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疫情期间的旅行 第一篇

343 花神息夫人.mp3 来自吕途 07:39
疫情至今已经三个多月了,总想着把这几个月没有“乖乖”地猫在家里,时不时找个没人烟儿的地方,去“游逛”、“修炼”、“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美食”的经历,做个简单的记录,和朋友说说。
今年春节一过,我们就赶回北京送别了老母亲(我婆婆),因为担心被困在北京,一办完老母亲的丧事,2月1日我们就匆忙赶回了广州。从北京回来以后的半个月,是我感到最无助、最恐惧的日子。因为2020年元旦过后,我游泳时,不慎摔了一跤,把小腿胫骨的外皮摔伤了,伤口难以愈合。前一个多月没有好好医治,导致伤口溃烂。这半个月每天都要到医院去换药,甚至还要打吊针消炎。和其他病人在一间房子里吊针,那种无名状恐惧令我窒息。每天从医院里回来,就把所有的外衣洗了,把鞋喷上75%的酒精,还觉得病毒(气溶胶)会附着在我身上,简直要崩溃了。
多亏了医术高超的王主任和耐心热情的陈医生,终于把我的伤口治愈了。那天,(2月16号)陈医生说你可以外出走动走动了。我好像被大赦了一样,高兴极了。
人的心情被压抑久了,一旦被释放,就如同把一直按住的气球放开,它就自由无拘无束地飞向蓝天,飞向远方。原本我们老两口就是喜欢户外运动,喜欢旅行的,从那一刻起,我们就计划着,去各处“漫游”。先在广州市区,再到近郊,到远郊,离开广州市到临近市,到临近省。不管去哪里,原则、底线一定要坚持。先要保护好自己,不给政府,不给他人带来麻烦,不给别人添堵,做个好公民。
按着出行的大致时间、地点的顺序分几篇描述。要表述的内容太多了,每个地方就只配几张照片,少说两句吧。目的是让朋友知道在这段日子里我们都去哪儿“转悠”了。
    第一篇

本篇主要叙述疫情期间在广州市区去过的地方。

横枝岗路

白云山

麓湖公园

星海园

二沙岛宏城公园

广州大观湿地公园

广州云台花园

广州龙眼洞森林公园

陈田花园

火炉山

天鹿湖

帽峰山

2月17号那天中午,我们兴奋地整装出发了。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经事先“侦察”,决定从家出发,穿过恒福路走横枝岗路。这条路,疫情开始以后几乎没车,也很少见到行人。路的右侧一半是部队的房子,现在不能出租,早已被封了。再有一大部分是广州棋院的,路的尽头是广州市政府的公司和一家大型的汽车零配件市场。左侧是一个山岗—横枝岗,延伸到麓湖的对面,那里树木茂密,郁郁葱葱。走在这条路上,空气清新,更不用担心会碰到行人,一定没有什么病毒飘浮在空气中。安心走吧。

《横枝岗》这条路走了不知道多少个来回了,去白云山,去麓湖,每天散步,我们都选择走这儿。但是你不会感到乏味,因为山岗上的绿树、红花,每天都用新的姿态欢迎你,花儿伸出头,千姿百媚地朝着你笑、招手,我也情不自禁地会停下脚步,和花儿说上两句悄悄话。

路的右侧是占地面积很大的广州棋院,以前,这里常有比赛,疫情期间,也没人去了。

这条路走到尽头,就是白云山索道入口处,以前的日子里这儿是人头攒动,现在的小广场空空如也,门可罗雀。

《白云山》之名的由来: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故称白云山。这是白云山的正门(南门),上白云山有若干个入口。我们多次上白云山都是走这个门,那时游人极少。

疫情期间,我们几次攀登白云山,开始几乎见不到游人,后来人渐多,我们就走蒲谷溪涧小路,此处是蒲谷的入口处。

那里更有一种特别的美,热带雨林丛中有小桥流水,溪水哗哗作响,还有清脆的鸟鸣,令人如同身临仙境。

五角亭飞檐翘角,别具一格,建在小溪旁的一块岩石之上,只有红衣人,四处静悄悄。

走过绿色幽然蒲谷之后,你就看到到“佛境”的牌坊,佛门白象护,牌顶龟龙守。佛境里面掩藏着一座百年古寺—能仁寺。因为疫情,不对外开放。

这是从南门上山必然要经过的一个景点,她是如此的秀丽,绿茸茸的草坪如此宽阔,可是此时是如此的静谧,令人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一路登高挺累,坐在一块高高的岩石上,放眼远眺青山绿水、蓝天、楼房,尽管疫情严重,广州依旧是一派祥和景象。

 “天南第一峰”牌坊,是白云山古建筑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牌坊。原为宋代转运使陶定所建。

从白云山顶俯瞰城市一角。最右侧是广州塔(广州人称小蛮腰)。最左侧方形高楼是80层摩天大楼中信广场。1996年建成,当时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建筑物。

有一天,从白云山上下来,在山脚下有几辆共享单车,我心血来潮就骑上一辆,在横枝岗路上飞奔,因为路上既没人,也没行驶的车,就放开胆子骑。几十年没骑了,突然骑上,还是有点儿发慌,摇摇晃晃,使出了吃奶的劲,浑身大汗。


后来的日子,去白云山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论从南门还是西门上山,游人都是摩肩擦踵,感到不安全。我们就想办法又找了一个偏远的人少的入口处,云溪入口处,在柯子岭的对面。入口处就有一大片绿色的草地、树林、红花美极了。


从这个入口处登山,一路上有很多古迹,龙藏亭、龙兴亭、龙翔亭等,几乎遇不到其他游人。

这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是如此的奇特,像一条灰色的小溪流,如果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就能走到白云山的山顶。路的左边,是一片茂密的绿色深渊,长满了亚热带的雨林植物,往下一看,哇!如果不小心掉下去,那就“魂飞魄散”。

天色暗下来了,担心下雨,我们走了一半就按着原路返回了。坐在来时入口处的花草间,感觉到心里特别舒坦。


《麓湖公园》几乎是我们每天必来之处。就在白云山风景区南端。公园是以湖光山色而著称。“一山环秀水,半岭隐涛声”正是公园的生动写照。园内林木苍翠,鸟语花香,亭榭桥廊点缀其中,是广州市的一片绿洲。园内的景点有:聚芳园、星海园、白云仙馆等。疫情期间,聚芳园、白云仙馆都不开放。 


为啥叫《麓湖》?相传很早以前这一带还是荒郊野岭时,时常有矫健、漂亮的小鹿出没。是会意字,与鹿有关。原意说明鹿是生活在有树林的山脚下。山脚有水有草,适合生存,遇敌害则上山躲进树林,是鹿群最理想的栖息之地。后演化为山脚之义。

张照片,宛如一幅工笔画。红衣者摇着小船在打捞湖面上的杂物。蓝天下,明镜般的湖水,呈现细枝绿叶的倒影。让人顿时心中平静、清朗。

湖心岛竟然空无一人。

由叶选平先生题字的《鹿鸣酒家》店门紧闭,原本是一家专做粤菜的高级酒家,现在也只好百无聊赖地望着平静的麓湖水面,不知该如何是好。

站在麓湖畔眺望不远处的《聚芳园》,鸿鹄楼位于聚芳园山顶,登上山顶的鸿鹄楼,可尽览湖光山色。此时的鸿鹄楼与我彼此相望默默无语。

此时湖畔的黄花风铃木盛开着娇艳的黄花,犹如美女笑春风。


麓湖的园中园——《星海园》是为纪念人民作曲家冼星海而建造的。1985年12月1日冼星海同志的骨灰从北京运回广州,安葬于园内。


星海园就建在麓湖湖畔。用五线谱装饰的长廊,烘托了园中音乐的气氛。

激情燃烧


星海园内有一群众健身处。想要踩动石磙,就必须调整身体平衡。小心!不要摔下来哦。


在攀登架上双臂交替移动,锻炼臂力。咬牙坚持。

2月19日去《二沙岛宏城公园》转转。公园位于二沙岛东端。


这就是珠江畔亭亭玉立的《小蛮腰》(正式名字广州塔),好美吧?


公园内有不少提供给小朋友玩的卡通玩具。因为没有小朋友玩,老朋友就格外积极。真是童心未泯啊!


走过这座小桥就可以抵达海心沙,这座漂亮的建筑就是第16届2010年亚运会的观众席。


站在小桥上看到不远处有两座无比华丽、气势雄伟的高层建筑它们分别是:《广州西塔》(墨蓝色)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东塔》(白色)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站在石栏边望着宽阔、平静的珠江水缓缓穿过城市中心流向远方,流进大海。


走在临江的石板路上,有茂盛的大榕树为你遮阳。走啊走啊,走向你喜欢的地方。疫情期间,只是寥寥几人,些许孤独、惆怅。


2月22日前往《广州大观湿地公园》。这是一个可以进行自然调节,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地方。这里还是第一个海绵城市试点。下雨时可以蓄水,需要时可以利用。路上的一砖一石都是用可渗透、可循环、经济的材料做成。大观湿地公园几乎保留了原生态的样貌。

快看!那里有一只小松鼠。因为这里是生态湿地,所以有许多小动物、鸟类在这儿定居。。

湖边有一片睡莲,尽管是二月天,春寒料峭,“出水芙蓉”依旧娇媚、婀娜。


湿地空气清新、湿润,是“洗肺”的好去处。为了防“新冠”,多做深呼吸。

是一条3公里长、30—120米宽的生态长廊,我们就绕着长廊不停地行走,没有遇到一个游人。

《广州云台花园》,疫情一个月后,2月23号正式开园,一早我们就赶过去了,大门口已经站了几个游人,等着入园。


广州云台花园是一个以欣赏四季珍贵花木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是以世界著名花园——加拿大的布查特花园为蓝本设计的,是中西合璧园林式花园


绿色草坪上鲜花盛开五颜六色,流光溢彩。

西式罗马柱廊、喷泉。

荷兰风车、郁金香。

 云台花园玫瑰园内种植了上百个品种的玫瑰。一片片火红地盛开着,微风吹来,玫瑰花随风摇曳,花瓣间金黄色的花蕊,散发出阵阵醉人芳香,引来蜜蜂奔忙。

白的雅,粉的娇。

红似火,艳如霞。

友谊园里有不少与广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外国城市赠送的礼物,这件苹果酒酒瓶模型是德国法兰克福赠送的。

一群可爱的图腾。咬我手指头啦!


岩石的一块块岩石上雕琢着各种图案。


不知是何种文字。象形文字?

五颜六色、奇形怪状,不知表达什么意境。

3月4号到《广州龙眼洞森林公园》,想去爬山健体,领略大自然的秀丽风光。没想到突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只好到一个村里避雨。


在这深山老林里竟有一家专门做红烧鸽子的农家饭店,因为疫情,一位食客也没有,太好了!就在这里“解馋”,吃鸽子吧!

出炉了!油亮油亮的两只鸽子似乎还想“腾飞”。

戴上手套,立即大快朵颐,狼吞虎咽。此时也顾不得“绅士风度”了。

3月7号去《陈田花园》。花园正门,是一个传统的岭南式牌坊,穿过牌坊,可以看到一大片开阔的水面。围绕这个人工湖,散落着四座岭南园林。这四座园林,是根据岭南园林在历届园博会上的获奖作品,按1比1仿建的,分别为穗华园、粤秀园、花城丝路园、广州园。

这是四园中的《广州园》。一座特具岭南风情的建筑。园博会上的获奖作品。

园里有看到一大片开阔的水面,是人工湖。湖边,这父子俩在专心垂钓。


用收集起来的黄花风铃木花瓣,摆放成一幅图:一颗火热的心,两行字是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3月20日登《火炉山》,从空中俯视火炉山,其形状象葫芦,原名为葫芦山。山上泥土多为红泥土,空中俯瞰为火红色,所以称火葫芦,广州白话“葫芦”与“火炉”音同,广州人习惯称其“火炉山”。山上有许多海南红豆、美丽异木棉等亚热带优良阔叶树。


那天霏霏细雨,气温低,感到冷飕飕的,就跑步取暖。半山腰处有好几股清甜的泉水从山上流下来,附近的居民就拿着水桶来接水。疫情期间来的人很少。


从火炉山下来后,我们又奔向《天鹿湖》。春天可去天鹿湖寻梦。

天鹿湖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传说是王母娘娘的一颗明珠掉到人间,变成一湖水,王母娘娘派出一只神鹿来凡间,寻找那颗明珠。神鹿来后发现这湖周围景色太迷人,舍不得回天上,就化做一颗白榄树留在那里了。


天鹿湖烟雨蒙蒙,群山环抱,新绿如柳。走在天鹿湖边,宛如进入了仙境。

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一扇漂亮的大门敞开着。这是一家私人别墅,进去看到一个精致的小院子,别墅前有两间玻璃房当作餐厅,餐厅就在天鹿湖畔。

院子不大,倒是种了不少奇花异草。石板小路曲径通幽。

餐厅空无一人。坐在湖边眼前一棵古树,感受大自然的寂静,心境平和而满足。

我们俩要了一条水库鱼,一鱼两吃,鱼头尾加豆腐做汤,鱼身清蒸。美味可口。

3月8日妇女节,兴致勃勃奔向《帽峰山森林公园》。遗憾疫情封山,不允许登山。有点失落,换个思路,找美食解馋吧。这家外观还不错,就这儿了。

进后院实地看看,店主饲养了不少鸡,(广东人叫走地鸡)它们朝气蓬勃、活蹦乱跳、嘎嘎乱叫。我们喜上眉梢。判断:它们没有疫病,健康!


哇!两只体型丰硕、“颜值高的”母鸡立即被相中。亲眼看到店主抓捕、斩杀、清洗、放入吊炉中烧烤···

皮脆、肉嫩、油光、焦黄、热腾腾的烧鸡端上来了。三下五除二就进肚了。好在那天没其他客人。否则太失风度了。可是价格也够你“极度兴奋”的了,一只128元。是十年前的5倍啊!但是一想都这把年纪了,别精打细算了,只要开心就好,价格算啥!

长此以往,天天寻找“美食”,真要胖成杨贵妃了。哈哈!院子里有一秋千,赶紧活动一下,消耗点能量吧。这就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在疫情期间自得其乐的精神。

3月27日得知《帽峰山森林公园》解封的消息,立即前往。这是第二次去,弥补上次没让进山的遗憾。帽峰山名字由来:每当朝暮雨后,山峰隐现于云雾之间,宛若戴上一顶雪白的大帽子,故名帽峰山。这里森林覆盖率大于95%,景色秀美,环境幽静。眼前是秀丽的帽峰山天湖

拾级而上登高远眺,望着远处山的间红花绿柳,老骥伏枥,壮志未酬。

天湖上一座《共济桥》。

那天我们去帽峰山,出发前看了天气预报:下午有大暴雨。但我们还是去了,就是为了想看看雨后,帽峰山顶上的“白帽子”。很可惜那天,雷电交加、倾盆大雨下个不停。我们站在一间小屋檐下,衣服全被淋湿了,像只落汤鸡。昏天黑地,什么也没看到了。只好把当时狂风暴雨的情景录了一段视频,留个记忆吧。

这些日子逰逛了广州市区的十几处景点。有的地方几乎隔三差五地就去一次。目的明确:锻炼身体、加强体质、快乐生活。

下一篇将记叙去离广州市区远一点的郊区和邻市:
《南沙湿地》、《花都芙蓉嶂》、《清远禾雀花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首条“空中步道”来了!从中山纪念堂直达白云山!免费开放!
等广州疫情过去,我想完整再走一遍云道
话说白云山
广州必去的十大旅游景点推荐
广州白云山导游词(改)
广州花园“云道”建设新进展!越秀公园与白云山“手牵手”将实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