人是北方越人流散浙南的部族,虽与当地土著有所融合,其语言应当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浙北吴语风貌,哪里保留得多就说明哪里越人住得多;反之,就说明住得少。温州方言复杂,正说明那里没流散多少越人,还是土著人占大面;台州话接近宁波、绍兴话,正说明“滨于海上”的越人大多住在台州。



  7000年前台州湾口也是汪洋一片,海水直拍山麓线。



2000年前,台州湾口沉积的不少陆地,图中浅蓝色部分为湿地,这些湿地在今泽国、桐屿、院桥、鉴洋湖等地,至今鉴洋湖还是湖泊众多。


台州的语言、文化习俗更接近宁波、绍兴,是南迁越人再一次以外来文化振刷台州的民俗。


战国时赵国法家学者慎到所著《慎子》说:“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故也。”道家学者庄周在《庄子·逍遥游》中说:“吴越比邻,地带江海。兵戈相接,必用舻舡。”这些战国时期周游列国的学者,早已熟知生活在水乡泽国的越人均用舟船当交通工具。


《吴越春秋》记载: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越国由会稽迁都琅琊,越王率“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浮海北上。”可见其能掌握的航海规模。当然,这些只是指在浙北的“内越”,而非史书所称的处浙南的“外越”。


在“外越”其实也一样。从历史记载看,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发兵围攻东瓯。东瓯食尽,向天子告急。武帝派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今苏州)浮海救东瓯,闽越退兵。东瓯为避骚扰,请求迁移,武帝让其迁至江淮。在以上过程中,无论是闽越攻东瓯,还是汉兵救东瓯,还是东瓯迁江淮,也都必用舻舡。


可以想见,失国越人用舟船流散浙江东南,必然选择便于舟船出入的地方居住。台州湾畔的海之门,就是他们乐见的家园,他们带给当地的珍贵生产力和先进观念,首先就是航海。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发)东瓯国和黄岩有什么样的关系?
林华东:在《温州通史》启封仪式上讲话 提及新发现元代林灵真墓
诸侯国:瓯越国
史记·东越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七十列传之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越国是怎么消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