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

  前不久,老家叔叔的小子结婚,我从城里匆匆赶回百里之外的故乡,到家已是黄昏。进院,席棚已搭好,墙跟儿垒了个土灶,有人卖力地拉风箱,不时地往灶膛里填柴,空气中氤氲着柴草的气息。这时,一缕淡淡的炊烟,袅袅地扶摇而上,像娇羞的少女,在晚风中起舞,经久不散……

  我驻足凝望,尘封已久的心弦被悄然拨响。恍惚间,我回到了童年,背着书包,饥肠辘辘地来到奶奶的灶台前,掀开了锅盖……

  灶台是奶奶的地盘。她是从老奶奶手里接管过来的。

  小时,我寄居在乡下,是围着灶台长大的。灶台好比一家之主,左右着乡亲们的日子。它四四方方的,用砖和黄土垒成,外面刷上石灰,灶旁开一个小口,接驳一个风箱。靠外的边缘,伸出约十几公分的台面,用来放碗、筷等餐具。灶眼不多,就两个,大点的置大锅,逢年过节用;小点的架口小锅,平素一日三餐用。乡下讲究成双成对,灶眼也不例外。两口锅中间嵌着一个小汤罐,像是他俩生养的孩子。等饭烧好,罐里的水也热了,冬天洗脸洗手很方便。

  印象中,启明星刚眨眼,奶奶已盘腿坐在蒲团上,生火做饭了:她先是团起一把秫秸,“嚓”地划火柴点着,然后慢慢转动手把火引向其他叶子,待火势稍旺,小心地送入灶膛,赶紧加第二把秫秸,松松地盖在火苗上面。同时,轻轻地推拉风箱,顿时,灶房响起“呱嗒呱嗒”的乐曲,此起彼伏。风阵阵吹进灶洞,秸杆发出哔哔波波的声音,如同女人的呢喃,在静静红光里,她依次脱下身上的衣衫,不时翻腾着,舞蹈着,呈现一种令人窒息的美艳和热浪;撩拨得火苗越烧越旺,窜起老高,和锅底做抵死缠绵;锅里的水,心绪难平,先是一点点抗议,接着便咕嘟咕嘟,沸腾一片。这时,奶奶淘好小米,下进锅,再在水面与锅沿间的壁上贴圈玉米面饼子。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小米粥熬好了,玉米贴饼也熟了。掀开锅盖,会升起满屋子的蒸汽,小米香、玉米面香混合着柴草的清香,弥漫在四周,令口舌生津。

  灶台可不单单生产稀粥和主食。在我童年关于“好吃的”记忆里,绝大部分是奶奶从灶台里掏出来的:玉米、红薯、土豆、麦穗、红枣、花生、大豆等,这些农作物的果实,经过灶火的烧烤,或是用煮过饭的热灰煨,会变得黄灿灿、香喷喷、热乎乎,成了那个时代乡下孩子难得的“牙祭”。每次我都像饿极了的小猪,和食槽里其他小猪挣食一样,吃的嘴唇都长了圈胡子,奶奶经常笑骂我是“饿死鬼”转的。

  冬夜的灶火更令人怀想。外面飘着雪花,我像小狗似的,偎在灶间,一边帮奶奶拉风箱,一边缠着奶奶讲那些老得不能再老得的故事:王祥卧冰,郭巨埋儿,黄香温席……闻着浓浓的粥香,听着风箱悠扬的吟唱,火光渐渐模糊了……醒来却发现自己仍伏在奶奶的膝上。火光映红了奶奶的脸庞,慈祥得如同春阳下的一片树叶,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静美。霎时,一股暖流便涌上心头,至今想起来还那么温暖。

  就这样,一年年地,奶奶围在灶台前炖煮着生活:炖大了儿女,炖大了孙辈,炖老了时光,也炖白了头发……她像一棵被投入灶膛的柴草---普通、平凡、简单、干净,燃烧自己,温暖亲人,不吝惜一息余热,直至变成炊烟,还会指示着迷路的游子返乡的方向……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此刻,对着那缕炊烟,我深深弯下腰去。(2010年8月1日灯下)



(声明:图片来自百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年陪伴我们长大的,老锅灶,大铁锅,风箱,现如今已成为过去!
乡愁散文:风箱响起的岁月
南通日报
【中州作家】陶军:地锅饭,灵魂里的味道
【创作大赛】风箱声声耳边响 || 王守忠
宋甲山 || 老家的柴火灶(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