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展STEM教育,要采用哪种教学评价方式?

  说到评价,跃入人们脑海的,通常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者是随堂检测,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到了什么,它有着特定的开端和结尾。但这并不是一种“为了学习”的评价。阿童木人工智能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清楚教学过程的进展,以便不断改进和调整教与学。这种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来识别学习的进展,被称为形成性评测,它是一种持续发生的过程,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嵌入教学中,时刻影响着教学的走向。

  我们为什么要采用形成性评价?

  出发点有两个:

  一是并非所有学生某阶段的学习起点都相同;

  二是由于课程内容、学生的兴趣、偏爱的学习风格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

  阿童木人工智能采用小班教学,不同于大班教学,在仅有数名学生的小班制教学条件下,更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这时,贯穿教学全程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和过程的反馈,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如何进步,也帮助教师关注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找到帮助他们进步的方法。

  

  此时,形成性评价,便成为个性化教学的必然途径。

  英国学者Wynne Harlen在2006年提出——形成性评价可以被看成一个环的观点。下图展现了运用形成性评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所经历的环状过程。

  

  (形成性评价环)

  在这个环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下一步的学习活动。而促使教师做出选择的依据,则来源于教师通过形成性评测,收集到的反馈证据,以及对这些证据的解读。

  STEM教育活动,往往采取基于问题和基于项目的学习。阿童木人工智能的学生要完成一个项目,往往要进行若干个相关的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和顺序,与学习小组的实践过程有关,因此,这些活动的复杂程度,远甚于单一学科的具体活动。

  

  而同时,STEM活动又极为开放灵活,使得项目成果没有标准,极具多样性。因而STEM活动更趋向于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显然,总结性评价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不考虑过程的总结性评价,无法科学评价出学生进步的程度。形成性评价,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进行,包括课堂测试、提问、观察、学生记录或绘图、讨论与交流、学生自我评价等。

  阿童木人工智能专注于3-18岁孩子的机器人、编程、创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传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专注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评价的种类
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
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
学习评价的类型与功能
第三章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