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婚丧习俗--程耀华


婚俗:男婚女嫁,均由媒人(介绍人)从中搭桥。过去是父母包办定婚,自己不能作主。经媒人介绍,双方父母决定后,由男方先择一年、两年或三年的正月、五月、八月分别向女方送三次礼物。在第三次送礼物时(称开庚),男方需备香烛纸笔、庚书、礼贴、彩礼等,庚书左边为男称“干”,写上岀生年月时辰。男方到女方家开庚,女方回赠礼品,庚书右边为女称“坤”, 写上女方岀生年月与时辰,交付男方。男方得庚书后,请先生看期(结婚日子)写在庚书上,送到女方(送期单),使女方知道什么时间“下剪裁衣” 和结婚时间,便于做陪嫁妆等事。结婚日子到来,男方俱备彩礼,请吹手(吹打乐队),定轿子请抬夫,请家族中男性二人作保亲,礼房由媒人率领“过礼”, 队伍扛彩旗、高灯、蓝伞、鸣锣吹打,抬着花轿到女方接亲,俗称“娶亲”。 到女方家进堂屋投递拜书,女方家举行“接风”礼,再经媒人和礼房将礼物点交,同时焚化奠书,投交团书、礼书、正请拜书,上头书等有关事宜,在焚奠书时鸣炮。这一天是女方岀嫁“正酒”, 亲朋好友,乡邻前来送嫁,俗称“倒门坊”。 女方第二天吉时在堂屋中堂辞别宗祖,离别爹娘、兄弟姊妺、好友乡邻时要哭嫁。拜别时手拿筷子12双,面朝外,将筷子从肩上往后丢下,由弟弟或妺妺在后面接着,表示岀嫁者不带走爹娘家里的生活(吃穿),然后由弟或哥送岀大门上轿,由女方兄弟或伯叔或房亲二人送亲(称送客正宾先生),送到男方家。轿至男方院坝,要举行“回车马” 礼,在院坝安瑞桌设香案,回奉“车马大神”, 囗念咒语,奠酒六巡,焚化钱纸,撒马料一把,再念:“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 意表凶煞退位,吉星高照,百事大吉。然后请一对天妇(富贵双全)或一位子孙满堂的中老年妇女(牵媳妇),带新娘进门在祖宗堂前行礼(拜堂)。由司仪主持拜堂仪式,请童男一对取长得茂盛的柏树尖二枝,结上向日葵满枝插在泥坐上,叫“花果树”, 表示夫妇向花果树一样,百年长青,子孙满堂。童男将花果树抬着引新郎新娘入洞房,由牵媳妇人主持,饮“交杯酒” 或“结纳”。拜堂礼结束后,中堂摆设酒宴,与女方送客正宾先生“接风” 表示慰问。这一天,男方家是“正酒” ,诸亲四邻前来祝贺叫“吃酒”, 此间母党亲最为尊(新郎母亲的娘家),请客开宴在先,然后是实亲(内亲外戚、姑亲表戚),要具备喜对,鸣放鞭炮,给新郎挂红,新郎要披红迎宾客。晚上,堂屋、院坝要摆酒请客“摆坛寒” 拉家常,新郎新娘岀来装烟斟酒赠礼物,亲友打发钱,洞房中备有瓜子糖食果品,族戚男女三天不分老小有说有笑“闹房”。 第二天早上,把新娘带至堂屋香案之下“行庙见礼”, 男女跪于堂中,由司仪主持祭奠仪式,三献之后开拜,请父族、母党“堂前受头”, 凡是新郎的长辈,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受拜 ,受拜者打发拜钱并赐语“封赠”, 翌日,具备礼物,新娘夫妇前往拜谢媒人,再往女方家“回拜” 或“回门”。

解放后,提倡新事新办,勤俭节约,婚俗礼仪大有改变,有的还旅行结婚,集体结婚等。包办婚姻基本不存在了。

丧俗:人死后,要放“落气炮” 烧“落气钱”, 传说是死者的“保身钱”, 然后将死者的寿衣等整理穿好停放于堂屋一侧,分男左女右,在外死者,停于门外一侧,丧家的“香火” 和“大门”均用白纸贴封,死者棺下置地盏“点过桥灯” 或称“引魂灯”, 门外竖纸幡“望山钱”,是按死者年龄一岁一张。请阴阳先生选风水择坟地,定葬期,再通知亲戚好友前来吊孝。请道士为死者办道场,道士先写“灵位”、“ 魂幡”, 将灵位安于中堂正中,为晚辈祭奠,魂幡上写死者姓名、生死年月日、籍贯,用此幡招亡者的魂,故名“引魂幡”。

主要孝子:儿女、媳妇、女婿披麻戴孝,一般亲朋均包白帕示孝,道场大小、纸钱多少由主办丧事家人定。葬期到来,捆好灵柩,置柏枝,扎百鹤鸟于棺上,扎上百花(孝花),岀葬时先祭幡,次灵幡,后灵柩,男正孝子于前抬灵执魂幡,女孝在灵柩后哭送,敲锣击鼓,哀乐声声,鸣放鞭炮,实亲实戚要前来下祭,请锣鼓乐队送葬,凡抬灵柩过路将纸钱沿路丢放(买路钱),灵柩到葬址地后,由阴阳(地师)先生拔正方向,道士手执魂幡,引亡者三魂七魄入墓盖棺撒米岀魂,孝子跪着将帕子或衣服接米(撒丧米),拿回去做饭吃,主孝子兴旺发达。岀魂毕,孝子跪于葬地动土,继后迎灵,魂幡回家,亲友帮忙垒坟,过后另行“买山、纳契”。 具五方粑、豆腐、科式,由道士宣读“地契” 坟前、后、左、右用石灰划界,表示坟有所主,孤魂野鬼不敢侵犯。亡者死后七日为一七(首七),孝子要买纸香烛,请道士为亡者烧七(烧袱子)做道场,诵经礼忏、投表文,为亡者消愆宥罪。十四天为二七……每七天应七都要烧七(做道场)。亡者四十九天内,每天吃饭时,先为亡者早晚烧香、摆饭、敬茶,表示对亡者的尊敬与怀念,富有人家在亡者周年、十年、百年纪念日,请道士做道场、念经、化纸钱,如蓬死者生日烧纸,叫“阴诞”、“祝阴寿”( 阴生)。

除灵追荐,又叫“做斋” 道场是为酬答死者。请道士做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的道场,以主办家定道场的规模大小,为亡者写袱子,或烧“贡奄”, 造纸灵房、亡轿亡伞、钻执事,如:钱笼、引导、彩旗、花幡、花伞、金山银斗、金童玉女、塑造车夫神象、汉灵神象,并为天丁力士备下盐、茶、米、豆(伙食粮),与亡者搬运抬包(贡奄)、执事、戒袱等项物品,待散道场火化。另外凶死者,就得“超八难” 又叫“砍八难”。 在离孝住宅的地方,用木根或竹条插成城样,用藤连结,留人行道,分: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道士手执引魂幡,孝子抬灵位,从“开”门而入城,安放城中央,在城中做一天道场,宰猪或杀羊,领牲回熟,献五心盘、酒、钱,念咒完毕,将猪牲在城内设席,请亲友共食。然后道士念语,砍破城垣,将灵位于“死” 门取,“生” 门度岀,回斋坛同其它亡灵一并资度。

道场不论大小,凡做斋都要“施戒”。专为无人敬奉,无人超度的孤魂做道场,放露烛,印填戒贴,赏鬼饭点天香,设鬼王,以示路道光明,孤魂离此境,得遂逍遥,保境平安。

在正式封斋前,实亲实戚都要前来下祭,有猪有羊有旗笼幡展执事,孝子跪迎,安桌设香案,孝子与前来下祭者跪在灵前,由道士宣念祭文和祭奠礼仪仪式,后焚烧祭文完毕。亲友在灵前祭献“具袱子” 开“抬包”, 叫“阴情”, 寄托哀思,还有的送钱粮叫“阳情”, 斋主也得杀猪或杀羊祭献亡灵后,设酒席酬谢众亲。

大的道场要讲报恩,请四世同堂富贵双全的二老上坐,备瓜子、水果、糖食,供来宾食用,孝子跪在灵前听讲报恩,悲伤至极。

道场圆满叫散斋,又叫“散灵”, 将所有具备的袱子,贡奄、执事、房桥、亡灵由道士引领,孝子及诸亲送至己选好的山上焚化,晚上孝子要火场“亮灯”, 三天后,去火场摆设刀头酒礼、香烛、纸钱,道士说百神,回奉山神土地,保境平安,这叫“扫火场”。 斋事告终。

道场结束,道士都根椐斋主的安排,编撰一册经单簿(慎宗追远),交斋主永远保存。其内容之详实,在没有族谱的家庭可视谱牒保存。

明系(二房)之程万都(长房)桂花房族,至程朝举1648年做斋祭祀建造的经单簿时(慎宗追远),记载了程钟灵迁徙四川合江高梁镇石子岭,膝下八子聪、明、智、慧、定、国、安、邦的祖籍源流以及聪、明二祖扶老入黔至程明之长子程万都1592年从青菜沟迁徙茅台村大头坝(今茅台镇桂花村),于1646年程万都为子孙拟定的20字辈。从此,每当举办丧事、祭祀时,斋主都要建造一本经单簿,其中,转抄祖系源流和字辈是建造经单簿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对亡者的岀生地、生辰年月、居住地址、安葬地址、祭祀礼规、祖墓碑文以及宗亲九族……等内容都要按序排列,系统地记录在经单簿上。这种独有的记载,在几百年前桂花房族历代就形成了。经单簿系统地记载了我程氏发展史上的一个家庭的祖系源流,字辈传承,宗亲九族繁衍生息的演变过程,是程氏族桂花房族几百年来历史记载、字辈完全统一的唯一历史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间丧葬风俗程序
民间秘传修水风俗礼仪
汉族丧俗[汉族丧俗]
石泉民俗之三:丧葬习俗(原创)
【乡土兰溪】芝堰丧葬文化
道教与赣南客家人的丧葬礼仪以于都县为例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