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滩处的《逍遥游》(60)俗世扎根的逍遥游

佛教中喜欢用莲花来作比喻,一方面我们赞叹莲花“出淤泥不染”的高洁,另一方面我们有没有想过莲花是从哪里生根的呢?是污泥,是烦恼,是俗世。

庄子内七篇写得很潇洒:《逍遥游》、《大宗师》、《养生主》等等等等……但是可别忘了,后文的庄子也有吃不上饭借粮的故事,也有他看到两条泥鳅在水里吐泡泡感慨的故事。当他面对生活的窘境时,他是不是还是那个“逍遥”的“大宗师”呢?

依然是的。

因为他心里的逍遥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逍遥,他的大宗师也不是我们理解的大宗师。从始至终,他只是在用两个名词讲故事而已。

逍遥并不是御剑飞行,也不是钱随便随便甩出去,亦不是告别红尘;大宗师也不是身具神功,也不是胡子三尺来长,亦不是隐居山林。

有一首诗概括来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然而这里说的又真的是赞叹“大隐于朝”,诋毁“小隐于野”吗?完全不是。

我们应当超越地来看,对于一个隐士真正要做到的是内心的安隐,而不是隐于何处,有了一个何处的概念,就又是分别,又是痛苦。庄子先生在《逍遥游》中反复举了鲲鹏和麻雀的对比、芥子和大船的对比,目的并不是比较出谁高谁地,而是告诉我们应该破除对大小这个表象的执着。

最近听说“大师”这个职业很吃香,小鱼同学永远做不了大师,既做不到“大”,也难为人“师”。希望并且期待的是更多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能够取之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离开我们平日的嘴遁,让它们在实践中引导我们,带领我们成就一个幸福人生。

我是小鱼同学,愿今天的你能见到一个明媚的早晨。感谢小祺老师的摄影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何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修养境界
傅佩荣:庄子的大鱼为什么要那么大?逍遥游的故事到底在讲什么?
与庄子逍遥游
“人日”读《庄子》人间世的一所驿站
逍遥游《庄子》首篇,原文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