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教育

作者简介:刘咏思博士,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发展学会主席。十多年蒙特梭利婴幼教前线工作经验。拥美国蒙特梭利协会教师培训师资格,于中、港、澳三地共培训老师逾千。延续加国家长良师(parent mentor)资格至今,担任将近十年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蒙特梭利家长教育课程导师,曾指导过万家长,见尽各国家长风采。

身为香港儿童无限学校创办人,及承传已故香港幼教之母陈淑安院士的使命,不断向本港数间大学及学院提供蒙教实习培训及交流场地,作幼教义务工作。现任香港圣约翰教伤队九龙青年会护士支队会长,圆护士未完之梦。亦为各报章、杂志撰写教育文章达十年。近年,穿梭多间中、港幼园作蒙教顾问。现兴趣重点放于研发汉字教具。身为11岁多儿子之母,仍醉心婴幼研究。

作为有智慧的动物,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生命教育的执行人,我们有责任把人类的生活智慧传承下去,这是上天给我们的使命。

——刘咏思

懂得服务的人,人格较包容、大方、慷慨及谦卑,不会变得小器、计较、自私及自大,做家务是培育良好品格的手段。 Pixabay

现代人会将生活跟教育分开来谈,教育只在学校出现,孩子以书本作为唯一学习工具,而生活则在校园环境之外,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他们不知道的是,生活和教育分不开,教育源自于生活。

何为“生活”?生活即生命的活动,自盘古初开以来人类生活就是为了生存。千万年来人类发展出不同的生存技能,包括适应、配合及掌握,跟世界接轨,这三项能力于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如不能适应社会,就会被淘汰。

习得这些生活技能的过程称为生存适应,不过究竟这种适应是主动的吸收学习,抑或被动受教导?答案是两者皆是。透过观察他人示范,自我反复试验,熟习技能,内化成自我能力,最后掌握生活。获得日常生活技能的人,无需再依赖他人而活,独自可走上发展的路,享受其自主生活。

有家长认为生活技能可以长大才学,孩子小时候溺爱一点没关系,专心学习知识比较重要。这一点大错特错。以往我们说“美德”,即是指优秀的行为,这便需要有优秀的品格。而人的品格/人格架构始于幼儿阶段,早已于零岁开始了。孩子为了建立“我”,努力做出不同的身体动作,准备跟世界互动,适应社会,建立生存能力。换句话说,“我”的一切都是建基于所有行为动作的发展,这些具体的动作是人类高阶学习的重要元素,因动作行为跟环境互动下产生经历,经历能引发出感觉,感觉又诱发出意愿,意愿再发展出动机。动作能力全是人类一切作为的发源,能帮上人类能力的发展,大部分孩子的能力障碍都是源自感觉及动作。若以动作作为人类能力基础的一切,必有所成!

要教导幼儿,身教尤为重要,因为幼儿会模仿学习成人的行为。身教的最好媒介便是从日常生活训练。当5岁以下的幼儿语言词汇尚未成熟时,成人即使同一句话说得很详细,幼儿都不容易完全明白,因为这阶段孩子非常难理解人类複杂的语言意义及结构。不过配合行为就容易很多了,这便是行为教育适用于幼儿阶段的原因。每个孩子的观察力及模仿力都十分强,若我们认为什么是好行为,用行为做出来给孩子模仿就是了。这便是初期架构人格的“动态行为”模仿。

透过做家务去学习

什么是日常生活教育?即是家务。当笔者在加国当蒙特梭利老师时,曾受一个华裔爸爸责备,他认为我们不应当孩子是佣人,着他们做家务,要我跟他解释日常生活教育为什麽这麽重要。我跟他说,孩子需要有所经历才能变成体验,从而产生感觉及思维。孩子来到世上的首要目标是要学做“人”,究竟人需要什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最重要的是他能够懂得自我管理,明白做事的步骤来产生秩序;用有目标的行为来养成专心;用体验行动来产生协调。举例来说:孩子学习穿衣时,因为能够照顾自己而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学习穿衣繁复的步骤,而慢慢掌握了先后次序;在过程中孩子专心一致地做出一系列的动作,产生合理行为,这就是逻辑发展的开端。藉着经验来产生手眼协调能力,对孩子来说这是莫大的帮助。另外,孩子会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才能,例如照顾自己会延展至照顾他人,秩序感能内化成自律,能够专心地工作是完成所有目标的关键,手眼协调养成行为跟思维成一致。那位爸爸最初半信半疑,但当他看到儿子行为逻辑进步后,便完全信服。

孩子懂得做家务还不够,还要持之以恒去做,因为习惯可作内化。当孩子习惯了自我照顾后,日后就可发展出自我管理;孩子习惯了照顾环境,日后即能变成地球环保分子;孩子习惯了以礼待人,日后就能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孩子习惯了做家务,日后即能发展出爱护家庭,服务国家。以上一切全是日常生活包含的背后哲理,生活技能成为生活智能,再把生活智能发展成生活智慧,这便是智慧的开端。

可惜成人常常只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而忽略其心理的需求。香港家长日忙夜忙(“忙”心死也!),只够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业功课,严重忽视了生活可建立人类能力基础,呼应人类应有的能力发展过程秩序,配合大自然的一切安排。为了让家长重视这一点,我常刻意将孩子的“生活”技能训练说成“生存”技能训练。尤其在国内,因为退休年龄较早,造就了四位祖父母服务一位孩子,而香港也不弱,也有一位外佣服务一位孩子。孩子一切生活所需,包括技能及物品的需要,全由他人代替、代想或代买,换来享受,但代价是孩子日后自主的幸福生活。因为所有让孩子发展独立生存能力的活动必须亲身经历,不可让他人代替,否则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建构能力的机会,会令其迷失方向,怀疑自己,懦弱自卑,只可成为“羊群”,只懂盲从,难以当领导。自我看法是以后一切学习之基础。清楚了解自己的人,他往后关于自己的所有事都能妥善安排,由于他知道自己能力的所在,对事件的掌握充满信心,从而发展出自信。又由于所有已建立的能力全是自己亲历,因果关系理解得清楚,加强日后判断力及预测力,做事能承担,抉择能细心,这确是一切人类能力发展的根源所在。

放手给子女做家务

一切的家庭事务或为服务都是家务,应让孩子参与,令其发展出上述所说的能力。贡献的种子是服务,孩子小时候多身处家庭环境,应学做家务,学龄时可为学校服务,长大后就为社会作服务,为人类贡献。懂得服务的人,人格较包容、大方、慷慨及谦卑,不会变得小器、计较、自私及自大,做家务是培育良好品格的手段。试想想,难道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可以积极贡献世界吗?如果仅为了教育系统设计出来的消极考试手段,又怎能培养出有素质的人类?可笑的是,家长及老师都认为家务是低层次工作,宁愿叫佣人去做,免得影响孩子学业。这是没有心理学背景又急功近利的成人衍生出来的歪理。

谢谢一家长来电邮转发了一篇文章〈捨不得子女做家务 爱抑或害?〉,文中引述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发现小时候多做家务的人,日后参与社区工作、做义工的机会率也更高,更爱服务他人;美国哈佛大学80年代也发表一项追踪456名孩子长达40年的研究,发现多做家务或课外活动的孩子,长大后薪金高的机会较大(只是为何用钱去量化他?),失业机会则低得多。

最近有一篇名为《输在起跑线前——与日本孩子共进午餐有感》的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文中提到日本小孩自小培养对做家务的责任感,吃饭后会自动自觉抹台、收拾托盘碗碟,全程不用大人监工。文中感叹:“到了日本,才知道我们的下一代,已经输在起跑线前了,家长能不汗颜吗?”不少本地家长看后也有感叹,指这才是真正的教养。孩子做家务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了!

有责任把人类的生活智慧传承下去

部分短视、肤浅、自大及急进的成人以为可以用拔苗法来填补人类的潜能,如背诵班、能力速成班及压迫阅读等,可惜这只是表面,不能亲历内化,就难以形成内在自我能力。为了管理方便及量化,人类移除教育的根,由潜意识的教育改为意识的纸张教育,严重忽略生活可唤醒人类的潜能基础。

真人真事,一幼园新聘的教师看见同事剥橙食,她惊讶的说:“原来橙是这样打开的。”又,香港原来有小学生从来未见过香蕉及西瓜的原貌,因工人姐姐常常已经切好了一块块给他们食。还有中学生还不懂绑鞋带,要穿魔术贴鞋子。更有大学生要雇人到宿舍收拾及洗内衣裤!为何香港教育如此偏离及失败,产生出一批又一批被动、依赖的人类附属品?这样无知的教育者还以孩子懂得最新科技为荣,这一切的荒谬还高速发展下去!

依照生存能力发展的需要才有充实生活,令精神层次感到快乐,表现出满意生活状态。试想想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为全家人预备晚餐桌上的碗筷及摆放,这样一项小小的工作,能满足其精神层次,比所有玩具或零食,更能让他满足开怀地笑。这是一个提升自我形象及价值的好机会。作为有智慧的动物,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生命教育的执行人,我们有责任把人类的生活智慧传承下去,这是上天给我们的使命。祝愿所有父母可履行使命,丰富人类未来的美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这几件事上放纵他
朗读:如果你的孩子还不会做这件事,一定要注意了┃一秋
这件事上,爸妈越偷懒,孩子越聪明!(建议转给家长)
【话题】好累,暑假变“第三学期”!什么才是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父母如何巧妙引导,让孩子积极主动进行家务劳动?(附1-9年级家庭劳动清单)
儿童做家务也有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是害了T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