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来看看美丽的中国古代仕女图

中国古代关于仕女的艺术源远流长,如果从战国时期的作品《人物龙凤帛画》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仕女画以女性作为绘画的主导对象,每个时代的仕女画呈现当时朝代的女性生活,传达出当时社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韵。

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帛画》

在《人物龙凤帛画》中,一位作祈祷状的妇女,仕女头顶正上方一只欲展翅高飞的凤鸟,凤鸟身后拖着两条长长的翎毛,主体造型成环状,十分具有美感。画者采用了白描的技法,用简洁、洗练而圆滑自然的线条勾画出主要人物和龙凤,有小写意的味道。全画构图平稳,安排恰当,虚实有度。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中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是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的反映。《女史箴图》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连绵,色彩明丽、秀润。图中的妇女形象典雅端庄,神情温顺柔和,体现了顾恺之绘画用线的精细绵密,如“春蚕吐丝”,人物形神兼备。

唐代 张萱 《捣练图》

《捣练图》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唐代(存疑) 周昉《内人双陆图》

此幅《内人双陆图》目前,其设色浓丽,线描细劲流畅富有韵律感,贵族妇女浓丽丰肥之态和细腻柔嫩的肌肤特点都表露无遗。“双陆” ,同六博一样,同是掷骰行棋的游艺。此图描写了唐代贵族妇女典型的生活状态——戏棋消遣。唐代仕女画中最流行的主题就是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们狭窄、贫乏和寂寞的生活,尽管她们身着华服,但是她们的神态完全暴露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妇女的束缚。

明代 唐寅 《秋风纨扇图》

《秋风纨扇图》用高度洗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她目凝远方,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左上角有自题诗一首:“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加深了主题的蕴意。

明代 唐寅《嫦娥执桂图》

此画线条细劲,设色妍丽。画中嫦娥,用清丽圆细的笔触描绘其脸、手和胸。而衣裙、披肩、腰带多以飘举方折之笔出之,这种方圆兼施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少妇轻移莲步的动态美。设色浅淡,年久有褪,益见清雅。

唐寅因对仕途绝望,纵酒狎妓,目睹青楼女子的不幸生活,在欣赏中流露出对身份卑贱的弱女子的同情,嫦娥遗世而独立,别有一番凄美。这一气质的变化贯穿在唐寅及至整个吴派仕女画的创作之中,并成为一种典型的样式。

画中描写李清照淡妆素服,斜倚奇石而坐,右手托腮,左手抚膝,默默无声作沉思状。人物神情刻画入微,衣纹体态,平缓自然,线条流畅工细;奇石勾染皴斫,用笔粗简。背景不落一墨,大片空白烘托出一种虚空渺茫、寂寞无主的情绪,可谓简洁素净,主体鲜明突出。作者师承焦秉贞画法,擅写真,格调婉约,在人物立意传神上有独到之处。此画是其一幅佳作。

清代 宫廷画家《十二美人图》

作品以单幅绘单人的形式,分别描绘12位身着汉服的宫苑女子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等闲适生活情景,同时还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清宫女子冠服、发型、首饰等当时宫中女子最为流行的妆饰。 此套图屏是研究女子汉装服饰文化最为形象而真实的史料,使我们领略到康、雍朝女子服饰文化的绚丽风采。

每一个朝代的仕女画背后,都是当时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的价值倾向,祈祷,抚琴,赏花等等动作,一颦一簇,男权主义的背景下,当时朝代的审美和价值取向让她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行动和表达,这无疑透漏出古代女子的无尽愁绪与沉闷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名画100幅1
必看百幅中国名画(二)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战国 人物龙凤帛画
从前的美女有模有样,现在的美女一模一样?
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中国画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