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棋中的语文知识
转载▼
《现代汉语词典》:“马后炮: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辞源》同条:“譬喻失时无效的动作。”《汉语大词典》同条:“原为象棋术语,借喻不及时的举动。”笔者以为,以上诸说,比喻不当。
《汉字文化》2002年第2期郭志菊、李树新《象棋文化熟语语义结构》一文还说:“象棋中,‘马后炮’的下法是一着厉害棋,‘马后炮’是指先用马控制对方的将(帅),然后再用炮在马后照将,以杀死对方。但是,由于它是马后置炮,故熟语‘马后炮’的喻义是失时无效的行动或事后发表意见、采取的行动。也作‘马后放炮’。”此说亦自相矛盾。
其实,指不及时的“马后炮”,说的不是象棋,而是旧时戏剧界的一个隐语。“马”,谐音“码”。“马后”意思是把演出时间再接连延长一些,即把结束的时间向后拖。与它配套的说法是“马前”,此“马”谐音“抹”,“抹前”即把演出内容去掉一些,提前结束。
明代的市语、隐语、江湖话汇集《六院汇选江湖方语》云:“马后:是叫缓些。马前:是叫快些。”《汉语大词典》亦云:“马前:戏曲术语。同‘马后’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减少唱词、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压缩演出时间。”汪曾祺《云致秋行状》:“他好说话,后台嘱咐‘马前’,他就可以掐掉几句;‘马后’,他能在台上多绷一会。”又,“马后:戏曲术语。同‘马前’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增加唱词、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长演出时间。田汉《名优之死》第一幕:‘凤仙儿的《玉堂春》,早就要下了,您没有来,只好再叫她马后。’”徐世荣《北京土语词典》还指出:“如有某演员迟到,即嘱台上演员‘马后’,拖延时间,等演员到场。”《汉语方言大词典》则说:“辽宁本溪戏剧行话,该唱时唱迟了,是‘马后’;不到唱时唱早了,是‘马前’。”
“马后炮”一词最早见于元剧《隔江斗智》第二折:“大哥需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这里“马后炮”是“码?后?炮”的谐音。“码后”即延长时间而迟延,即不及时。而“炮”又另是动词炮制、处理义的谐音。迟延的处理正是不及时的处理。
无独有偶,象棋中还有个“卧槽马”。前举郭志菊、李树新的文章说:“以马为喻的准熟语有‘卧槽马’和‘连环马’。‘卧槽马’在下棋中是指马跳在对方下二道路横线、三七路竖线位置将军,比喻处在直接威胁对方生死存亡的重要位置。”
所谓“卧糟马”,是向老巢即老窝将军,是“马(踏将帅的)窝巢”意思的省说,又是谐音,再倒序。“窝”与“卧”同音异调,“巢”与“槽”音近,可以谐音。马踏在上位的“士”角上,也是向将帅的老巢即老窝将军,但是另有“跨(士)角”的说法。别的棋子在这个特殊位置不可能将军。如将帅离开老巢,马仍然可在不少地方将军,都不能叫这个名字。可见是从将帅的巢窝而言的。这就是曲折、奥妙之处。
关于“将军”,《现代汉语词典》说:“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汉语大词典》所释相同。后者又言:“又称‘照将’,简称‘将’。”词典都不解释词的字面意思与结构,而它们却是难以解释,值得咬文嚼字的。
《现代汉语词典》:“将:⑤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⑥用言语刺激:他做事很稳重,你将他没用。”《汉语大词典》“将”的第21义:“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第22义:“用言语激人。如:就是有人将他,他还是一声不响。”“用言语激人”显然是从象棋来的引申义。
象棋中的“照将”当是“着?(我)将”的省说而谐音。“着”是“受”的意思。
冯梦龙《山歌?棋》:“收子围棋着象棋,石炮当头须防两肋车。我只道你双马饮泉,又叉起子个羊角士,道你一卒钻心教我难动移。”
出人意料的是,此首明代民歌却是从女性的角度用象棋术语隐说男女性事。一连用了“当头炮”、“两肋车”、“双马饮泉”、“羊角士”、“卒子钻心”五个招数,而都是言在此却意在彼。
这些例子说明象棋与汉语谐音结合,无数象棋爱好者创造了很有文心的词语,具有情趣和文化意味;也说明语文知识可以用在许多方面,从许多方面都可以学语文知识。当然,这亦说明我们的语言研究还跟不上群众的语文创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文字应用
象棋布局陷阱百例:先马后炮弃马夺势局
象棋神少帅:破飞相拐角马,弃炮引离,马后炮杀他!
江湖象棋残局破解1498 红马进退绝妙佳,车吃马后炮无法
象棋的各种技巧,想变高手就仔细看看吧!
“概率”“几率”与“机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