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表解释为啥秋天没有震撼

再po一些无聊的图表。 

1、 社保基数每年都在调整,由于社保并税,所以它也是广义税收的一部分,去支撑全国的养老金和其他老龄化支出——

                                             

我简单算了下,从2012-2023年,上海的最低缴费基数年均增速为9.86%,而同期上海的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7.95%。

2、 虽然每年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每年房子找毕业生的压力也很大——

我把毕业生每年进入社会所产生购房(需求增量)与每年的新住宅销售(供给增量)做对比,发现从2015年开始,房子的增量就远大于社会新鲜人的增量(不仅是高校)。

另外考虑到昨天的表——农村入城接盘房价的购买力有限。

所以房子不靠“炒”,只看“居住”属性肯定是过剩了。

3、 为什么会有秋天震撼的说法?

我们看看这两年的地方收入(卖地收入+专项债债务收入)——

有人疑惑,为什么人口趋势这么明显,这些聘请经济学家的房产商仍然会大举买地?尤其是在宏观连续几年告知大家“房住不炒”的背景下。

我的一个解释是他们在追求“大而不倒”,也恰恰是因为知道人口趋势不利于自己,才会很“着急”的加快了收割的速度。

期房也好、信托也好,只要把够多的人“套”进来,就能“绑架”政策的走向。

顺带说一句,如果按前8个月卖地收入金额来直线推,今年的总额只有2021年的46%,即使专项债持续发力(无锚印刷)——

4、 从新增M2/GDP的指标来看,尽管GDP看似在增加,但GDP的质量在走软——

GDP质量下降的另一个佐证是税收收入/GDP下行——

5、 社保基金(剔除财政补贴)的赤字近5年不断在扩大——

国资股权填坑的每年几百亿分红,根本不够。

而且国资的利润,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6、 守住系统性风险,就是守住外储——

试想如果存款和空置房都在那2%,甚至0.2%的手里,他们对于宏观走向的左右不是一个小能量。

所以美国只是虚像,实像恰恰在国内。

7、 小长假快到了,大家是出境游还是国内游呢?

外管局的旅游逆差数字显示,2020年前每年都要花掉约2000亿美元,所以在世界各地都见得到国内的旅行团和国际留学生——

但2020年后,这个花费减半了。

翻看美国教育部的数据差不多也是如此,20-21年度之前,每年中国赴美高校留学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然后拐点。今年略微修复。

8、 任一个经济体,能源、粮食、武器都是进口观察区域。

国内在第三项,分别从俄、乌的进口如下——

显然从2012-2022年,两者的分化越来越大。

然后看看中美俄第三项出口的趋势——

美国的出口量越来越大。

另外,我们知道沙特以前是美国罩的,而印度是俄罗斯罩的,但沙特近三年从美进口的比例明显下降,这部分给法国拣去了——

印还是俄的老顾客,所以俄在中、印之间有时也踢踢球,毕竟两个人口G2。

9、 我认为产业链的向外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因为内部的农民工老了——

所以要延缓转移速度,更多似乎只能靠汇率贬值来让出利润。但这显然只是权宜之计。

而机器人的发展速度一定要快于外部,如果等于或慢于,都会提振产业转移的速度。

多说一句,那些嚷嚷产业链优势的专家,可曾想过老去的农民工,你亏欠他们太多。

与其龇牙咧嘴,不如多一些“关怀”。

10、房价的利润率角度,离现在越近,年均利润率越低——

这说明房价的利润,都在早期,也就是那个时候买房到现在,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意犹未尽?更多图表,欢迎进星球看。

不引人深思的小故事

如果现有房价降一半,但是要收 2%的房产税,有多少人会同意?

负资产vs资产负债表衰退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3000人后会提价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GDP
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图表: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
一文了解“热带水果之王”芒果产业现状
减排量远超“双八双十”
观点 | 冲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短板在哪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