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山:“金色海岸”的生态修复路

象山:“金色海岸”的生态修复路

2013-06-07 11:00:56来源: 浙江农村信息报字体:
通过二维码转到手机观看
核心提示: 象山是一个典型的半岛县,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海岸修复、海岛开发、传统捕捞业升级转型正成为当地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最大亮点。

为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去年,国家海洋局开展了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并确定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在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四个海洋经济试点省率先开展。根据《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要求,经过严格的考核,今年 2月,国家海洋局批准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4省份12个地区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其中我省的象山、玉环、洞头三地入选。

近日,记者跟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我省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巡礼”宣传报道组,赴这3个县进行了实地探访。

象山是一个典型的半岛县,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大小岛屿656个,36个金色沙滩,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海岸修复、海岛开发、传统捕捞业升级转型正成为当地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最大亮点。

海岸修复重现金色沙滩

你或许听说过植树,但是肯定没有见过“植沙”。在象山爵溪街道东侧海岸线上,就有这样一条人工“种植”的沙滩。上周,记者就有幸来到这片名叫大岙沙的人工沙滩,只见碧海蓝天下,这片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金色沙滩沙质细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几个工人正在沙滩上清理垃圾。

可去年前,这片沙滩的景象可截然不同。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海洋保护科的史金芬告诉记者,大岙沙曾是一片美丽的原生态沙滩,70年代后期,大量沙子被当做建筑材料运到上海造房子,由于长期过度挖沙,造成大岙沙沙滩出现沙荒,只剩下乱石,一片脏乱差的景象,为了重新恢复昔日大岙沙的美景,去年开始,当地花费2000余万元,开始了大岙沙沙滩整治项目。

据了解,大岙沙沙滩整治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先把沙滩上的乱石和淤泥用挖掘机清理走,再从福建、舟山等地买回沙子,用轮船运来,通过传输带运到沙滩上,最后用推土机推平,整个项目将在今年10月完工,届时投沙量将达到16万立方米,形成一条500多米的人工沙滩。“开展大岙沙沙滩整治项目是为了改良海岸线生态品质。”史金芬告诉记者,大岙沙沙滩毗邻国家4A景区松兰山旅游度假区,修复大岙沙沙滩,将使海岸线更优美,有效带动当地滨海旅游业发展。

据悉,大岙沙沙滩整治项目只是象山开展海域海岛沿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的一个缩影。从去年开始,象山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获得中央海域使用金支持地方资金7866万元,开展了檀头山岛、石浦港海域、松兰山海岸带、大岙沙沙滩修复共4个海岸线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达到2.4亿元。

打造海岛低碳新城

去海滨疗养度假,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浙江人将不用跑到海南去实现这一梦想,因为在象山大目湾,有一座以养生度假海湾、海洋文博商务中心为特色的低碳宜居新城正在悄然崛起,这座新城就是大目湾低碳城。

大目湾低碳城位于象山中部沿海,地处北纬25—30度的气候生态黄金海岸线上,东临蔚蓝的大目洋,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整个新城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拥有6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将分为外海、内湾、养生不老岛的空间格局,形成休闲度假居住区、新城中心区、健康养生居住区、海博会展区等8个功能区,重点培育海洋产业及休闲宜居产业。目前,大目湾低碳城招商引资已经达130亿元。

“大目湾新城不仅集海洋景观、海水运动、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它的最大特点是低碳化。”象山大目湾开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目湾新城在2010年被我国住建部列为全国首个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示范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镇,新城将采用电动车、自行车、步行街等环保交通系统,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提供低碳宜居的生活方式,建成后的大目湾生态城将最好地诠释出象山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关系。

传统捕捞业转型升级

象山石浦渔人码头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渔港,这里曾是我国著名的水产城,渔民空船出,满载归,海风中弥漫着浓浓的鱼腥味。不过如今你来到石浦渔人码头,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除了渔民捕鱼的渔船外,码头上,一艘艘白色的休闲渔船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双层休闲渔船上餐饮、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游客可以乘坐休闲渔船出海体验一把当渔民的乐趣。

“这些休闲渔船基本都是报废的捕捞渔船改造的,现在共有12艘,吸纳转业渔民200多人,去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收入达600多万元。”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的方跃介绍说,同时,当地还对石浦渔人码头进行改造,建起了海鲜美食城、海钓基地等综合海洋旅游休闲项目,加快捕捞业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

象山是海洋捕捞大县,如何让传统捕捞业转型升级是当地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除了将捕捞业和休闲观光渔业结合外,近年来,当地还重点推进海洋捕捞业节能减排工作。在一条“浙象渔3087”的渔船上,记者看到一个特别的风力发电设备,船主告诉记者,这个风力发电设备是去年9月新装的,可以解决晚上渔船室内照明用电的问题。据悉,截至目前,象山已有1500艘渔船安装了各类柴油节能产品,300艘渔船安装了风光互补和风力发电设置,大大降低了渔业生产成本。(编辑 宋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230811)|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中国式现代渔业的过去与未来
写给海洋
感恩大海 与海共舞 ——象山开渔节中的渔文化解读
【振兴浙江渔场】我市重拳出击修复海洋生态
象山海域,鲸鱼搁浅之后,又有江豚搁浅
象山县石浦镇休闲渔船 - 浙江农家乐 - 浙江农家乐网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