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暗示的力量有多大?可能关乎孩子一生

 01 

何谓心理暗示。

记得小编三岁时去外婆家,外公外婆都笑着调侃:你看咱家小乖,长胖了,长得没有下巴了!结果,我在几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养成了左手捂下巴的习惯。因为,我知道我没有下巴不好看,我不想让人看见我的短下巴。

后来长大了,爸妈老在饭桌上总喜欢看着我笑:“咱家姑娘咋长得这么丑!”结果,我直到高中毕业都喜欢在学校里低头走路。这种自卑感整整陪伴了我二十多年。

现在我成了孩子的母亲,才知道,父母的心理暗示多么重要。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增加力量、勇气、信心,从而使行为结果更加完善;

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人失去力量、气馁、抑郁,导致行为结果更加不尽人意。

 02 

对待孩子如此,成人也是如此。

两个孩子在公园玩儿,追赶中不小心摔倒了。

一位妈妈“哎呦”一声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让妈妈看看摔哪了,摔疼了吧?”本来没事的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摔疼了。”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这位孩子若无其事地爬起来,又继续奔跑着玩去了。

如果一位妈妈夸奖另一位妈妈:“今天你穿的衣裳真漂亮!显得你更有气质!”试想,这位妈妈的心情肯定很长时间就会特别好。

其实,这是受了积极心理暗示的缘故。受暗示性,人人都有,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成人的影响都那么大,更何况孩子。

 0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偏见,或者总是说些负面的话,孩子就很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像魔咒一般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也就是说:

你说孩子身体弱,他会真的以为自己身体弱;

你说孩子窝囊废,他会真的以为自己很差劲;

你说孩子爱哭,他就会真的爱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给孩子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是一句肯定的言语,还是在关键时刻的大力支持,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力量。

经常这样去做,你会看到孩子越来越出色的表现。

有个小朋友叮叮3岁,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非常果断地说:“当博士。”有一天,他拿起经常坐的一个小凳子,把它放在头上,兴奋地高喊:“妈妈,您看我像博士吗?”

妈妈一边说着像,一边给叮叮拍下了照片。

从那以后,他走路的姿势也变得斯文起来,仿佛真当上了博士。

其中,细想你可以感悟到: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我们怕什么来什么,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担心出门宝宝跑快了会摔跤,出门就生病,那宝宝很可能真的就是这样的。

其实真相是,妈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给宝宝一种暗示——我就是跑不稳,我就是爱生病。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可爱的孩子,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要刻意制造一个环境,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

其实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人往往会成为你期望他所成为的样子!

而这个效应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从今天起,请少给孩子一些责怪,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掌握4个积极暗示 帮助培养优秀孩子
为何2岁的孩子会闹独立
家长怎样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宝宝知识大全,收藏一篇顶十篇
废掉一个孩子的最快方式是“你要加油”
孩子不认错的心理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