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知识|谨防老年脆性骨折
userphoto

2023.07.26 河南

关注

老年人骨骼会出现机能减退,其表现就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脆性骨折的发生是紧密关联的。以髋部骨折为例,它之所以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因为仅有20%患者可以恢复到骨折前的生活状态,约50%患者因此致残,更有20%患者会在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即发生的骨折,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最严重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受到轻微力量发生的骨折,也称低能量的骨折。有些老年人轻轻摔倒、绊住脚或搬重物时都可能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最常见的脆性骨折是椎体骨折:胸椎骨折和腰椎骨折。最严重的脆性骨折是髋部骨折。

脆性骨折的根本原因是患者骨质疏松问题的不断加重。作为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慢性疾病,骨质疏松预防才是减少脆性骨折危害最值得关注的重点。骨质疏松的预防应当从身边的细微行为做起,包括但不限于增加食谱中肉、蛋、奶等蛋白质含量较高食物的比例;合理补钙;适当加强运动;增加日照时间,预防跌倒等。其中,跌倒作为导致老年人脆性骨折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骨质疏松症如何早期诊断?在人体衰老的过程中,骨质疏松症往往无声无息就出现了。临床中,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已经有了较为简单便捷的检查方案,即骨密度的测定。对于老年人而言,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是实现骨质疏松早诊早治、减少危害的重要手段。

怎样预防骨质疏松?一是科学膳食。膳食丰富、营养均衡,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二是日照充足。一般是每天将面部及双臂皮肤暴露照射15分钟至30分钟即能满足维生素D合成的需要。三是合理运动。卧床1周椎骨矿物质含量就降低0.9%,当骨矿物质含量减少30%时极易发生骨折。长期坚持有规律地负重行走或跑步、爬楼梯等,可以增加椎体的骨密度。四是积极治疗原发病。伴有影响骨代谢的内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或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测骨密度,必要时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原载于2023年7月21日《漯河日报》7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骨科普讲堂:第七期:你知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严重危害吗?(问题:28-31)
老年人谨防脆性骨折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指南与共识|中国脆性骨折术后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指南(202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
2022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先睹为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