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被命运折腾过的人,便看不懂这部电影

猪一样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今晚介绍一部关于一个男人在死了老婆之后变成“拆卸专家”的电影。作者说它很治愈。

除了商业片和文艺片,至少还有第三类电影。这种电影不似商业片那么通俗,也不像文艺片那么晦涩。它们专注描写人,普通人的故事,以平凡的悲欢离合来彰显人性之美,令人动容之余,常常能启迪我们的生活。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聊人生。”那么没有经历过人生的人,便看不懂这类电影。这种影片只适合在深夜,关掉手机,远离朋友圈,一个人静静欣赏。我要介绍的是这部新片:《破碎人生》(Demolition)。

法国导演让·马克·瓦雷,专注创作这类“人生电影”。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获奥斯卡奖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讲述的是艾滋病病人为了治病,去南美购买便宜的仿制药,久病成医竟成了众多病友的救星,并由此与联邦医药局对抗的故事。一篇中国大地也有上演过的纪实新闻。一个普通人“为了活下去”的抗争史。

导演的上一部作品是《涉足荒野》。讲述一个有严重性瘾并毁掉自己生活的姑娘,通过数十天的荒野徒步,找到了重新开始人生的力量。一部徒步旅行者能看懂的行走圣经。一段普通人“战胜自我”的挣扎历程。

三部影片的主海报,都是主角一人倔强地独自站立。

《破碎人生》讲述的是遭遇丧妻之痛的年轻白领,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开始拥抱“为自己疗伤”的新人生旅程。

主演是杰克·吉伦哈尔,没有扮演过007或漫威英雄那类家喻户晓的人物,但绝对是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

不仅演技佳,所拍摄的影片部部都是精品。比如《断背山》、《十二宫》、《源代码》、《囚徒》、《夜行者》……这位小哥出现在电影海报上,基本就是小而精的作品保证。

影片开始于一个普通的清晨,妻子开车,丈夫谈笑。但是下一秒就是阴阳两隔。

没有一般电影中最后见遗体一面的戏剧场面。斯人已逝,留下的只有病床上的一点血迹。

生命是如此之轻,让人无法承受。茫然的主角仍然在医院逗留。试图从自动售货机买一块巧克力,机器却吞币不吐货品。冷漠的医院值班人员也以公式化的答案对待主角。

这个世界上,谁又能真正体会别人内心承受的痛苦呢?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之后无论是父母要一起搬来住,或是哀悼会上亲友的安慰,对于主角来说都像罩了一层鱼缸,无法呼应。

真正能释放内心的时刻,只有当别人都离去,深夜中一个人点起孤灯,写信给自动售货机公司,去投诉一次糟糕的购物经历。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描写了自己刚刚丧妻的经历。描写了自己曾不经意间在火车上对陌生人谎报职业的愧疚。描写了自己在岳父公司做高层管理,并不舒心的职业状态。

看似荒谬的情节,却将人物孤独而压抑的内心世界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容易,一封说写就写的信却困难。

旅行只需背起行囊独自上路;信,写完了,却不知该投向何处,也许只能寄给贩卖自动售货机的公司。积重难返的人生,自己都不知该怎么放下。男主角在公司同事甚至岳父面前,只能继续保持严肃的职业状态,尽量不去理会旁人怪异的眼光。

但深夜,则继续将看似不经意的许多琐事,写下来寄给售货机公司。又或者终于向火车上连着两年每天都遇到的“陌生人”,坦白自己的职业。然后,再坦白另一个不能跟人说的秘密:

当陌生人好意询问“那你是什么感觉时?”,主角做出了自己都不能理解的行为。

愤怒?悲伤?失望?如果人生就像这班列车,那么飞驰在路上并不代表着就是顺利。有时,你想做的只是让这班列车暂时停下来。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一系列的细节,丰富的生活瞬间。看似没有剧情,却让观众充分了解了这位主角,不禁也会审视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充满着这些看不见的裂缝。影片诗意的前20分钟过去后,来到故事的戏剧转折点。

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貌的女生打电话来。原来是“自动售货机投诉部的接待人员”。她在半夜2点拨通主角的电话,说了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同样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共同的失意情绪,会让人本能依靠。之后男主角一边继续和电话女郎相互追逐和躲藏,一边开掘了人生的新乐趣:拆卸机器。拆家里漏水的冰箱。

拆公司不灵活的厕所门。

拆亡妻最后网购的快递包,价值2000元的自动咖啡机。

拆卸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有技术含量。如果人生如同一团乱麻,根本不知从何处找到线头重新理顺,那么就从拆手边的东西开始吧!

同时在火车上找到另一个“陌生人”聊天。很明显,这个跟踪自己的女人,就是神秘的电话女郎。

如果你以为这将是类似《不二情书》那种两人要通过书信恋爱的故事,那就看轻了编剧的能力。

根据对方遗落的邮购杂志,男主迅速找上门,试着了解这个女人的生活。没有爱情片中常见的磨磨唧唧,立刻出击。果然失意者也有自己的问题,这是个养着15岁大男孩的单亲妈妈,生活没依靠,自己还喜欢抽大麻。如果你觉得两人见面了,又都是成年人,很快就会发展上床,那同样看轻了编剧的能力。

两人只是聊天。

分开两张小床共眠。结伴去海滩看荒废的旋转木马,嬉戏。像孩子一样玩耍。

在看似没有目的的交流中,每个人都在一点一点修复自己的生活。男主角顺便又去升级了自己的拆卸技能,付钱去当专业的拆墙工。一边拆一边念念叨叨,释放压抑太久的内心情绪。

回过头继续和女人交往。看似要有突破,其实还是孩子般的交流方式。

有时我们需要的只是心灵的交流,而非肉体的交媾。客观来说,剧情到了这一步,继续填充的细节虽然仍然细腻,却有些欠缺转变,而逐渐变得平淡。

即使画面还是充满梦幻感和意象,但略显得冗长了。

此时引入的情节副线:女人的儿子,和男主之间相互交流,成了之后的剧情主干。两人一起去森林玩疯狂的“射击避弹衣”。

事实上女人也罢,孩子也罢,主角需要的是可以真诚交流的对象,是可以共同分享情绪的朋友,是能够相互理解困苦的伙伴。这些都是为了积蓄力量和勇气,再去直面生活中的真相。

比如发现亡妻藏起的一张照片。

然后从岳母口中亲耳听到事实。

整部影片隐藏得很深。如果开始我们看到的只是因为妻子过逝,引发男主的生活崩塌,那么在临近结尾处,我们才能更加理解男主复杂的情绪:遗憾、悔恨、对自己曾经麻木不仁的愤怒……

可惜的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经过之前漫长的疗伤之旅,直面真相的男主,开始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他去给妻子扫墓,面对同样走来的陌生男子,男主以为是妻子外遇的对象,主动表示了谅解。其实这是撞死妻子的那个司机!

无论如何,都可以被视作仇人的对象,在心中放下了。

无关他人,关乎的是自己是否能够看开。如果这都可以放下,还有什么心结不能解开呢?男主真诚地去向岳父道歉,去勾通,最后用妻子的遗产,在两人留有回忆的海边,保留下破旧遗弃的旋转木马。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是为了尽力给未来留下更多的欢乐和希望。

影片最后在主角和一群孩子的奔跑中戛然而止。

从商业片的角度而言,这样的结局可算是草草了事。甚至影片整个后半部分也有头重脚轻的嫌疑。之前神秘女子的邂逅,本可以发展为一个疑似爱情的故事,却中途转移到了男孩身上,结尾也并非给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圆满结局。

对于人生来说,谁又不是过客?也许陪伴一段的伙伴,终有一日也将分离。重要的是自己重新找到生命意义,在破碎之中努力生活下去。事实上影片海报就明确了这是部“一个人的电影”。相比直译《破碎人生》,我更喜欢港台版“不知所云”的译名《爱情上半场。完》。

那下半场呢?还是爱情吗?或是继续独自生活?如果说男孩小小年纪就是同性恋,那么男主角通篇没有对任何女生主动示好,是否因为他其实也是造成婚姻不幸的同性恋?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结束的只是上半场。

下半场还没开始。怎么书写,仍然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兰花》影评:经过思考的人生才值得过
每一部都是一个大写的爽!主角大逆袭虐杀反派...
写书没灵感?赶紧来看看这些
捆绑、制服、角色扮演,男人最后死在了她身上
自动售货机
影单来了|网友自荐“开头无聊,最后发现是神作”的20部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