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更新! 要件诉讼九步法3.0版【律师业务】


3.0版本主要更新了以下内容:

· 依照法律关系寻找法律依据,归纳为法律关系主观化、部门化、类型化、具体化四个步骤;

· 概括提炼了要件事实四个特性:实质性、完整性、真实性、符合性,并对应不同的诉讼阶段和九步法的不同步骤;

· 以要件事实四个特性为依托,概括了更具有理论高度和实操价值的争点理论,并将九步法各个步骤整合到要件事实攻防表之中,更具有理论整合性和实践操作性;

· 合理制定方案部分和精准实施方案部分相关内容更加详细

总体思路:凡是起诉必须有法律依据,有法律依据就能分解构成要件,有构成要件就必有其相对应的要件事实,当事人要想胜诉就需要对要件事实进行主张、证明和论证。律师的工作就是综合考量要件事实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合理制定方案,精准实施方案。

1. 发现案件事实

 2. 寻找法律依据

 3. 划分法律要件

 4. 整理要件事实

 5. 证明要件事实

 6. 论证要件事实

 7. 分析诉讼争点

 8. 合理制定方案

 9. 精准实施方案

九步法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个步骤都缺一不可,构成了下一步骤的前提和基础。

 一、发现案件事实

审核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通过扎实有效地事实调查,形成合理可信的生活事实。此阶段主要运用社会常识、生活经验进行推理,尽量不做法律评价,避免先入为主的法律评价影响事实调查。

我们不能像盲人摸象一般,只摸住一条腿或者一只耳朵就进行法律适用。这种重构越接近真实,越能为法律适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寻找法律依据

在第一步发现案件事实之后,第二步就要对该案件事实进行初步的法律分析,寻找可适用于本案的实体法法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万千法条之中,找到只取那一瓢饮的法条,实在是辛苦和茫然。

对此,齐佩利乌斯建议采取“拉入视野”的技术,像剥洋葱皮,先从最外最上位的划分开始,公法与私法;再到物权法、合同法,再到具体的物权、具体的合同,一步步寻找到本案适用的法律规范。在第二步,寻找法律依据的过程中,我们也按照这样的思路,逐步拉近,最终实现具体化,主要经过四个小阶段:

1、法律关系主观化,首先是客观的法律关系因法律事实的存在而在当事人之间存在,界定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法律关系,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还是法律关系,主要是排除法外空间。主要是针对生活事实,运用历史方法,对案件事实赋予可能的意义期待,翻译为法言法语叙述的法律事实。

2、法律关系部门化,确认存在的法律关系是属于刑法、行政法还是民法,明确刑民交叉、行民交叉时的处理策略;

3、法律关系类型化,沿着民法十大类请求权基础逐步梳理可能的请求权;

4、法律关系具体化,沿着选定的请求权基础寻找最具体的法条,找到本案最密切联系的法条。

 三、划分法律要件

第一步我们通过当事人陈述和证据发现案件事实,第二步根据发现的案件事实寻找法律依据。

我们寻找到一个法律依据后,它可能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法条,不能直接作为请求权基础。要将一个请求权基础应用于实际案件,还需要分解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要件,这时候,就面临要件的划分的问题,到底某一个要件是请求权基础的要件,还是抗辩规范的要件,这就需要通过证明责任的划分来解决。所以,清楚地划分请求权基础的要件和抗辩规范的要件需要同时考虑证明责任的划分。

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划分法律要件,明确原告主张权利的构成要件,被告主张权利妨碍、消灭、阻止的构成要件。客观证明责任的划分,也就划定了主张责任、举证责任、论证责任。谁有责,谁主张。谁主张,谁举证。谁有责,谁论证。

 四、整理要件事实

根据请求权基础构成要件逐一检索比对本案的具体事实,确保具有实质性的法律事实能够完整地整理出来,满足要件事实完整性的要求。

主张是举证的前提和根据。通过整理,一是发现缺失必要的实质性事实的,返回第一步发现案件事实继续调查。二是明确下一步举证证明的重点。

 五、证明要件事实

根据整理的要件事实有的放矢地补充完善证据,构建证明体系,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要求,满足要件事实真实性要求。

 六、论证要件事实

根据证明的要件事实,有针对性地说理论证,对事实和法律之间的落差通过解释性的操作予以弥补,直至能将具体案件事实与构成要件严丝合缝地连接起来,满足要件事实符合性要求。

 七、分析诉讼争点

胜诉的秘诀就是消除己方的争点,扩大对方的争点。

原告方请求,被告方反对。被告的反对可以有两大类,一是对请求权基础要件事实的反对,二是对请求权基础法律效果的反对,主张与请求效果相排斥的其他法律效果。

第一种我们称之为否定,就是对要件事实实质性、完整性、真实性、符合性的否定。第二种就是抗辩,而抗辩又存在抗辩要件事实实质性、真实性、完整性、符合性的问题,所以,所谓的争点也就是要件事实四个特性的争点。

一是实质性:是指该事实与法律适用上的指向关系。实质性是是事实能够成为要件事实的前提条件,此步骤判断标准宜宽泛,也就是尽最大可能的把法律适用上相关的事实考虑进来,同时排除明显不相关的其他法律事实和不具有法律意义的生活事实。

二是完整性:要件相对应的事实缺一不可。主要是做形式上的判断,法律要件所需要具备的特征点是否都有相对应的具体事实。

三是真实性:事实是历史的和经验的,具有可证明性。前述相对应的事实在诉讼中证明为法律真实。

四是符合性:该事实满足了相应的法律要件所具有的要素,可评价为导致法律效果发生的事实,经过民法解释学的操作能够妥当地归入。

主张某种法律效果的需要确保上诉四种特性全部满足,而否定方只需否定其中一项就可实现否定的效果。

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四个特性的重要性有所不同,而且对每个特性产生争议的解决方式也不同。

1、不同的诉讼阶段侧重处理不同的特性。

起诉答辩阶段,侧重把具有实质性的事实完整地主张出来。

法庭调查阶段,侧重对要件事实的真实性进行处理。

法庭辩论阶段,侧重对要件事实的符合性进行处理。

 2、争点的解决方式也不同。

诉讼争点既是法庭审理的重点,也是律师攻防的重点。根据我们对要件事实四种特性的分类,当事人可能对要件事实的实质性、完整性、真实性、符合性的方面存在争议。不同性质的这个争点,他的解决方式也不同。

对于实质性存在争议的话,实质性是法律问题,由法官决定。法官决定具有实质性的,当事人应该忽略这个争点。如果排除这个有争议的事项,当事人要件事实主张比较完整的话,这个事实也可以排除出审理范围。

完整性。对于完整性存在争议的话,那当法官就需要进行判断。如果说是根据他的请求权基础或者抗辩权基础,一方当事人缺少必要的主张的话,那么法官应该行使释明权。促使当事人完善自己的主张。将完整性缺失的部分补充起来。

真实性。如果真实性存在争议,就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法官根据证据进行自由心证,如果无法形成心证结论,按照证明责任去裁判。

符合性。对于符合性的争点,主要是由当事人去辩论,但是当事人的意见并不约束法官,法官知法,自行进行判断,但是需要在判决书中对符合性争点作出回应。为了避免裁判的突袭,法官行使法律观点开示义务。

结合案件事实,预测被告反对形成的争点,提前准备对策。

 八、合理制定方案

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能实现当事人利益的方案,主要包括诉之要素和诉之评估两个部分。

(一)诉之要素

确定一个诉主要从诉之主体、诉之标的、诉之类型、诉之请求等四个方面进行考量。

诉之主体:以谁的名义起诉谁?格外注意复杂特殊主体。

诉之标的:选择哪一种实体法律关系进行起诉?

诉之类型: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给付之诉?

诉之请求:合法、有序、全面、足额、具体、特定提出诉讼请求。

(二)诉之评估

确定一个诉之后,是否实施,怎样实施,还要综合考量诉之可行性、诉之必要性、诉之策略性等因素。

诉之可行性: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上来讲,诉讼方案是可行的。

诉之必要性:从诉讼的成本和收益,所得和所失、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衡量,提起诉讼是必要的。

诉之策略性:从解决方案的全局考虑,是提起此诉还是彼诉,一诉还是多诉,本诉还是反诉?如何让诉讼配合整体解决方案等。

 九、精准实施方案

一体化地考虑法律文书和诉讼活动的配合,按照要件事实攻防表动态分析诉讼策略,推进诉讼进展,实现我方主张。各阶段侧重不同:

起诉状:要件事实的故事模型。

开庭陈述: “案由+诉讼请求”的3分钟简述模式。

法庭调查:要件事实的真实性攻防模式。

法庭辩论:要件事实的符合性攻防模式。

总结发言:消除己方争点,扩大对方争点。

九步法刚开始应用的时候会感觉有点不适应或者有点繁琐。但应用久了以后,所有的步骤都会变得连贯娴熟起来,内化于心,隐于无形,见招拆招,随心而动。

就像刚开始学驾照,各种口诀各种点位,熟练驾驶之后,就会应用自如,但不能因此质疑当初方法的僵化和不够实战化。

 · 免费领!· 

免费领15万字的《要件诉讼九步法》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律师手记】打官司就是打证据——都《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一)
愿为诉讼神器,伴君征战四方!
无标题
电子证据认证及其实验研究
浅谈民诉中证据的“三性”
新评谈:民事证据理解与运用系列 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