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作业问题的思与变

亲爱的读者,很高兴与您一起步入新学期。

  如果您是一位教师,我猜,在您案头,一定还有学生交上来的作业。

  这其中,都是些什么内容和形式的作业呢?您希望从中看到什么、发现什么?您会怎样批改?会以怎样的方式反馈给学生?面对这些作业,您又是怎样的心情?

  新学期伊始,我们想与您一起探讨关于作业的问题。

  作业很重要,却常常让学生感到压力和负担。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减负政策频出。其中,学生家庭作业量问题备受关注。相关政策规定学校应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和写作业时间,明确不同年级学生的作业时长。还有一些地方和学校推行“零作业”试点。

  刚性的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作业失常。但减量不等于减负。该减什么?怎么减?减量同时如何保质?……这些都是减负背景下,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经由微信,将一些观点和困惑与师友交流。深圳王怀玉老师、台湾台南大学林进材教授等都将他们的观察与思考真诚分享给我们。辨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更好地理顺思路,还得回到原点,回到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譬如,作业是什么?突出的作业问题是什么?问题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学记》有言,“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正业”即正式的课业,“居学”即课外的练习。“正业”伴以“居学”,“居学”巩固“正业”,二者相辅相成。

  “作业是教师依据一定的目的而设计,学生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活动。”很多时候,教师是希望学生通过作业对课堂所学进行必要的梳理与巩固;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自律、合理分配时间的习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意识。

  照此理解,作业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一种心智活动。之所以不受欢迎,往往是因为量多且质不足,沦为反复操练、无聊乏味的“体力劳动”。当然,从当前现实来看,形成“学生作业量多且质不足”问题,并非学校、教师单方面所为,一些家长和校外辅导班也需担此责。

  就教师而言,如何看待作业,折射出的是他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和思维方式。

  由此,我们时常看到——

  ■将作业仅当成一种抵达分数的应试训练工具,靠题海占有、抢夺学生的时间精力的教师,往往自身也被作业所困,更难说通过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内心体验,领略作业之外、课堂之外的天地大美。

  ■无视学生个体差异,习惯将教参、教辅甚至网络平台上下载的现成习题一股脑儿抛给学生的教师,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全身心投入,同时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合理有序、张弛有度、节奏和谐。

  ■习惯用审查挑剔的眼光看待作业批改与订正,仅视之为查错纠错苦差事的教师,往往很难敏感地捕捉到学生的进步与细微处的情感流露,从中发现问题,抓住教育契机,师生达成心与心的交流。

  ■习惯于让学生遵从于自己的权威,无视学生为有能动性的个体,对作业活动实施严厉管控的教师,往往很难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构建出科学灵活的管理机制,以契约方式约定教师、学生、家长的作业行为,营造出良好的作业文化,与学生一起共成长。

  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见证,是师生互动交流的纽带,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构成。

  因而,我们想说,作为教师,需与学生作业减量同步推进的是对作业进行再认识。不为了批评而批评,不浮躁、不盲从,对作业内容、呈现形式、完成过程、批改策略、订正反馈、作业评价与管理等作业活动中一个个具体而微的问题,对课程要求、教学目标、学生需要等,进行科学分析、专业研究。以实现真正的减负、提质、增效。

  本期,我们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些扎根实践的探索——

  《再出发:小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一文的作者刘春生老师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副校长。从教三十余年来,坚持开展作业研究,以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和趣动式作业批改模式充分挖掘、发挥作业的教育价值,不断创造出新鲜可爱的作业,尽努力让学生爱上作业。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刘善娜、吉林省长春市第九十八中学的英语老师王影也一直坚持将作业蕴于日常教学研究。

  刘善娜老师将日常作业划分为“常规解题作业”“小量恒定作业”“每周探究作业”和“寒暑长假作业”四种主要的类型,并针对每一类作业都尝试从数量、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王影老师探索任务驱动型、创意制作型、实践体验型作业,让练习作业趣意盎然。她特别注重学科学习的生活价值,注重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将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融入作业过程中,让学生更多更好地感知、理解、参与生活,提升人文品质。

  “教育应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 福建省厦门市故宫小学的何雅琳校长将关注点放在假期作业的设计上。文中,她对假期作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模型建构、内容设计、实施路径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做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梳理。

  我们看到:平素被忽视的假期作业,原来也可以有这么丰富的“可为”空间。比照许多孩子假期被培训课程排满的现状,我们思索:若教育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积累,智性的发展,远离了、甚至遗忘了人之“生存”需要,也许会是一种根本方向上的偏离。

  最后,我们还呈现了方柏林老师从生态系统观视角看作业问题的思考。班级、学校是作业问题的微观环境,若将视域拓宽,时间轴拉长,家庭、社区、地域风俗、历史文化等,这些看似并非我们所从事的领域,其实都与我们有关系。换一种思维来看作业,会发现,这个大大的生态系统中,还有太多值得探寻的空间,还有太多发现和创造的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教师的必修课,这样进行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成绩提高显著
老师,你会批改学生的寒假作业吗?
新规:作业批改必须老师完成,不得让家长批改
批改作业的方法
【好好学习】教师批改作业,评语很重要!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