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言 论】书法三题 ■张公者





书法三题


张公者


临帖与出帖

  临帖,是为了学到书法的艺术规律——掌握共性。出帖,是探寻完成自我风格——形成个性。临帖并不是临得越多越好。临得多、学得死,往往没有掌握到书法艺术规律。临帖时要研究、要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功夫打出来”——这话不要相信。书法中的点画和中国画中的笔墨,本质是一样的。点画的长短粗细起伏变化,就是由对毛笔的操控性所实现的。

  古人从小拿毛笔写字,即便没有临帖,也能非常熟练地把握毛笔。而我们今天要临帖是因为我们从小拿铅笔钢笔,对毛笔的操控性不足,要想驾驭好毛笔,临帖是最好的方法。今人临帖是一举双得,通过临帖掌握艺术规律;通过临帖训练掌控毛笔的能力,包括墨与纸。

  临帖的终极目的是把握对毛笔的掌控能力——这是本体、本质。因此,不能说书法艺术规律必须通过临帖而掌握。古人“担夫与公主争道”“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可悟笔法,便是这个道理。所谓“功夫在诗外”。

  如果大家知道这个本质,不临帖也行,通过某种训练对毛笔进行掌控。但是没有比临帖更合适的。

  初期选择经典作品作为范本临习,从经典中学习规律。经典是经过历代认可的书家的代表作品。经过对经典的学习后,在即将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选择非经典作品、不完善的作品,往往会从中受到启发,而形成自我风格。有时个人风格的形成,常常是从本专业之外的某个事物得到启发,而转化借鉴,所谓通会之际。

个性与共性

  学习书法,最终、最高的目标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被历史所接受而传承下去。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传承下去呢?有个性,同时具备共性,这样的作品才可以传承下去。个性越强,价值越大。个性,是只属于我的风格;共性,是本门艺术所共同认可与遵守的规律。有个性、无共性,是野狐禅,别说传承,在当代就被淘汰了。有共性、无个性,是绿叶,历史价值小,可以流传下来,但意义不大,有之无之,其结果都一样。

天分与功夫

  世间诸事,有大成者,天分占99%,功夫占1%。然而,没有功夫的1%,天分的99%便等于零。

  于某事、某专业,无天分,即便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焚膏继晷,下天大的功夫、一辈子的勤奋,仍然不会有大成就、不会成为大师。

  譬如淘金,沙中有金,则淘之可得金;沙中无金,即便千辛万苦,仍然得不到金。但是,沙中有金不努力去淘,金子也只能埋着,一生也不会有收获。而本来沙中无金而淘者,虽未得金,却可能得到铜,人生总有收获。

  世人勤奋一生而无大成者,往往是未选对自己最有天分的事去做。选对专业,功夫到,则必有成。




微商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年儿童写一手好字的好方法
浅论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神奇的一笔画问题
毛笔书法笔画书写规律
书法,最后还得靠自己练!
毛笔书法欣赏,实力挥毫见功夫,赞了!
写得气正骨傲的毛笔字,优秀书法功夫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