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识为什么还没有真正进入科学范畴?

      对意识现象的探索,一直还停滞在哲学范畴,甚至还在神学范畴。因为科学还不能对意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其运行机制的假设也不具有可重复性与可验证性。

      科学还不能对意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但意识具有可体验性。因此,意识现象属于一种客观实在,应当没有多大争议。

      意识要进入科学范畴,对其运行机制的假设应当具有可重复性与可验证性。

大脑艺术画,与文章内容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典力学无法解释意识,但量子力学能否解释意识,需要进一步探索。

      意识是什么?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如果说意识是亚原子粒子(比如电子)波函数的周期性坍塌中产生,那么意识的运行机制与计算机运行机制可能相似。只是大脑是一台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比传统计算机快而已。问题是,亚原子粒子为什么要波函数塌缩,亚原子粒子的波函数塌缩的具体运行机制说什么,人类都还没有搞清楚。大脑意识的运行机制,是否近似于计算机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不能简单粗暴地下定论。

      意识现象的确与量子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人具有自由意识,意识并非完全是由周围环境决定;对亚原子粒子现象的观察,具有不确定性,其波函数究竟什么时候塌缩,有多少会坍缩,都不确定。简单地说,意识的自由性与量子的不确定性,有一定的相似性。

      人要观察某种物体,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就是光子。在观察过程中,光子打在被观察对象上,然后反弹到视网膜上,转化为神经信息给大脑,大脑感知后进行分析判断。这个过程中,视网膜和传递信息的神经网络实质上也是被观察对象。只是信息反馈到大脑信息处理系统中之后,可能会恢复到非测量状态,于是自由意识便有了存在的可能。

      在未知的量子现象后面,是否存在一种未知的新的秩序,恰好就是意识的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

      通过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探索,用量子力学原理解释意识现象,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果。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家发现了生物系统中量子相干的证据——绿色植物为了捕获太阳光能,在光合作用中表现出了量子计算的能力;2010年英国牛津大学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论文称,一种欧洲知更鸟能敏锐感知主要磁场的微小变化,“叠加和纠缠在生物系统中持续100微秒,超过了最好的人造分子系统所持续的时间”。

      科学一直在“假设——验证——推翻——再验证”的反复中不断前行。相信长期的技术和理论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意识必然会进入科学研究的范畴。哲学问题要变成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实验验证,需要定性定量分析,单靠思辨,只会陷入用概念解释概念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量子物理学已证明意识永生
人是由原子构成,可是原子为什么会有烦恼呢?
科学家:量子物理学终于可以解释意识了?
【量子团队声音】微观粒子家族和量子力学(上)
漫威里的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这篇天体物理干货告诉你
双缝实验、叠加态、坍缩、跃迁——扫盲量子力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