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平阳秘 不治己病治未病

中医学中的“不治己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病、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展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健康图集

整个中医的理论,都是以平衡阴阳为目的的。但一般人很难达到“阴平阳秘”那种理想状态,即使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来,也总有一定程度的阴阳失衡。治未病的目的在于及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使身体经常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中医养生的真正目标。

《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生病了才想着去治疗,而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防病于未然,这在中医上就叫作“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指当疾病尚未发生时,能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方法,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

夏季天气炎热,中暑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就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案,使中暑发生的可能性减小。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从而使一些时令病的发生降到最低限度。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调动自身的能力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区别,治未病就像是洪水暴发之前筑堤坝、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而治已病就像在洪水泛槛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预防。

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只有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于中,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最大意义。

如有养生保健类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心得体会
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发展前景
千年传颂的中医养生名篇
五脏六腑,经络养生,拍打经络穴位,拍打法,中医养生,疏通经络
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调理疾病的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