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可能对兴庆宫一无所知

上一个小长假我去兴庆公园玩,本以为里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没想到园子里面人却不多,沉香亭面前阳光灿烂,龙池上波光粼粼,各处古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小桥栏杆剔透玲珑,极为壮丽。

登上公园中的假山,远眺湖西花萼楼、湖北南薰阁和西山叠石,北山丛林,龙池碧波,尽现诗情画意,不由感慨:可惜了,兴庆宫。

不是我矫情,是真的很可惜。大凡来过西安的游客,说起市内景点,都直奔大小雁塔、大慈恩寺、西安城墙、钟鼓楼,就连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大概都很少有人知道兴庆宫的历史故事。宣传也不到位,公交站站牌标记的都是“兴庆公园”,而不是“兴庆宫”。 

事实上,“兴庆宫”在历史上是相当有名气和地位的,也是目前最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历史遗迹。

兴庆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宫殿群(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一,被称为“南内”。

太极宫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市核心区内,全为现代建筑所覆压,多少代的战乱野火,早已灰飞烟灭,挖地三尺也找不到一点痕迹,压根无条件进行考古发掘和恢复,且不提它。

历史上的大明宫是以大量的宫殿和建筑群组成,新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经开园迎客。开园后,中间最关键的遗址密集区为售票区,我对历史文化遗址商业化一直抱有保留态度,所以不大感兴趣。免费的区域可以去看看,不过因为场地太大,过于空旷,加上不能骑车(土豪可以选择坐电瓶车或者租赁园区的收费自行车),受气候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夏天,可以晒死非洲人,另外也因为太大,上厕所很不方便。

最重要的是,大明宫考古发掘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西安研究室主任安家瑶说过,目前大明宫遗址区发掘面积最多1%,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安家瑶还说:“大明宫遗址起码还要发掘200年,这还是很保守的一种估计”。这么说来,按照专家的意思,大明宫定位就是考古开发,遗址公园开园后,考古工作不会结束,反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新开始,旅游作用就是排在其次了。

所以我说兴庆宫是相当有前途和最有开发价值的旅游地。

历史上的兴庆宫最开始是唐长安城的隆庆坊,是(唐玄宗)李隆基兄弟们的住宅,人称“五王宅”,为避“隆”讳,改为“兴庆坊”。等到李隆基称帝,四个弟兄很知趣地迁出,玄宗于是将旧宅改造为宫,曰兴庆宫,主要用作日常办公和起居作息之地。

唐玄宗即位之初,标榜廉洁、勤俭,所以这一时期他在兴庆宫建造的几座宫殿与大明宫相比,规模并不大。可惜的是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太久,同所有的帝王一样,位置坐稳了就开启享乐模式,毕竟温饱思淫欲么。在开创了盛世后,他就开始琢磨如何装修了,兴庆宫顺理成章地大肆疯狂扩建,并且变成了主要皇帝的娱乐场所——“先皇歌舞地”(唐诗人戎昱说,另外一处是华清池,主要作用是“洗澡”)。

据考古文献记载:兴庆宫遗址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面积1.35平方公里(约2016亩),比北京故宫的面积还大两倍。整个遗址的范围西起今经九路东90米,东至今西安理工大学南门;北边在八仙庵南、伞塔路一带,南至今咸宁西路北84米处。

今天的兴庆宫公园是在原兴庆宫遗址西南角象征性仿建的,仅占原遗址面积的五分之一。兴庆宫四周修建有夯筑城墙,宫城四面皆设门,名副其实的“城中城”,是唐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而那个时期恰恰是大唐帝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所以兴庆宫的地位是极其重要和有高度的。需要说明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真爱杨贵妃。

此外唐诗中关于兴庆宫还有无数佳作名句。玄宗在《游兴庆宫作》写到,“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描述了兴庆宫里有山有水,富丽堂皇的园林宫殿群。“而温庭筠的《长安春晚二首》“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龙池杨柳烟。”描写的更为细致,是晚春时节兴庆宫里的美景。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便是起源于兴庆宫的沉香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关于这首《清平调》那个的故事,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赘述了。

随着大唐盛世的持续发展,兴庆宫的地位在开元二十年达到了顶峰,因为考虑到玄宗出行安全和方便,在兴庆宫外郭城东垣增筑了一道夹城,使得皇家可以从兴庆宫直接与大明宫(上朝礼仪)、曲江池(出门透气)相通。

我在手机地图上看了一下,从兴庆宫到曲江池和大明宫都在步行一小时左右之内的距离,位置极佳,皇帝老儿会择地儿,这真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啊。作为曲江池和大明宫一线的中间点,如果利用好地段的优势,搭上曲江池、大明宫高度发达的旅游资源,兴庆宫的前途不可估量。



兴庆宫是唐开元、天宝时期当之无愧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唐代国力最强悍的时代见证,可惜的是安史之乱后,兴庆宫失去了权力中枢的地位。后来安史之乱平定,玄宗“荣升”太上皇,“尊养”此地,但是时日不长,据说是因为兴庆宫太大,不便关防保卫以及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被著名“孝子”唐肃宗送到偏僻小殿(甘露殿)郁郁而终,兴庆宫便从此被废弃。可以说,兴庆宫的崛起和没落正是盛世大唐兴衰的转折点,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说它可惜,有两个原因:

其一,同为唐玄宗、杨贵妃喜爱的娱乐场所,和曲江池相比,兴庆宫实在显得意境阑珊。

曲江池、大雁塔、大慈恩寺、大唐芙蓉园已经连成一片,成为外地游客首选的旅游景点,这里面要么5A景区,要么4A景区,游人如织,彼倡此和 ,一荣俱荣,成为双赢的典范。遗憾的是,兴庆宫周边都盖满了房子......都是商品房,这就尴尬了,就是有想法也局限于场地窄小没法实现。

我不觉得发展房地产的重要性要超过旅游产业,毕竟造血永远要强过吸血。兴庆宫是西安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好好规划和发展,任凭这么慢慢凋落,实在太过于暴殄天物。

其二,姑且不论兴庆宫的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单论兴庆宫里的花萼相辉楼,它其实和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等,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

由于花萼相辉楼居于唐帝都长安皇宫之中,是玄宗宴请各国来使,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故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当年排在后边的四座名楼,如今都已成为当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景点,要不是《妖猫传》,又有几个人听说过兴庆宫里的花萼相辉楼呢?

离开兴庆宫的时候,我想起来一件事:2019年初隔壁兄弟省山西省首府太原市长耿彦波退休了。耿市长是政界的明星,我还真仔细研究过他的履历。他担任主官的几个地方:灵石、榆次、大同、太原恰巧我都去过,禁不住比较起来。

简单罗列他做的几件事。

1995年,耿彦波上任山西灵石县长,坚持要投资5000万修缮王家大院。这个决定引发众怒,因为这是灵石县当时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耿彦波可不管这么多,他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不仅要修好王家大院,而且还要拆县城。哪里不符合总体规划,哪里影响县城形象,他一律拆掉,唯独要特别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后来他去了榆次,坚持修了榆次老城和常家庄园,现在这两个地方已经是老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城市名片和财政收入来源。

离开榆次后他又去太原,在那他把晋祠给修的焕然一新,我去看过,规划的非常棒,很有意思。

再后来他去了大同,在他任内,大同被拆的天翻地覆,却赢得了“历史名城”的美誉。我不否认大同是有历史底蕴的,但在我眼里这都是耿市长的功劳。因为明代之前,大同就位于边境,属于宣大防线,是九边重镇的其中一处,那是蒙古兵们喜欢开展“自助游”的地方,除了驻军,荒凉的一无所有......

要论起文物古迹的历史底蕴和旅游价值,无论是王家大院、还是榆次老城、常家庄园,甚至晋祠、大同古城墙都不会比兴庆宫更高,可惜的是兴庆宫的知名度和实际旅游价值却远远被低估。在旅游资源推广和打造精品的意愿和操作上,之间的差别一望可知,高下立分。

也许西安的旅游资源过于丰富,也许城市规划已成定局不易更改,兴庆宫就这么默默地泯然众人矣,默默淡化。回首望去,朱门甲第何峥嵘,一阵风吹来,不知哪个亭楼上的铃铛“叮铃”作响,仿佛是一千多年前的《霓裳羽衣舞》仍在排练,听起来让人嘘嘘不已,恍惚梦回长安,再现当年的盛世风华,也禁不住为兴庆宫再发不平。

听说要打造八仙庵4A级景区了,我想城东的旅游终究会热闹起来,大概对“兴庆宫”是个好事情,因为它与八仙庵毗邻,借这个势,和八仙庵景区南北呼应,形成一个连片区域,也许能活泛起来吧。

  作者:坐等饭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兴庆宫公园整建制移交曲江新区!
三宫六苑赏花季丨牡丹篇 来“宫里”,看花开富贵~
唐朝的宫殿有哪些
兴庆宫
散文||大唐兴庆宫
​兴庆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