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母亲体验苏州大小姐的生活
他在广东打造的唯一一座苏州私家园林↓↓↓
[别让你的父母,成为最大的备胎]
每晚十点,等你
2017/ 11 /14
当你第一眼看到中山詹园,
一定会以为它是哪朝古迹。
青砖黛瓦,曲径长廊
长桥贯河,古树参天。
但你能想得到,
它修建才不过20年吗?
有人对它巧夺天工的建筑设计着迷;
有人对其中浓厚的传统文化感兴趣;
但更令介哥好奇的是,
它竟是园主,
为了让母亲体验苏州大小姐的生活,
在广东打造的唯一一座苏州私家园林。
用了大半辈子,
终于送出给母亲的礼物
园林的主人叫黄远新,
小时候因父亲被打成右派,
只能凭母亲一人辛苦养家,
看着本是大家闺秀的母亲,
受尽旁人歧视嘲笑,
他立志,要让母亲过上最舒适的生活。
黄远新20岁起去澳门打拼,
开过运输公司,做过大排档,
多年后,带父母回到家乡养老。
他从苏杭请来百名能工巧匠,
三年时间几乎天天泡在园子里。
又亲自去各地收集古树古物,
打造了一座原汁原味的古典园林。
并以母姓冠名为詹园。
历经沧桑到中年,
少年终于实现对母亲的许诺。
让母亲住进了梦想中的江南园林。
富孩子
给父母锦衣玉食,就是孝敬吗?
很多人逛过詹园后都会羡慕:
“有钱真好,能建这么大座园林孝敬父母。”
但亲情的重量,是以钱来计算的吗?
黄远新的回答是:
“孝敬父母与金钱无关,
多花些时间,陪陪家人,都是一种孝道”
前不久新闻报道,一位浙江大学的教授,竟被保健品骗去40万。很多人嘲笑她,一个高级知识份子,居然傻到被保健品骗?还是别去误人子弟了。
但了解过她的日常生活,就不会说出如此粗暴的话了。
▲ 浙大教授接受采访时坦白心声
老教授退休后,满心欢喜地被子女接进高级住宅,本以为能享天伦之乐,结果却变成了空巢老人。每天守着空空的大屋子,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发呆。
好不容易等女儿回来了,想聊聊天,总被冷冷甩回一句:“给你讲了你也不知道”。孙子则进门后头也不抬地玩手机,再没有多的交流。
对比下,卖保健品的小姑娘小伙倒更像是她的亲人,一声声奶奶叫得情真意切,天天陪她说话,教她玩电脑,还去医院照顾她。
见过大风大浪的老教授,真的有那么傻吗?她何尝不知道这是逢场作戏,可就算是假的,也好过没人理她。“很多老人知道保健品的猫腻,但就是愿意,掏钱买热闹、买情感依托啊。”
有钱把父母接来大房子里住,却没有和他们好好说句话的耐心,让父母去陌生人那里找温暖,这又算哪门子的孝呢?
在责怪父母老糊涂之前,倒是先反省一下,自己为父母做的,是不是做的还不如卖保健品的小伙多。除了钱之外,你还给过父母什么?
穷孩子没有钱,
就不能孝敬父母吗?
“等我赚大钱了,好好孝敬你”
这句话它就像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烙印,结结实实地,落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里,其潜含义就是“若赚不了钱,就不能好好孝敬父母”。
真的是这样吗?
你觉得微信给父母打个100元的红包,和你跟他们视频一小时,眉飞色舞地讲讲近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哪个更能让父母开心?
给父母物质回报是锦上添花,但他们的根本需求则是“你”。
从小和妈妈外婆长大的周杰伦,在给外婆写的歌里就唱到“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生活中,他并没有为外婆一掷千金,而是做了这些事。
带外婆出席金曲奖,邀请外婆担任MV女主角、演唱会嘉宾。为让外婆能亲眼见证自己的婚礼,特意在台北补办一次。
在周杰伦看来,陪伴才是最值钱的。
▲ 每张外婆与他的合照里,都洋溢着幸福无比的笑容。
而介哥身边那些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同样也有自己孝敬父母的方式。
● 毕业没多久的文案小琳,每天和家里打一通电话,聊聊生活与工作。
● 设计师CC喜欢给爸妈普及新玩意,最近教会了他们用团购和打车APP。
● 来自东北的导演小姐姐,不时会接爸妈来广州住一段时间。
● 酷酷的摄像大哥的朋友圈里,常能看到和父母在各地吃喝玩乐的美照。
不管有钱没钱,
我们需要的是用心。
香港中文大学微情书大赛一等奖,是一封写给妈妈的情书,曾在网上被疯狂转发,打动了很多人。
▼
作为子女,最恐惧的,就是看着父母逐渐衰老。但谁都无法让时间倒退,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把握住当下的每分每秒。
纵使黄远新建詹园的孝举引得无限称赞,但他的父母在里面住了一年后,还是决定要搬去澳门和儿子共度晚年。有什么比一家人整整齐齐更重要呢?
父母最想要的,仍然不过是孩子的陪伴,哪怕只是一个问候的电话。这也是无论有钱没钱,我们都能给得起的无价之宝。
所以呀,别再给自己找借口,能现在做的,就立刻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