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拾平关于未来华文出版的十个猜想——大陆书市的“黄金交叉”

【百道编按】今年四月,台湾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长苏拾平受百道网之邀,前往北京与大陆出版同仁进行交流研讨,他在网络新媒体带来的读者行為、营运模式、出版产业生态的变化中对未来华文出版做出了10个猜想。本文是对他的演讲内容前一部分的整理。在网民读者兴起的庞大背景中,他大胆预测大陆将出现大幅成长的“黄金交叉”。

1.数字奇迹:大陆书市的“黄金交叉”

2009年,我曾在一次出版观察论坛上作出预测,说中国出版接下来将进入一个爆发时期,当时的猜想基于两个基础,一是2009年后的中国即将出现全球数量最多的中产阶级,二是当时正值中国出版转企改制的开始。现在我作出一个新的猜想,即中国出版可能再进入一个新的大爆发时期。但两岸书市的情况也有不同,大陆将出现大幅成长的“黄金交叉”,而台湾将陷入停滞萎缩的“艰困格局”。这个猜想基于一系列数据支撑,我称之为数字奇迹。“数字”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数字出版或互联网技术,二指数字网民的数量和规模。

大陆有全球最多的网民数,7.21亿;2016年大陆线上、线下图书销售营收比为50:50,我称之为“黄金交叉”,指未来线上销售的营收占比还将上升,我预计五年内线上、线下两者的营收比将达65:35。而近5年来大陆地面书店营收基本保持在340-350亿之间,没有增长迹象,若未来5年仍维持这一水平,按我预测的65:35的比例,5年后大陆数字出版的规模将达到650亿,整个书市规模将超过1000亿。实际上,这5年里大陆整个书市规模所增长的300亿都是由线上营收贡献的,换句话说,大陆书市的成长将大部分来自互联网。

互联网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书市未来的发展,这一点从近几年欧美书市的回温复苏也可以看出。这也是我认为大陆将出现“黄金交叉”,而台湾却可能陷入“艰困格局”的原因。大陆与台湾的网民数比为40:1,台湾的网民数仅为1800万,规模很小,因此很难形成较大的网络活动,相应通过网络难以实现较大效益。在“网络决定未来出版”的命题下,台湾停滞的互联网发展无法产生新的书业线上营收,未来75%的图书收入将依靠基本不会再增长的地面店和实体书店,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书市的停滞和萎缩。

2.买书行为的改变:谁在买书?在哪儿买?

我用简单的三分法来划定读者的买书行为。一是专程读者,二是指名读者,三是顺便读者。线上找书、买书的便利使得专程读者、指名读者在实体书店的消费减少,转战线上。同时,大部分互联网读者其实是“读书始于线上”的新生派,并非由地面读者转移而来。为了争取更多的顺便人潮,增加营收,实体书店则纷纷向零售新业态转型。

首先,目前大部分读者都选择线上购书。毕竟互联网购书明显在搜索、选择上都更具优势,专程读者和指名读者向线上转移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纯粹的互联网读者,也就是读书、购书行为完全始于互联网,不是由传统的地面书店读者转变而来的这一部分人群,在不断产生,是当前买书的主要行为主体。

与此同时,以“特色”为卖点的独立书店在应对实体书店人潮衰减的问题上,选择向零售新业态转型以拉拢更多的顺便人潮,不再单纯依靠书店卖书所得的营收生存。比如说在人潮聚集的卖场开店,从而吸引来卖场购物的人群顺便购书。

3.读者的需求:谁想买书?

与很多人认为的“目前书出得太多”不同,我认为读者,尤其是网民读者的买书需求正旺盛,因此这应当是一个图书供不应求的阶段。

按照读者需求的不同来划分,可将读者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读书社群,即认为自己是读书人的群体,可能比较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有习惯性定期购书的行为,对未来充满憧憬。

其二是被动的大众读者,他们不见得会定期去找书、买书,在他们看来,图书就是一种普通的商品,他们的购书行为往往是单一的、一次性的,而且通常是受当下信息的触动而冲动购书,比如说因为某个名人或影视作品而购书。可见,这类读者是畅销书的购买主力。

其三是主动的分众读者,“主动”在于他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的点,他们购书是因为这些图书符合自己的关注点,可能不是因为图书本身。比如说对“心灵”“心理”领域感兴趣的人,通常会关注“身心灵”类的图书,碰到合胃口的就会购买。并且,这种“关注”不仅就个人而言是持续性的,就整个大时代也是持续的,拿“身心灵”类图书《当下的力量》来说,它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入门书”,那么可能每一个刚进入“身心灵”领域的人,以及每一个时代每一轮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的人都会买这本书。所以说,这种持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读者是长销书的购买主力,是长尾效应的主要针对群体。

通过对读者需求的分析,可见总体而言,中国未来书市应该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

4.营销转变:阵地和重点

读者向互联网的转移带来了传统图书营销的改变。首先,互联网成为图书营销的主要阵地;其次,图书营销的重点变为新书上市期间如何最大程度地在网上搅动。

一般而言营销有两个阶段:先引起兴趣,然后促成购书。传统书店购书程序中这两个动作是连续且共生的,但线上购书则不然。比如在你网上获取了某本书的信息,而后你可以到其他地方(线上或线下)实施购买行为。

图书营销的重点有三。一是社群网站,以认同感召唤图书社群实现营销。例如理想国的社群网站,聚集了认同理想国观念的读者;包括出版社常用的网络营销,致力于吸引认同出版社理念的读者群。二是以自媒体或者第三方推荐的方式,通过发送公共报道或客观评论进入大众视野,创造一种“不为读书而读书”的契机。比如说逻辑思维的荐书以及名人推荐都属于第三方推荐,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或第三方营销将成为图书营销的主要方式。三是口碑营销。由于目前基于图书互联网口碑营销的技术还未跟上,因此对口碑营销以及会员红利的利用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我所构想的未来理想的发展模式是:你向其他人推荐了一本书,你下次再支付的时候系统就能根据网络数据智能给你打折。当然现在这种技术至少在出版领域还没有实际的应用。(下篇将于6月12日发布,敬请关注)

(本文编辑:吴孟)

来源:百道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北京,有一种幸福叫“逛书市”
网上书市红火 实体书店“难过”
全北京的文化人都来这儿了?
【记忆】那些年,上海人逛过的书市、书展
那些年,上海人逛过的书市、书展(作者:郝晓霞、李婷)
出版社“青年图书营销”换位思考抓需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