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联茶话集中版437~532句(新加五个对联知识图片)
(内含古诗若干奇位句大拗句<含三平尾、三仄尾>。据此,可触类旁通于对联的上联)(2021年10月6日~12月2日整理于大同428天梭家园家)
~










437
一条对联中,为了避免前言不搭后语,应釆用类似律绝的“启、承”手法。
一副对联间,为了避免各说个的,其下联应釆用类似律绝的“转、结”手法。
438
再次感悟的新理解如下:
“无我之境”恰似“忘我之境”
“有我之境”恰似“为我之境”(注:为~读音“谓”)
~
不论是“景语”,“情语”,“拟人化句”,“浪漫主义句”:
①凡是含有“个人情感”的画面,均为“为我、有我之境”;
举例如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泪眼”、“乱红”、“可堪”,饱含个人情感,故“为我之境”、“有我之境”。
②凡是抛弃了“个人情感”,虽然“字面、字后有我”的画面,均为“忘我、无我之境”。
举例如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字面虽有人,却是“无我之境”、“忘我之境”。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字后虽有人,却是“忘我之境”、“无我之境”。
439
因为有了人所共知的″救拗″这一手法,所以:
上联可以是小拗、大拗,或正格;
下联则只能是小拗,或正格,且不可出现大拗。因为上联已成型,无法救拗下联。
440
浪花点评律绝的三大切入点(词,可举触类旁通)
①启承是否用了扣题手法;转结是否用了扣题一笔宕开的手法。
②是否有四平头。
③韵脚之声调是否有起伏变化。
441
应善于从五言,七言,五/七言,四/七言大拗句的个性中,看到现象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偶数位平仄失调。而不必苛求前人是否有过这样大拗句的例子。因为~知道了大拗句的原因,则一通百通了。这就是:知个性其然,更要知共性其所以然。
442
感悟:
一个动词的后面,如果是动词或形容词,那么此动词也可作为主语。(注:此吋的主语均为字后有人)。例如:
倚栏/望~主/谓(动词)
登山/累~主/谓(形容词)
学习/好~主/谓(形容词)
绣花/花~主/谓(形容词)
443
一个词语,当两个字都是上声的时候,第一个字的发音可读为第二声 。例如:
举<桔>止<子>。
444
并列结构的汉语词汇,本身就是自对。
445
谐音字:既可以声母,韵母,声调相同,也可以声母,韵母,声调相近。
446
同音字,则声母,韵母,声调全相同。
447
诗、联手法及现象,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最基本的诗、联理论,准则。
448
使用成语出句,仅仅是在玩技巧而已。
而对句即使不用成语,也应永远达意笫一位。
449
与诗、联一样,谜面同样需要形象思维。例如:
双杠(谜底:开)
三层楼(谜底:且)
窗户未关(谜底:用)
横竖要多嘴(谜底:古,田,甲,由,申)
铁道线(谜底:二)
450
专用词对专用词,固然符合要求。但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成语,适当变通一下用组合语,应是可行的。
451
心人入梦知窗静~一个字面人:心人。两个字后人:睡者,观者。
452
有时候,两个词汇虽然都是名词,但其小字词性还是有区别的。如:(其它可触类旁通)
兰夜/重阳:名词/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
除夕/重阳,则两全其美。既:小字工对,词组词性工对。
453
谐音字的关键是以下三点,不可混淆:
①声母相同,韵母相同
②声母相同,韵母不相同
③声母不相同,韵母相同
454
专业比赛中,词类,词性应是保证工对第一。
退一步讲,平时的过于追求工对,或又失去了文字乐趣,显的有些呆板呢。
455
凡是拟人化,都是自造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456
上、下联若有各别词汇若是联合结构,则可以忽略其词汇的小字词性。如:
上联的:德/望名词并列,
下联的坚/贞形容词并列。
这就是句中自对手法。此手法同样适用于句中相隔的同类小字。
457
对联中的七/四言,或四/七言,即可流水式因果,也可倒置式因果。如:
群马飞蹄踏草原,援兵将到(流水式因果)
群马飞蹄踏草原,院师挥笔(倒置式因果)<作画>
458
挥之即来:化用召之即来,呼之即来~这就是事实和依据。这就是善于化用出新。
459
谐音~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如骨、虎。据此可一通百通。
460
对联中的上下联,本句联(含四/七式),并不是各说各的,而是潜气内连更为妙绝。如:
抬望眼处,万里波澜多气势
千秋堤坝展襟怀
461
对联句中的前后物象,同样应有着落和来由。
462
对联同样需要以最熟悉的词汇来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或画面。
463
除了众所共知的词类工对、宽对,词性工对、宽对,应还有一种特殊的宽对,如:
达意的自造词对熟悉的专用词。
达意的自造词组对熟悉的成语。
464
平时娱乐对联时,可灵活使用宽对手法。
正规比赛对联时,则坚持工对手法。
465
娘,凉~谐音字。谐音不等于字同。必须明确之。
466
成语的紧缩结构~有时也可具体分为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动补结构之分。例如:
一心二用~首先是紧缩结构。具体分析又是主谓结构。因“一心”字里有人<特注:不是字后,而是字里>。(可触类旁通于紧缩结构中的其它成语)
467
前人用过的词汇:
即要善于嚼馍时灵话引用,
更要善于达意中化用出新。
而不是泥古不化。
468
即便是自造词,也有其相应的语法结构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469
暖和~温暖和谐。举触类旁通,并列结构的小字均为自对词汇。
470
即然做了诗联版主,就应在其位,事其责。一位版主一面旗。上面以身作则,下面自然会积极配合。何况回贴也是一种向作者学习的好机会,取其长补己短,其乐无穷。
471
以下几条感悟,可触类旁通。(注:字后、字里,各自意思不一样,不可混淆了。)
*蓬岛乐园思李杜~字后有人
*地广人稀马调头~字里有人
*对月思李杜~字里有人
*金风/沙岸/友/仍望~时间/地点/人物/动作
*轻霜渐到/野虫愁~原因/结果
*野虫生愁/霜渐到~结果/原因
*雁塔题名~偏正结构。状中式动宾结构。既:雁塔/题/名~状/动/宾
*雁塔名题~化用成语的偏正结构,倒置式主谓宾结构。既:名/题/雁塔~主/谓/宾
472
感悟如下:

名名/动名、名动式的成语(可触类旁通:名名/形名、名形式的成语):
*字面有人/动名(名动)为主谓/结构
*拟人化/动名(名动)为主/谓结构。
如:
江郎才尽,桑中之约,蟾宫折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字面无人/动名(名动),为偏/正结构。如:雁塔题名,华亭鹤唳
473
袁枚大师有句名言~“诗”贵在善于化用出新。同样适用于已有的“词汇”。
474
后人的诗句,就是对前人诗词手法不断扬弃的结果。这就是食古而化。
475
本句意思要求潜气内连,意脉相通,均为一个意思。既~本句中的前后物象应用着落和来由。
476
再举个字后有人的例子(其余可触类旁通):
蓬岛乐园思李杜~“思”字后有人。
地广人稀马调头~“调”字后有人。
477
没有今人新创的词汇,能有后人的词汇应用吗?
478
任何前人的词汇,有天生的吗?达意的自造词~是新词汇的先行者,吃螃蟹者。
479
诗,联~句中需有诗眼,联眼。
480
人类达意新词汇的创造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481
站在前人词汇的肩膀上,不是为了固守,而是善于扬弃中发现达意的新词汇。这是责任,更是使命。
482
特殊例子:(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追求//浪迹~动词//动词(看似工对,其实不然)
因为小字分析后,发现:
追求//追:动词,求:动词
浪迹//浪:动词,迹:名词
483
明辨律绝中不是四平头的最好例子,相粘句的第二个字,应是词性变化。既:
一行~名名;窗含~名动(其余尽触类旁通)。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84
忽生感悟如下:
①诗联的偶位句子,不论其前面的奇位句子是否为正格,小拗,大拗,只要是偶位句子是正格,或小拗句,均可视为近体诗联手法。
如:
(奇位句)洞庭天下水
(偶位句)天下岳阳楼。
②反之,奇位句子无论是正格,小拗,大拗,只要偶位句子是大拗,则一律视为古风诗联手法。
如:
(奇数位置)谁为天下士
(偶数位置)饮酒楼上头。
③若把前面的①②放在一起,则视其为古风手法。既: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485
应注意的是,同样员名词,有时却是有区别的。(其它可触类旁通):
小溪~情感化的名词
山瀑~纯粹物象名词
486
字典中没有的词汇,不等于民间口头语没有。
487
十指张收十座峰~“张收”互为反义词的动词词组。
488
雁/书/人~主谓宾结构,好理解。如果离开了主语,那么“书人”,就不太好理解了。
489
主谓结构的词组和动宾结构的词组,分别也有名词,动词之区别。具体可见:
《浪花祥细整理并分类的主谓结构、状中结构的词性和双词性的词组》
490
一副(或一条)对联的手法,最好是用对立统一的手法。如(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欢态对愁态,动态对静态,冷态对热态
低态对高态,近态对远态,明态对暗态
491
词的下阙的开篇句,类似于律绝的转句。
492
词的上阙~可用“启、承”手法。
词的下阙~可用“转、结”手法。
493
同样:
词的上阙~可用“启、承、转、结”手法。
词的下阙~可用“启、承、转、结”手法。
494
启承,转结,或一副对联,其每句的第一字,或最末字的声母或韵母尽量不要相同。
495
句中恰到好处的动词,可使画面尤为立体化。
496
景语是情语的源泉。
景象是情象的镜子
497
奔的两种读音之用法:
无方向,无目的时,读“锛”阴平音。
有方向,有目标时,读“笨”四声音。
498
有时候,全用不常用的专用词入对联,比熟悉的专用词入对联,更有品味。
499
再次感悟:
凡是字里字后无人的动宾结构词组,均视为名词。
例如~命令
凡是字里字后有人的动宾结构词组,均视为动词。
例如~命令,奔命
500
对于“雪梅一树精神爽,云竹千竿意志坚”对联里“精神”和“意志”的个人理解:
精神~由意志折射出的一种面貌。
意志~由精神支撑起的一种力量。
二者虽然全属于意识范畴,但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我们多看看怎样分别用来造句,就明白了。
~
另:对联中尽量避免蹩脚的三脚联。例如上面的对联,若:精神对名望:
精神~一个内容(思想)
名望~两个内容(名气,声望)。
501
尤需明辨的是:(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楚水~偏正结构,其单字意思不等同其组合后的专用词。
蕃篱~并列结构,其单字意思等同其组合后的专用词。
502
联通规则和诗钟要求不可混为一谈。
诗钟比对联的规则更为苛薄、严格。
503
对联中的名词对名词,同样讲究小字工对~既:词类、词性工对。
504
同样是名词,它们也分为不同的语法结构。(其它的尽可触类旁通)
例如:
海归~主谓结构的名词(词组)
包间~动宾结构的名词(词组)
楚水~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
挚友~状中结构的名词(词组)
春秋~并列结构的名词(词组)
如果“春秋”对上面的任何一个词组“海归”、“包间”、“楚水”、“挚友”,均成了类似诗钟不允许的三脚钟。对联中,暂且称其为蹩脚的三脚联吧。
海归对包间~名词对名词的小字十字手法。
海归对挚友~名词对名词的小字十字手法。
海归对楚水~名词对名词的小字三脚联手法。(既:一个名词“海”对两个名词“楚”、“水”。)
所以,以上可总结为一句话:
词性对品~同样要求小字语法相对。
505
云竹千竿意志刚~~云竹那纤细的腰杆撑起一片绿油油,不正是意志之体现吗?
506
律绝、对联每句的第一个字是否平仄,自古至今是不计较的。
507
仄平仄仄平–是出律的拗句
奇位平仄失调不是病句,而是小拗句。
病句~特指语法不通,文理不通。不可混淆于拗句。
508
相对于承句,转意要求第二个字词性转换。
509
孤平是出律,但,可视为小拗句。
510
理论通,一通百通~凡是律绝,联的平仄出律后,要么是小拗句,要么是大拗句。二者必居其一。
511
蓓蕾开~用在一般对联还行。但是,诗钟讲究字字工对,且用字如金,一字不可移,故:蓓蕾/用其一字既可。
512
虽然是成语“自圆其说”翻用,但是具体在:出句“其说自圆圆说扁”里~其说:主谓结构。
513
有梅无雪不精神~正是前人妙用拟人化之典范。
514
三脚蟾的明了示意图(其它可触类旁通)注:*:表示一个字:
上联:同类单字/同类单字 * * * * *(七言)
下联:同类单字/异类单字 * * * * *(七言)
515
三脚钟的明了示意图(其它可触类旁通)注:*:表示一个字:
上联:同类单字一个物象* * * * *(七言)
下联:同类单字两个物象* * * * *(七言)
516
左右相撞明了示意图(其它可触类旁通)注:*:表示一个字::
上联: * *同类双字 * * 异类单字 * (七言句)
下联: * *异类双字 * * 同类单字 * (七言句)
517
跛脚钟(浪花称其为~芦苇钟,既:上重下轻)
上联:
下联:应与联画面相当,至少应强于上联。
518
对联,同样贵在言志。
519
成语:自/圆/其说~主/谓/宾结构
化用后:其/说/自圆~主/谓/宾结构
520
我的分析如下:
出句:其/说/自圆/~圆/说/扁【曾剑之】主/谓/宾~名/动/宾
对句:谁/争/尔短/~短/争/长【郝振清】主/谓/宾~名/动/宾
521
再次如下理解出句:
出句:其说/自圆/圆/说扁【曾剑之】其人在论说着自己的观点:圆的可说成扁的呢。
522
个人理解:诗人的“小笔”,可吟出时代的“豪情”。
523
出律~无非有两种结果:①小拗句②大拗句
524
孤平就是个普通常见的拗格,既小拗句。不要为此大惊小怪。
525
出律与体裁是两回事。
526
其说~理解为:其人的观点时,偏正名词
其说~理解为:其人在说时,主谓动同
527
云竹~花盆里,云竹用那纤细的腰杆撑起一簇葱绿,正是意志刚强表现。虽然不能与霜竹相比,却是各领风骚,各尽所能。
528
新韵诗词,若依照马蹄韵,应更是有朗朗上口的节奏美。
529
联、律里,不能因顾虑所谓的孤平而害意。
530
律绝,对联里的孤平,虽然不提倡,但,必竟达意永远是第一位的。
531
与网友有关律绝,对联手法的争论,往往是很有益的。
532
人们的律绝,对联有关知识,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
~~
附录:(古诗奇句位是大拗句举例,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1
云霞出海曙~出:应平声字
平平仄仄仄
梅柳渡江春~渡:救“出”
仄仄仄平平
2
风鸣两岸叶~两:应平声字
平平仄仄仄
月照一孤舟~一:救“两”
仄仄仄平平
3
开轩面场圃~场:应仄声字
平平仄平仄
把酒话桑麻~桑:救“场”|
仄仄仄平平
4
征蓬出汉塞~出:应平声字
平平仄仄仄
归雁入胡天~入:救“出”
平仄仄平平
5
举头望明月~头:应仄声字
仄平平平仄
低头思故乡~头:救上联“头”
平平平仄平
6
鲁酒不可醉~可:应平声字
仄仄仄仄仄
齐歌空复情~复:救“可”
平平仄仄平
7
肠断未忍扫~忍:应平声字
平仄仄仄仄
眼穿仍欲稀~欲:救“忍”
仄平平仄平
8
高风汉阳度~阳:应仄声字
平平仄仄仄
初日郢门山~门:救“阳”
平仄仄平平
9
青苔寺里无马迹~马:应平声字
平平仄仄平仄仄
绿水挢边多酒楼
仄仄平平平仄平~酒救“马”
10
弹琴看文君~琴:应仄声字
平平仄平平
春风吹鬓影~风:救“琴”
平平平仄仄
11
野火烧不尽~不:应平声字
仄仄平仄仄
春风风又生~又:救“不”
平平平仄平
12
江村清景皆画本~画:应平声字
平平平仄平仄仄
画里更传诗语声~语:救“画”
仄仄仄平平仄平
13
南朝四百八十寺~十:应平声字
平平仄仄仄仄仄
多少楼台烟雨中~雨:救“十”
平仄平平平仄平
14
日暮东风怨啼鸟~啼:应仄仄字
仄仄平平仄平仄
落花犹似坠楼人~楼:救“啼”
仄平平仄仄平平
15
西望瑶池降王母~王:应仄声字
平仄平平平平仄
东来紫气满涵关~涵:救“王”
平平仄仄仄平平
16
日暮窑头添新火~新:应仄声字
仄仄平平平平仄
轻烟散作半山云~山:救“新”
平平仄仄仄平平
17
洞庭天下水~仄平平仄仄~庭:应仄声字,下:应平声字
岳阳天下楼~仄平平仄仄~阳:救拗“庭”,下:救拗上联的“下”
18
再讨论一下偶句位为大拗句之举例:

黄云万里动风色~动:应平声,可视为小拗句。
平平仄仄仄平仄
白波九道流雪山~雪:应平声,整句视为大拗句。
仄平仄仄平仄平
且相对于上句,明显是古风手法。

但是,如果把“白波/九道”调换为“九道/白波”,则变为如下:
九道白波流雪山~流:应仄声,可视为小抛句。
仄仄仄平平仄平
且相对于上句,明显变成了常见的小拗手法。

九道白波流雪山~白/流,句中小拗自救。
仄仄仄平平仄平
整句明显变成了十字手法。既:
黄云/白波,万里/九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格式的要求
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醉舞秋风
对联的分类
对联格律与对联(之一)
对联六要素
楹联知识讲座第二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