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桥式解法教程

这套教程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入门教程以及桥式的3个主要步骤的单独详解。


入门教程就是一个视频,录制于2009年。面向的对象是完全不会还原的人。这是一个旨在还原的方法,和层先法相当,不适合用来速拧。 在我现在看来,这份入门教程还是可以接受的。推荐想要学习桥式的人先学会这个入门方法。再进一步学习如何用桥式进行速拧。

从零开始学桥式----用一个公式还原魔方
//v.youku.com/v_show/id_XNjY2MzUzNjY4.html

然后按照学习的顺序,可以先进一步学习6E4C。

6E4C完全技巧视频教程


6E4C分为3个小步骤,每个小步骤只有3步。但由于第一个小步骤有9种状态(不包括U转动造成的不同),所以这些状态对于完全不会魔方的人显然比较复杂。因此在桥式解法从零开始的教程中并没有完全介绍6E4C的解法。下面这个视频涵盖了6E4C的所有状态。希望大家不要将6E4C完全公式化的记忆。因为能理解6E4C是合并这3个小步骤的前提。比如在第一个小步骤中通常U的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无所谓,但如果考虑第二个小步骤中两个棱块的位置,那么第一个小步骤中U的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就有区别了。正确的方向很可能跳过第二个小步骤,或者简化它。对于最后一个小步骤,我们需要加强观察,提前预判它。


//v.youku.com/v_show/id_XNjY5NjUyODUy.html

接下来可以先学习分段的CMLL。


第一步还原4个角块的色向,图中短线表示顶层颜色的朝向。
B状态 

 R' U' R U' R' U2 R
C状态 
 R U R' U R U2 R'
D状态 
 (L F' L' F)(U F U' F' )
E状态 
 U2 (R' U' F' U F R)
F状态 
 F' U' F U F R' F' R
G状态 
 U' R'( U' F' U F )2 R
H状态 
 U (R' F R U R' F R U' R' F' R)


第二步还原角块位置,将角块侧面的四对格都调成相同色。
A2状态 

 (R' U)L' U2 (R U' R')U2 R2
A6状态 
 (R2 U' R F' R' U)(r2 U)(F U F')



再然后该进一步学习做桥的灵活技巧了。

这个视频讲述了做桥的一些进阶技巧。想要理解做桥,还需要阅读下面的桥式解法核心——做桥。这个教程中阐述了棱角对的组合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自行总结做桥的各种简洁的做法。


//v.youku.com/v_show/id_XNjY5NTQ4MzQw.html

桥式解法核心——做桥

桥式解法中需要还原两组1*2*3块,每一组称作一个“桥”。这10块的还原几乎决定了整个魔方还原的速度,也是桥式解法中最有趣的部分。以下写的方法都是针对速拧讲的,不一定适用于最小步。


先要说的是,桥式解法是不需要y方向的变化魔方的,如果左桥是白色,右桥是黄色,最终还原时也应该是左白右黄的。当然这不是完全固定的,比如做第一个桥的时候是不需要的,前提是你已经对魔方,对第一个桥的方位有很好的把握了。固定的方向还原有利于棱角对的归位,固定的棱角对每次都是送向固定的方向。这相当于CFOP中的四向F2L。尤其是新手,一定不要把每一对棱角对都放到面向自己的方向归位。

学习前你需要先掌握最普遍的魔方公式表达法,
如图,



说明:
1.字母表示按图中所示方向(顺时针)转动90度。字母后加数字2表示转180度。
2.字母后加一个'号或者-号(单引号或减号),表示按图中所示反方向(逆时针)转动90度。
3.大写字母表示如图转一个层。小写字母表示同时转动两层。例如r等价于R M'
4.x,y,z用于表示整体转动魔方,x同R方向,y用U方向,z同F方向。例如x等价于L' M' R。
5.(URU'R')(RUR'U')括号后没有数字表示括号用于公式的分段记忆,无意义。(URU'R')2括号后有数字表示将括号内的公式重复几遍。
6.有些教程里的公式涉及手法,将字母标上下划线表示用左手转动。


做桥时要先还原左桥,再还原右桥。原因有二。其一,以固定的还原顺序还原魔方一定更熟练,速度和反应都比不固定的方式要快。其二,在还原左桥时,由于没有右桥的阻碍,左桥的还原步骤、还原方法都要更灵活,更简洁,更高效。所以,一定要先还原完左桥再还原右桥。


一个桥由3个棱块和2个角块组成。这五块可以分成3部分:

1,其中一个角块和它旁边的棱块,称为一组棱角对。

2,与第1组棱角对里角块相邻的另一个棱块(相邻的单棱)。

3,剩下的一个棱块和一个角块,另一组棱角对。


一个桥的还原大致分为2步,分别是第一组棱角对和相邻的单棱归位(归位的意思是将块移到正确的位置,且方向也正确,也就是魔方还原后的样子。),第二组棱角对配对与归位。在观察魔方时,一般要直接考虑第一组棱角对和相邻的单棱,一共三块,考虑这三块如何归位,其余一组棱角对再之后考虑。如果状态简单,也可以5块整体考虑。


棱角对的配对是最灵活的部分。一个棱块和一个角块怎么组合到一起,如何在观察时知道该如何拧,这是我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下面要讲的例子无关配色。


如图,一组棱角对里的棱块有两个颜色,角块有三个颜色,而且角块的三个颜色中有两个是棱块有的,图中是蓝色和白色。角块还有一个红色是棱块没有的,红色是桥的底色,它的作用是区别于橙白蓝角块。(其实红色也可以不去看就判断出带白蓝色的角块的另一个色是红色还是橙色,详见三色定律。)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棱块具有的两个颜色。从棱块的一个颜色向另一个颜色画一个箭头,代表这个棱块的方向。比如图中从白色画向蓝色,白色是任意选择的,也可以选择蓝色。然后在角块上相同的颜色上也画一个箭头,代表这个角块的方向。注意,这里定义的方向和你可能听说过的盲拧里定义的方向是不同的。

我们始终视棱块在EMS层(E是UD夹的层,M是RL夹的层,S是FB夹的层)上,而不认为棱块在外层上。比如上图里的白蓝棱,我把白蓝棱看做在M层上,而不是在F层上。原因是这样的,如果我想固定角块不动,而只调整棱块去与角块配对形成棱角对,由于转外层(FBUDLR这些层)会同时转动角块和棱块,所以只转外层不可能完成这个工作。你可能会说可以通过r等双层一起转,这是不对的,双层一起转即使包含了内层EMS又是角块所属的外层的相对运动。所以我要视棱块在EMS层上,而角块在外层上。


还原棱角对就是使这一棱一角方向的统一的过程,然后将棱角对送回它还原的位置。如果棱块和角块所指的方向一致,那就可以通过继续按这个方向或反方向转动角块的外层或棱块的内层使棱块和角块接近,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组棱角对。最后送回它该去的位置。

在练习时,你需要先对每一个层的90°转动和180°转动会对它上面的棱块和角块的方向造成什么变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如图,



这个棱块在RU位置。做一个R’的转动后,


它变成了这个方向,由刚才的S层变化到了E层。如果做180°的R2转动后,

会发现它还在S层,可是方向变为了刚才的反方向,方向改变了180°。


一个角块的变化要比一个棱块的变化稍多一点,但也很简单,请读者自行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角块有三个颜色,其中两个和棱块一样,所以一个角块应该对应两个棱块,观察第一组桥时之所以三块一起观察正是因为这个。要比较角块和哪个棱块组合更容易一些。

上图中这两对显然是一样容易了。这两对都是在同一个方向上,但如果只有一对在同一个方向上,那肯定是先考虑做容易的这对了。


在组合时还有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角块和棱块,谁动谁不动的问题。首先要清楚的是,如果一个棱块和一个角块已经靠在一起了,但是它们方向不一致,没组成棱角对。如果不把它们先分开,是不可能再组成正确的棱角对的。
比如

如果按角块方向不变考虑的话,角块方向是如图的方向,那么棱块就应该也在这个方向上,也就是S层。由于这两个块是靠在一起的,所以第一步肯定是先分开它们,于是做R’使角块先到1号的位置。然后棱块到S层显然有两个位置,2或者3,从方向上来看,如果转到3号位置,就和角块方向反了,而2号位置则正合适,于是做U,接下来就是RF’了。
还是这个状态,


如果考虑棱块方向不变。那么如图状态,角块就应该在R层,而不是L层,这是由于角块是白蓝红而不是白蓝橙。如果角块是白蓝橙,则它应该在L层出现。这也是由三色定律决定的。也可以理解为,如果这组棱角对组合好了,一起移动它们,它们只能出现在UF和UFR的位置,而不可能出现在UF和UFL位置。那么这个状态就应该这么解决了,先分开它们,做R使角块到1号位置,再做B’到2号位置,最后做R2回到3号位置。至于为什么我知道这么做,还是前面说的,你需要对每一个转动会对棱块和角块方向怎么改变有清晰的了解,先从一个块的改变开始总结,以后还可以总结两个或者更多的块是怎么一起改变的。


依然是这个状态,


如果同时考虑棱块和角块的方向一起变化,使它们在第三个方向上组合。同样是做R,先分开棱块和角块,使角块到1号位置。这样由角块看,棱块需要在E层上了,所以做F’使棱块到2号位置,再做U2。


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哪种做法呢?这取决于哪种步数比较少,还有最后组成完棱角对形成的位置,如果最后形成的位置比较容易使棱角对归位,也是值得考虑的。
从经验上来看,先组合棱角对,再还原单棱,然后再送回棱角对,这样的情况较多。入门教程里说先还原白红棱(单棱),再组合棱角对。这么教的原因是桥式不像CFOP坐标系是基于魔方的中心块也就是十字建立的。桥式的坐标系是桥的三部分的相对位置,不光是做桥大都是相对位置,CMLL(顶层四个角块)和6E4C也都是相对位置的还原。所以,没有绝对的基准,新手很容易搞不清第一组棱角对往哪送。但是如果先还原单棱,整个魔方的方向就固定了。


经过一段时期熟练后,我们会对魔方的每一块方位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这样就可以不迷失方向了。比如,即使把单棱放在BL的位置,你也应该清晰的知道第一组棱角对应该送到LD,LDB的位置(假如是白蓝红,白蓝)。


棱角对如何归位的问题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把一个已经还原的棱角对转出去,看看这组棱角对都能出现在哪些地方就行了,转出去和转回来只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值得一说的是,这些棱角对可能出现的位置离还原的位置有近有远,你肯定喜欢离还原位置近的。所以,在组合棱角对时有多种做法可以选择,可以选择最后形成棱角对的位置离还原位置近的。
比如这些位置,

还有一个情况是最后一个图再做一个r’。可以发现这些好还原的位置都在F层,这是因为棱角对的还原位置在F层,所以,如果要还原的棱角对只在B层的,就把形成棱角对的位置尽量选在B层。


前面说的基本都适用于左右两个桥。只是由于做右桥时有左桥的阻碍,使得归位不是那么随意了。做右桥时也是先组合棱角对,然后还原单棱,再使刚组合完的棱角对归位,最后还原剩下的一对棱角对。组合棱角对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这里可以选择的方式少了。


组合完棱角对,要先还原单棱,如果你觉得总会破坏组合完的棱角对,那就把棱角对先移到顶层的左边,左桥的上方,这里比较“安全”。当然也不是每次都需要这样。再就是入门解法里说不要破坏了左桥,其实稍微破坏一下也是可以的,破坏一步然后可以立刻还原的。比如图中的情况,

做B’先使黄蓝,黄蓝红棱角对归位(这里就是相对位置),这样移出了白绿,白绿红,然后做R’让开B层,再做B即可。很多人说右桥很慢,其实右桥的还原模式近乎固定了。只要熟练就不会太慢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整个桥式解法最有趣的问题了,就是LC(Lucky Case)的问题,我们要培养发现LC的能力,比如第一个桥有很多做法,有时候第一个桥也许只需要5步就能还原,但是你观察出的方法缺依然要10步,那相对于10步的方法,看出5步的方法就是看到LC了。我们要尽量节省步数,步数是如何节省下的呢?如果你在做一个步骤的过程中把下一个步骤要做的事一起做了,那就是节省步数了。比如做第一组棱角对时就观察到了第二组棱角对的两块其实只要转一下就会在同一个方向上了,但如果你不管它,等做完第一组棱角对下一组也许就得花3步才能统一方向了。所以这时候需要插入步骤,当然前提是不影响当前要做的步骤。


这一点在右桥上尤其多见。所以,培养发现LC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观察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一是在拧之前的15s要仔细看,尽量在脑中模拟前几步做的过程,如果模拟前三块是如何还原的,就尽量判断出剩下两块会移动到什么位置。至于方向如何就又要费一番脑力了,不过也不必太强求。知道位置已经解决大问题了,看到两块的位置,熟练的情况下会立刻判断出该怎么还原的。


最怕的就是找不到块。二是拧的过程,在练习的时候不要拧的太快,要边拧边观察,保持连贯。连贯是非常重要的,魔方速拧基本就两个要素,一是步数尽量少,二是连贯。有这两点想慢都难。练习的时候慢拧,测速、比赛时也不能太快的,否则眼睛跟不上。但是慢慢的观察能力提高,眼睛能跟得上的前提下,当然还是拧得越快越好。


最后,关于这个教程,这是在我做桥平均在9秒时写的。对新手我要说,即使这篇教程里我讲的有不够正确的地方,也不会影响你最终成为高手的。对已经进20秒的人我要说,桥式解法的特点就是自由灵活,我们都没法证明自己的思路就是最正确的,即使我们自己达到了很高的速度,也无法保证这个思路适用于别人。

当前面的东西都掌握差不多的时候,才需要学习完整的CMLL公式。

这里解释一下每个状态的命名,每个状态用一个字母一个数字命名,字母表示该状态的色向,数字表示该状态的位置。


A表示色向全部正确,即四个角块的顶面颜色都已经向上了。BCDEFGH的色向状态参考前面9个公式中第一步那些图。


数字1到6表示角块有6种位置关系,
其中1表示角块位置已全部正确。6表示需要对角位置互换。


如果把4个角块分为上下左右四对。2~5状态表示只有其中1对位置正确,另1对需要位置互换。


“下”对正确即为2状态,顺时针依次,“左”为3,“上”为4,“右”为5。


虽然图中一般箭头标记的都是不正确的块,但是我们还是记正确的块和编号的对应,这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四格观察法。

CMLL的公式一共有42个。每个状态具体用哪个公式我不能给出权威的答案。但是这42个状态的识别方法是我的一个原创方法:


四格观察法

四格观察法就是只观察每种色向状态的4个方格就能确定四个角块位置关系的方法。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很容易区分ABCDEFGH 8种色向状态。同时也很容易区分A状态下的1到6,六种位置状态。但是在BCDEFGH这7种未还原的色向状态下,就比较难区分位置状态了。四格观察法就是快速判断位置状态的方法。

四格观察法视频教程:
//v.youku.com/v_show/id_XNjY2MzYwNzAw.html



背公式的时候,应该在脑中直接建立四格对应手部动作的条件反射,慢慢就会忘掉每个公式具体的编号了。这样形成的条件反射最为有用,也最迅速了。

关于具体的公式:

Artur Kristof(WCA连接:http://www.worldcubeassociation.org/results/p.php?i=2012KRIS12)将全部的CMLL公式都做到了1秒之内完成。


原帖:http://www.speedsolving.com/forum/showthread.php?41414-All-CMLLs-sub1!-(with-algs)


这里列出他所用的全部公式:
A2 - R U R' F' R U R' U' R' F R2 U' R'// PLL
A6 - R U' R' D R U R' D' R U R' D R U' R' D'// PLL
B1 - R' U' R U' R' U2 R // (C)OLL
B2 - R' U' R U' R' U R' D' R U R' D R2 // (C)OLL
B3 - x U' R U l' U2 R' U2' R // OLL(CP)
B4 - R U2 R' U2 R' F R F' OLL(CP)
B5 - L' U R U' L U R' // (C)OLL
B6 - R' U' R U' l U' R' U l' U2 R OLL(CP)
C1 - R U R' U R U2 R' // (C)OLL
C2 - R' U2 R U2 l U' R' U x // OLL(CP)
C3 - F R' F' R U2 R U2 R' // OLL(CP)
C4 - x' R U' R' U2 R' D R U2 R' D' R2 U R' x // (C)OLL
C5 - R U' L' U R' U' L // (C)OLL
C6 - x' R' F2 R U' R U l' U R' U R // OLL(CP)
D1 - R' U' (R U' R' U)2 R U' R' U2 R // (C)OLL
D2 - R' U2 R' D' R U2 R' D R2 // (C)OLL
D3 - x' R U R' D R U2 R' D' R U R' x // (C)OLL
D4 - F R' F' R U R U' R' // OLL(CP)
D5 - F' L F L U' L' U L // OLL(CP)
D6 - x' R' F2 R2 U' R' U R' F2 R // OLL(CP)
E1 - x R D' R' U R' U R' D R U' R U' x' // OLL(CP)
E2 - F R2 D R' U R D' R2' U' F' // OLL(CP)
E3 - R2 D R' U2 R D' R' U2 R' // (C)OLL
E4 - R' D R U' R U'R' U R' D' R
E5 - R2' D' R U2 R' D R U2 R // (C)OLL
E6 - F R U R' U' F' // OLL(CP)
F1 - x' U' R U' R D R' U R' U R' D' R x // OLL(CP)
F2 - r U' r' U2 (R l) U' R' U R' x
F3 - R' U' R U l U' R' U x // OLL(CP)
F4 - R' D R U' R U R' U R' D' R
F5 - R U R' U' R' F R F' // OLL(CP)
F6 - R2' U' R F R' U R2 U' R' F' R // OLL(CP)
G1 - F (R U R' U')2 F' // (C)OLL
G2 - x' R U R' D R U' R U' R2' D' R U R' x // OLL(CP)
G3 - R' F R U F U' R U R' U' F'
G4 - x' D R2 U' R' U R U' R2' D' R U R' x // OLL(CP)
G5 - R' F R F' r U' R' U' R U' r'
G6 - R' F' U' F U' R U R' U R // OLL(CP)
H1 - R U2 R' U' R U R' U' R U' R' // (C)OLL
H2 - y' F R2 U' R2' U' R2 U R2 F' y
H5 - R U R' U R U L' U R' U' L // (C)OLL
H6 - F (R U R' U')3 F' // (C)OLL
以及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iiRI5d-UJY/

关于桥式和CFOP的关系:


多年来一直不断有人问我能不能用F2L做桥的问题。


我回答如下:
F2L比桥限制多得多,用F2L的方法,无论是背公式还是理解F2L的方法,去做桥都是不可取的。但是理解了做桥,解决F2L就很容易。不过这样得到的F2L解法远不如很多F2L非标公式。

另外,也不建议将桥式和CFOP同时学习。它俩的思路相差很远,做桥和F2L又都是在解决棱角对的问题。同时研究两种解法,很难获得好的条件反射。

关于桥式和CFOP熟快熟慢的问题,我想众多桥式高手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实从子步骤的个数和还原的整体转动次数(并非最小步步数计算方法)来看,桥式和CFOP的性能是差不多的。

所有教程到这里就结束了。祝大家学习桥式愉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桥式解法】桥式解法核心
二阶魔方快速还原法
魔術方塊簡易解法
花瓣直升机魔方(Curvy Copter)视频教程
魔方公式怎么来的?
三阶 干货 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