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如果不长寿就失败了——对话武当三丰派14代传人钟云龙道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携手著名商业网站新浪网,走访了武当三丰派第14代传人钟云龙道长。目前,应贵州省福泉市政府的邀请,钟云龙道长带领数十位弟子在福泉市新落成的太极宫弘道,并担任了福泉市道教协会的会长。福泉市的福泉山道家修行地是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多年修行的地方。走访过程中,双方交流了道学、道教及国学养生等诸多话题,现摘录部分精彩对话,以飨读者。 

  记者:福泉市的福泉山有着悠久的道家文化历史。太极宫落成后,福泉山我们来了好几次,一直想有机会拜访一下钟道长,学习道家文化。另外也希望采访钟老师,传播优秀的道家文化。所以特别请福泉市委宣传部的金部长帮助我们联系,非常荣幸。 

  钟道长:欢迎你们。 

  记者:我想问一下钟道长,您对福泉山是什么样的评价? 

  钟道长:首先我感觉贵州福泉这个高原地区环境很好,气侯很好。第二个感觉,这边的领导和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很强,特别强。福泉山曾经是张三丰祖师住过的,明代的时候,三丰祖师云游路过这里,在这住了8年多。张三丰祖师住过的地方很多,他活的岁数很大,活了300多岁。  

  记者:百度资料是212岁。 

  钟道长:210岁那要看他怎么算,我们算是从志书上去算的,因为后面都找不着他了,志书上记载大家一直跟在他后面找他,最后的那个年龄是350多岁,以后就找不着他了,放弃找他了。 

  记者:说不定还更长。 

  钟道长:对,说不定更长。所以说他住的地方那么多,他留下的文化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我觉得福泉这个地方的领导特别重视三丰祖师留下的太极养生文化,甚至包括三丰祖师在这个地方的一些拳术都特别重视。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是好地方,人杰地灵,人民淳朴,保护文化、传承文化意识的很强。这个地方环境这么好,是一个很好的栖身之所。在这里养身、休闲度假,我认为这是一块没有开发出来的宝地。 

  这是我的印象,因为很多地方也请我们,不止贵州这个地方,现在这个时候都想搞旅游,21世纪大家都在提倡健康,都想去做健康产业。健康产业的话,太极养生、自然环保、道教思想文化这是与我们生活直接有关系的。武当山又是内家拳发源地、道教圣地,张三丰祖师明代又是武当山的神仙高道,太极拳的创始人,所以拜访武当山的人士特别多。目前我也是只来到这里,别的地方我最多只是去看一下。这里创建了太极宫,在弘扬三丰文化,这是环境、文化很多方面的因素。这里特别好,所以我们也就跟着三丰祖师的仙迹来到这里了。 

  记者:您觉得像这种太极功在福泉这个地方,如果它发展到比较平稳的状态的时候,在全国道教的养生里面会处于什么地位? 

  钟道长:我们说全国全世界都想搞健康文化,但是真正做好的,人们真正在里面受益的文化不多。很多地方都在做,很多地方都做却做不好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基础。 

  记者:没有传承。 

  钟道长:二是环境不好,三是领导不重视。 

  记者:环境不好主要是什么环境不好? 

  钟道长:污染,到处都是雾霾,等等这些,所以有些地方是有一点局部的优势,很难做出来。我们考察了这个地方以后,觉得刚刚说的这几点都是特别珍贵的。一是这里是三丰祖师修道过的地方,三丰祖师除了太极拳,他还写了很多与太极养生相关的很多东西。其中,最著名的有《无根树》,24首《无根树》。 

  记者:刚才我现场看了一下“无根树”,确实印象很深刻。 

  钟道长:对,他把养生文化等很多东西都隐藏在那里面。《无根树》里面的诗,不能用普通的常人的思想去理解,比如,里面有“无花无酒不成仙”的诗句,但这个“花”与“酒”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花”“酒”。 

  记者:三丰祖师在这个地方待了多长时间? 

  钟道长:8年多。他是受无根树启发,才有灵感写了《无根树》24首大道歌。无根树意味什么呢?福泉山那里现在他们叫高真观,那是过去张三丰祖师住过的地方,修道的地方。那个地方山特别好,气场很好,水都很好。山顶上面长了两棵桂花树,金桂树。但是据我所知,现在那个环境跟明代张三丰祖师住的时候还有区别,那个时候它是在光光的石头上长的,旁边有一个水坑。按常理说,水是从哪里来的?水是积淀、沉淀的,在顶处有水。水旁边有两棵树,没有土,现在看来那里有一些土,我认为那是后人为了保护那两棵树培的土,原来是没有的。两棵树直接长在石头上面,福泉山的石头光秃秃的。他就受这两棵树的启发写了《无根树》,受了什么启发呢?因为这个树没有土,可是它的根顺着石头的一些缝隙接到了地气,它能吸收地下水。本身石头是生水的,它有水分;然后它接到了地气之后有养分。这里面他就联想到了道人打坐,上下百会、丹田、大小周天,其实就是气息一脉相连,像人体的气一样。 

  记者:你越朝下走,可能上面的生命力越旺盛。 

  钟道长:它像人的气脉一样,有一系相连,它就生命不止、生生不息,所以他就写了大道歌。张三丰留下了很宝贵的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如果那个树地气不旺是长不活的,几百年,现在还在,这个地方气场很好。如果我们把这个地方利用好了,地方政府支持,支持什么呢?因为我们弘扬文化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一是我们有这个场所,因为传统文化也要有氛围人们才容易接受、容易受益,道教场所要有。我们是三丰派的传承人,我们一直在传承文化,有这个平台,我们就能很好发挥。怎么发挥呢?道教文化就是我刚才说的太极、养生功法、听的或者看的都能受到启发的道教文化,都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包括道教的饮食文化、医药、哲学思想、音乐,那都是需要场所去铺开的。 

  现在到处都是雾霾,我们这里没有雾霾,环境还不错,它是高原地区要好得多。人们要是有空闲下来的地方,都希望有好的地方去深呼吸一下。同时,人们还很需要传统的养生文化。这个地方如果能够把环境、道家文化和氛围都营造出来,这个地方就是世人所需要的。目前在全国至少是少有的,所以太极宫做好了,我们把文化铺开了,全面推广这些文化,展示这些传统的养生文化,这个地方将会成为世人休闲度假、生活养生的胜地。 

  记者:太极宫在您的计划里面内容非常多,站桩、静坐、打坐这应该都是属于道家的。 

  钟道长:道家文化里面目前我们可以拿出来和世人共同分享的运动养生方法很多。太极剑、太极刀,还有一些养生功法,像八南经(音)、活骨养生功、五行气功等。这些运动养生的方法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讲《道德经》,它能使人心平气和。道家讲和谐,道家的思想理念就是善与静,对人们浮躁的心情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比如这一栋房子是讲道的,人家可以来这里听一听,听听道家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这些东西。 

  记者:道学讲堂。 

  钟道长:道学讲堂,对他的生活、困难等很多东西都有帮助,身心健康都有帮助。道家还有什么呢?除了运动养生,还有道家的哲学讲堂。也可以教大家静养、打坐的方法,我们三号道院后面,每一个院子后面都有一排房子,我们准备做一个大的丹房,打坐我们叫“炼丹”。 

  记者:“炼丹”就是打坐?还是打坐也是“炼丹”? 

  钟道长:坐也是炼丹,炼丹就是打坐。可以叫大家来这里打打坐,站站桩。还有坐的、睡的、站的,都有静的不动的功法,很多。我们有一个地方,要是不愿意运动的人可以在那打坐。不愿意打坐也不愿意运动的人,他可以听听道教的大讲堂。 

  记者:从养生的要求来讲,打坐好一点还是站桩好一点? 

  钟道长:一样的。从功法来说,打坐是最高级的功法。 

  记者:但是站桩也能达到那个境界? 

  钟道长:它其实是行走坐卧,不拘一格,它修的是一样的东西,功法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比如站桩,他也在炼丹,调理气息、运行气息,打坐是坐着练,站桩是站着练,我们走路都可以练,睡也有睡功,睡的也是这一套功法,稍微做一个调整。我们还有计划把道教的医药文化也推广,这里面有几个院子,我们设一个地方,但是现在没有完善。 

  记者:道家医药有什么特点? 

  钟道长:有特色的,道教的医药是中国传统中医。道教的医药取了传统中医的人体自身系统的治疗,比如扎针灸这些。还有利用药物治疗,然后还有心理疗法,它有很多种道医,有特色的。道教医药里面除了治疗还有保健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要喝茶,我们喝的是茶叶。道教的茶道可不光是茶叶,竹叶可以当茶喝的,竹子。 

  记者:竹叶,清火。 

  钟道长:是清火的,它有它的特点,有它的功效。比如很多花是可以当茶喝的,但是你要制作。还有很多东西,还有一些医药、中草药也可以当茶喝。所以医药里面有茶,不同的人身体状况怎么样,可以给他配制什么药茶。有药茶、药酒、药浴、药膳。可能平时你就是这样吃,可能有些东西你乱吃会把身体吃坏,但我们是根据身体的状况辨证,然后来给你配方,把食物和药物结合在一起,它就产生了保健的效果和疗效,就不是单纯的食物了,这就是道家的文化。 

  如果这个地方能全面铺开,全国目前还是不多的,所以这个地方是所有人需要来的地方,因为谁都需要健康。 

  记者:和武当山比起来怎么样? 

  钟道长:它和武当山比起来各不相同。 

  记者:就刚才道长说的养生体系来说,您觉得它会比武当山更完善?

  钟道长:它不是更完善,武当山也都有。各有局限性,武当山因为开发太久了,它已经搞了几十年了。而且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受到教科文组织保护。它是一个大山区,没有土地,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当然我们要推的文化也都是武当山现在在做的文化,但是武当山受种种条件因素影响,没有那么福泉山这么大的平台供大家参与。二是武当山做的时间长了,地方领导的动力不大。虽然一直在做,慢慢的在做,但没有大规模,那就受到局限了。 

  记者:道长,我冒昧的问一下,您今年多大了? 

  钟道长:不好意思,我们道不言寿。 

  记者:道不言寿,不好意思。如果您自我介绍一下,您会怎么介绍?   

  钟道长:我是一个道人,我是武当山三风派第十四代传人,是中国道教开放以后的第一批新的出家人。 

  记者:改革开放以后? 

  钟道长: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大革命中国道教基本没有了,开放以后恢复道教,我们是中国道教恢复武当山道教的第一批出家人,是这些老道长们培养的文化传承人,我自己的门派是武当三丰派十四代传人。 

  记者:我问一点专业知识,三丰派和正一派、全真派有什么差异?

  钟道长:三丰派也好、全真派也好,都是从正一派里面延伸出来的。正一派是道教的发展时期,全国的道教基本上都叫正一派。东汉之前,道教称为道家,它没有组织。 

  另外道教本身不是为了发展组织,都是为了做学术研究的。它研究的学术哪些范围呢?首先是自然科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与地的自然规律,包括我们刚才讲的动植物、矿物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道教是研究这些东西的。为什么研究?因为人离不开它,它对我们的生活、身体都有密切的关系。这是自然科学,是我们的一大学科。 

  另外就是研究人体科学。人体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这是我们人体的机构,它的功能,互相之间的表里关系。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因为如果人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你不了解,是很难达到很好的健康效果的。为什么会生病呢?病由口入,其实很多病也是由心而生的。它会有什么表现呢?我们知道,我们从源头上去处理它,它就不会出现重大的问题。很多的病来自于毒素,这个毒素除了你吃进去的东西之外,它还会从毛孔里面进去很多东西。比如我们坐在这里,你感觉到凉凉的,寒气就进去了。寒气进去以后,中医把寒气叫“邪气”,贼风邪气,它偷偷摸摸的进去。进去以后邪气不是增阳的,它是阴毒的,它搞破坏的。那么寒气进入体内以后破坏什么呢?它会让血液循环缓慢。血液循环一缓慢,就会产生毒素。 

  记者:瘀堵毒。 

  钟道长:产生毒素,毒素聚集多了产生病变,癌症等很多东西都是这么来的。中医有句话叫“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气血。气血的通与不通来自于这些毒素和寒气。我们是有研究人体的,寒气怎么进去的我们就怎么防护它,进去以后我怎么处理它,让它出来。即使出不来,我让它不能聚集在一起。练功可以把它排出来,运动或者打坐也能把它排出来,或者我吃什么东西,让它产生能量排斥出来。这些都是科学的,我们称为人体科学。 

  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方法。人体有十二经络,十二经络有很多穴位。不要去吃东西,也不要去打针,也不需要去干什么,可能按按某一个穴位,它就产生反应。发热、发麻,什么感觉都有的。有些补的有些泄的,它就能把它给处理掉。所以人体科学,我们要把人体的功能、机构搞清楚,把人体这个庞大的系统没有开发出来的东西也要搞清楚,还有哪些功能是可以开发的,我们要了解自身,所以叫人体科学。道教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 

  记者:《黄帝内经》是我们国家第一部医书,中医也说它是我的第一部医术。 

  钟道长:因为它比较早,它讲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医就是这些。中医是利用自身的功能,激发自身身体的治病功能。 

  记者:就是激发人体的自愈功能。 

  钟道长:还有就是利用外界的自然资源,比如住的地方有地气,水、动植物、矿物以及食物来帮助治疗,这就是中医理论,《黄帝内经》写的就是这些关系,我们都把它称为人体科学。我们人体是需要研究的,我们人体是一个很发达的系统。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功能,所以我们道教就研究人体,还有哪些功能可用,这些功能可能还没有达到顶点,所以我们第三个功能就是开发功能。 

  生命科学,这是第三个学科。生命科学就是我知道这些以后怎么去开发它,去培养它,去维护它?要开发人体的潜能,利用人体的这些基本条件,利用人体自身的能量去开发人体潜在的功能。 

  三大科学,这就是我们道家一直在研究的。这个传承可不止几千年,是几万年的传承,很悠久的。东汉时期张道陵,他是创教的,他是有组织的。所以我们道教组织来得比较晚,但是道家比较早

  记者:这两者应该是有差异的?道教、道家、道学。 

  钟道长:它应该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就像孔子办的私立学校一样,成立道教以后,大家都开始集中在一起学习。 

  记者:孔子也是道家的学生,他跟老子学《周礼》三个月。 

  钟道长:他有三次问礼于老子,这也是道家的,东汉以后才开始有了教、有了组织。东汉以后,目前最早的一个教派叫五斗米道。 

  记者:就是入教要交五斗米。 

  钟道长:那其实就是交个学费,你交五斗米参加他的进修,像会费一样。它叫五斗米道,南北朝的时候大家都称自己为天师,多了,有些乱了。有一批高道就把道教进行了统一、整顿、整理,那叫正统归一,所以叫正一教。 

  记者:这个时候正一派才出来了。 

  钟道长:正一出来了,出来以后全国都是正一教。正一教发展到南宋以后,全真教、三丰派等新的教派出现了。因为那个时候正一教也很乱的,事物都是这样的,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总是要有一个过程,万世万物都是这样的,有一高潮、有一低谷,所以它就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规律。 

  记者:就开始分分合合的。 

  钟道长:分分合合的,这是《三国演义》说的“天下大事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它就是这样的。所以到了南宋时期,另外又出了一个道教组织,叫王重阳,他创了全真教,他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借着道教的名义在做别的事情,他对这些出家人进行更严格的规范,王重阳创了全真教,王重阳七个弟子各创一派,这个时候是道教非常发达的时期。所以张三丰祖师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高道,他也创立了三丰派。

  记者:但是他们觉得自己秉承的也都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老庄的道学是吧? 

  钟道长:对,这就是说我们道教正一派、全真教、三丰泒的关系。 

  你刚刚说得很好,道教历史上讲了“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为什么呢?因为老子是道家的一个大成绩,他的《道德经》里面包罗万象,后面创教的祖师都是从他的道德思想、道经与德经这种理论基础上弘扬和推广的,所以都是老子思想的延续,所以都是传承老子的思想。“大道渊源,始于老子。” 

  老子有很多弟子,孔子也有三千学生,老子也是有很多学生,但是老子这些学生里面比较突出和优秀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尹喜,他当时是函谷关的太守;另外一个叫王玄甫。 

  记者:这个人好像不太出名。 

  钟道长:这个人很出名,只是你不知道他。为什么呢?你看八仙里面的铁拐李。 

  记者:铁拐李就是他对吧? 

  钟道长:铁拐李的原形就是他,后人给他编成这些神话传说了。 

  记者:我们都知道尹喜。 

  钟道长:他有两个特别有代表性的弟子,一个是尹喜,尹喜的弟子叫马钰真人。但是马钰真人又有一个高道,这个高道估计你们知道,陈抟。 

  记者:陈抟,睡仙。 

  钟道长:他是马钰真人的弟子。还有一个高道,这个高道可能你不知道的,叫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为终南隐仙,火龙真人也是活几百岁的。火龙真人你不知道不要紧,他就是张三丰祖师的师傅。我们外面的人是很少知道他的,他是张三丰祖师的师傅,叫火龙真人,是终南隐仙。你看老子、尹喜、马钰、陈抟、火龙真人,“大道渊源,始于老子。”这是一个脉络。 

  另外一个脉络是我刚才说的王少甫、玄甫,少阳真人。他传谁呢?少阳真人传正阳真人,正阳真人你不知道,汉钟离你听说过,他传汉钟离。汉钟离传吕洞宾,吕洞宾你肯定听说过。 

  记者:吕洞宾知道。 

  钟道长:吕洞宾传王重阳,王重阳传邱处机,也是一个脉络。所以这两个脉络都是源于老子,是一个兄弟教派的关系。我们刚才说尹喜真人这一派成为隐仙派,因为他不搞组织,他一直都没有做组织。 

  记者:自修、自己修。 

  钟道长:他一直都是隐居修炼,你看老子去函谷关隐居修炼,老子隐什么地方呢?老子隐居终南山。老子隐居的地方很多,隐武当山,他是隐居。尹喜也是隐终南山、武当山;马钰真人隐黄山,我们现在的黄山;陈抟是隐武当、隐华山(他在武当山隐居很久,后来到华山);火龙真人是隐终南山,他一直隐居在终南山;张三丰祖师主要的隐居地方是武当山,他在武当山住了将近90年,他很难找,神龙见首不见尾。张三丰祖师因为道家的门派是皇封的,皇帝封了以后他就是一派,张三丰祖师自己没有创这个派,因为他是三丰真人,明代皇帝封的,他自然这一派就形成了。 

  记者:源头都是一样的。 

  钟道长:一样的,五斗米道、正一派那只是一个发展过程,到全真教、三丰派,那都是后面发展的形式,都是一样的。 

  记者:养生,现在佛家也讲养生。您觉得佛家、道家的养生文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钟道长:其实中国的佛教,现在的佛教就是中国的,虽然它是从印度来的。 

  记者:它跟印度佛教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 

  钟道长:印度的没有了,它是从中国发展到别的国家去的,它来中国以后,再吸收了大量的东方的文化,吸收了道家、儒家的大量文化,所以现在中国佛教的很多东西跟道教是一样的。 

  记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钟道长:对,特别是宋、元、明那三个时代,高道都互相参学、互相交流,而且他们都提倡三教合一,所以文化都交流过,现在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很多东西是通的。当然从渊源上讲是有区别的,佛教主要是养性,四大皆空;道家是性命双修,有一点区别。养了心以后你还得练命,道教一直在研究人体科学和生命科学。人要长寿,你怎么长寿。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你怎么长寿?你只要能开发人体的潜能,把长寿的功能开发出来了。这个世界上很多动物跟人是一样的,但它能长寿,为什么人不能长寿?历史上这么多人,有些能长寿,有些不能长寿。比如我们刚才讲的老子、尹喜、马钰、陈抟、火龙到张三丰,这些人虽然在不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但是它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很长寿。老子160多岁。 

  记者:160多岁。 

  钟道长:尹喜也是100多岁。马钰真人很长寿的,马钰真人、火龙真人、三丰真人这三个人特别长寿,都活了好几百岁。为什么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他有共同的东西,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修炼的方法。要不然的话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为什么会共同长寿呢?所以道教就会研究这些东西,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长寿的思想。对人体来说,佛教的修身养性为了什么?心平气和为了什么?断你一切烦恼,它为了没有烦恼,断一切烦恼。 

  记者:社会上理解佛、道的区别,就说佛是修来世,道是贵今生。 

  钟道长:这是教义上的区别,佛教讲六道轮回,讲今生来世,讲善恶因果。道教就是修的今生,你如果不长寿就失败了,长寿就是成功了。至于今生来世,当然那是看你修行的境界,因为人修的就是精气神。精气神的东西,就像电子产品一样,它用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把它耗完。所以人的精气神旺盛就长筋骨,长成一个形体了,气血旺盛我们能动了。如果没有气血的话你动不了,没有动力,动力来自于气血。如果这个人神志不清,他没有灵动,他不会思考问题,他没有灵感。所以我们人的生存生命发展就靠精气神,旺盛他就好,弱了他就差。精气不好体弱多病,气血不够旺盛这个人就没有动力,看上去弱弱的做不了事情。如果还弱一点,弱到一定的时候它就承载不了身体了。比如你手机电池可能已经启动不了电源了,但是它里面还是有东西的,还是有能量的,能量还是存在的,作用还是存在的。人的精气神没有了,就是你死掉了,它其实是没耗完的,它还是有存在的东西的,只是带不动这个形体的动作了,所以他就死掉了。 

  记者:换句话说是不是元气? 

  钟道长:是元气,所以人是有灵魂的,就是他没有消耗完的那些精气神是存在的,道教和佛教都有这个共识。 

  记者:那我理解,相当于打坐也好、静坐也好,就是说你给自己充能量,就是我吸收天地精气神来补充自己的精气神。 

  钟道长:那是其一,人体是有先天和后天的,先天是父母所赐的,后天是自己的造化。后天的造化,一是身体上的你吃的这些东西,先天是父母给的基因。就像手机电池一样,我们也经常这么比喻,拿手机比喻人的生命。手机的形体厂家给的,金属材料好坏是厂家给的。人体筋骨的好坏是父母所赐的。手机外面的形体有电路板,有电池能。这三个形成就跟人的精气神一样,精主骨,气主血脉,神是信息、灵感,他跟这一样的。就像手机一样,生命的好坏电池非常重要,如果外面的形体保护得很好,电池用完了,它也是没用的。所以我们运动锻炼也是保护自己的形体,筋骨就像手机一样,你爱护它,经常运动强健,它用的时间久。现在世人都是形体锻炼一下,这样何以延续更久?还有一个是可以节能,把特别忙碌的事物耗费的精气神多,人就老得快。极度悲伤的人马上就表现出来了,伍子胥一夜白了头,那是特别高速的燃烧自己的能量,它很快就表现出来了。现在很多专家认为跟手机一样,如果是新的手机你不充电池它照样会坏的,它必须后天的电流去激发它,才能还原它里面的氧化剂。你去激发它,它就还原了。 

  人的精气神也是一样,先天父母所赐的东西是特别珍贵的,只有依靠后天的激发才能发挥作用。你一天不吃、几天不吃会饿死,但是吃饱以后就能激发先天的精气神。就像我们一个徒弟地说:“师傅,先天的精气神是不是人家搞核武器的化学反应一样,特别小一点的东西它就核反应?”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先天的精气神就是这样,需要后天的激发。但是后天每激发一次就损耗一点,电池每充一次电,它要耗费还原剂和氧化剂。充到一定的时候就没用了,充完了。为啥呢?电源跟人一样,你只能吃饭一样,用后天的这种能量去帮助先天。很多人认为我们先天的原精、原气、原神后天补不了,你用完了就跟手机的电池一样报废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道家认为人有功能的。手机电池厂家是有气血去开发,就是给你加药剂,他只是不给你加。要不然你可以一直用一个电池,他就不赚钱了。我们也有把先天耗费的时候,但是我们有为先天加油的功能。 

  记者:打坐。 

  钟道长:打坐,但是这个功能没还有开发,开发功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具备一样东西,道教认为是增阳增气,阳气,也就是修后天补先天的阳气,增阳增气,这个增阳增气是练出来的,叫精化的,气化的,神化的。经过三次提炼以后,最高级的转化出来的那个能量就是“神”。就跟现在的石油提炼一样,石油挖出来的泥浆也能烧着,用在汽车上,汽车马上就坏了。提炼出来的油放柴油机、农用机可以用,但高级汽车不一定能用,一用很快就坏了;汽车能用的航空的不能用,它是质量的不同,功能的不同。就像我们的筋骨、经络、神经系统,它是用不同的精气神转化而成的,也是需要一层一层转化的。我们练精化气、练气化神就是提炼、转化,不断的转化,转化出新的精气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化虚合道。什么叫练神还虚,化虚合道,练气化神以后,他再提炼出来的东西就是最高级的能量了,这种能量具备开发人体潜能的功能,所以我们是需要那个东西来开发。 

  记者:这个练精化气,道家功法初级就是练精化气,那个精是不是就是人体那个生殖之精? 

  钟道长:对。 

  记者:就把那个精变成气? 

  钟道长:对,但是你自己本身是不会变的。道教讲“顺生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这也是大道歌上讲的。顺生人是自然现象,进修旺盛了,自然男孩女孩发育成熟了,他(她)自然去找对象,他(她)就耗费掉了。逆成仙,你不让它耗费,固养在那里,你就把它转化了,它变成气了。精化为气,精在气中,转化了,所以逆生仙。人在中间颠倒颠,就是说你可以生人也可以生仙,但是成仙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学术领域的一个高度,人成了仙,人的长寿就是可以达到的。 

  这就是道教和佛教的观念不同,道教认为我直接可以修,我把人体科学、生命科学研究好了,人直接就可以长寿,不会进入轮回,无苦。佛教不是这样认为,他认为人都会死,死了以后往生你再来吧。他认为人死了以后,精气神那些东西还会进行活动,进行重组生命,所以他要轮回,再次投生形成生命,这是佛家的观点。这是道教和佛教有一点差异的地方,所以道教就是修精气神,道教提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认为我可以把握自己的生死,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你想想,灵动力是不是改动生命最根本的那个东西?如果没有灵动力,叫你干什么你也不干,你也懒,你看你能干出事业出来吗?干不出来。你光是勤快、勤劳去干,没有灵动、没有智慧也是成就不了事业的。动力、灵动力,动力来自于转化,练精化气、练气化神,动力、灵动力是可以练出来的。如果精力充沛、智慧通达,你能不改变自己的命运吗?都是能改变的。所以这是道家的思想,道家的学术是围绕着自然科学、人体科学和生命科学这三大学科研究,最后的目的是开发潜能,培养能量,开发人体的潜能,达到长生久视。 

  传统的道家就是这样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化需合道”,这就是我们的修炼方法和转化过程。 

  记者:我问您一个问题,您刚才讲道家修炼有各个阶段,您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您现在到哪个阶段了?不知道这么问有没有礼貌? 

  钟道长:这不存在礼貌不礼貌的问题,只是一个探讨。道教分为几个过程:学道、参道、弘道、修道、成道。参道以后就得道,得道之后弘道,弘道之后修道,修道之后成道,它是一个过程。学道,就是学习。好坏你是不知道的,一般初出毛驴不怕虎,他都认为自己很好、很自信的,其实真正的自不自信不一定,他的知识面真的很好不一定,只有去验证。所以我们也叫参道,就是互相参访、学习,互相交流,参道以后悟道要有一个修炼的过程,修得差不多了,悟明白了你就得道了,得不到的话他可能就离开了,那就与道无缘了。 

  记者:那和大周天、小周天有什么关系呢? 

  钟道长:大周天、小周天是功法,它跟这个不一样。比如说修道,大小周天不通他就很难进入高的境界,可能对理解都不同,所以说不定他就没有兴趣了,走了,他觉得不可能。如果通过学道、参道,参道,掌握这些知识,之后他去修道。修道就是练大小周天,刚刚说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化虚合道。”就练这个功法,叫心命双修,把心收回来,然后再利用自己的能量去转化精气神,他就是得练,要得道。 

  得道以后,老子讲“虽名得实,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道教一直都讲回报的,叫报恩。为什么呢?因为道人都住在庙里面,是吃四方供养的。你得道之后,你要为社会留下一点什么呢?报答这个社会的供养。所以他要弘道,他要把他得到的东西,把他学到的东西,或者练出来的东西告诉别人,去弘扬、传播,告诉别人。告诉别人以后功德圆满了,他做了很多善事,他觉得我的供养功德差不多了。那到一定时候的话,他又再去进行修道,他要成道。他可能就不会再做什么事情了,他要清心寡欲去修行自己,他要把他生命科学这一关过了,把命功也过,就是练更高的功法,达到更高的境界,那是他的境界。 

  我们本来就是学道、参道,参道我们庙里面修炼,然后弘道,我弘道过程已经过了,在武当山我是扮演状态,现在还是在弘道阶段。 

  记者:你现在就是弘道,大周天肯定早就通了。 

  钟道长:我们这都是在弘道,但如果你这些搞不明白的话是弘不了道的,你问我我回答不出来,回答不清楚,我弘什么道啊,你都听不清楚。 

  记者:从功法的角度,因为我一进来听到道长这声音非常之洪亮,好像有无穷的能量在身体里面。我也见过有这样体征的,据说这是通大周天了的体征,早就通了,道长肯定早就通大周天了? 

  钟道长:大小周天对于一个潜心修炼的人是不难的,但是弘道过程中可能又会不通,那就得道了。得道他以后再去修炼的话,弘道的过程中他不会忘记修行,一般会保住这个功法,保住这种效果,随意,我们道教讲叫随缘功德,我不刻意。比如说我弘道,我不挖空心思去做。为什么?把我精气神耗太多了,把我耗虚了,我宣传出去了自己也不行了。所以我们做随缘功德,你来了我接待你跟你讲一讲,你走了我可能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有些学子你来学,我看你有这个素质,有基础。没有基础我叫你去跟谁学,你有基础我跟你讲一讲,你走了我就不惦记你了,我不会过多的去耗费自己的精气神。 

  记者:保精气神。 

  钟道长:这叫固养,我们叫做随缘功德。老子讲“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才是道家的思想。 

  记者:所以人家说道很高冷,又高、又冷。 

  钟道长:为什么说呢?比如说我刚才讲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化虚合道。”你有一点基础你听得懂,如果我需要,他很有兴趣。有些人你说了什么意思他不懂,你跟他讲了有什么用,白费口舌,浪费精气神。所谓的与道有缘人是他有过接触,有过信仰,有需求的人,他特别虔诚,这种人他很认真,很容易接受,有感悟。所以道教所讲的缘是智慧,他愿意去悟,而不是听听而已。所以叫道度有缘人,道教不是普度众生,因为众生你度不了,有些愚昧不化的你怎么跟他讲,今天讲、明天讲,十年八年的讲也没用。我们很多老道长过去都说度人得先度己,你度人没度成,人家把你度了,把你带坏了。所以我认为普度众生是不可能的,但是普度众生也有另外的可能,因为现在大家都热爱太极、热爱养生,你去介绍正面的一些东西,让大家有正面的了解,他去参与,谁参与对他都有好处,他都受益,受益的程度不同而已,他可以解脱一些痛苦,这也是好事。 

  所以道教与佛教是不同的,佛教的很多东西是很通俗的。你像六道轮回,那是中下层的路线,他不需要讲那么高的,你做坏事有报应,做好事有好报,六道轮回很多人害怕。《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没有一点智慧你听不懂。所以道教是不同的,它是在搞科学研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这个领域的。当然道教有一些与世俗结合的东西,比如太极、运动,这是谁都可以参与的,多练下去有好处。比如你刚刚说的我打坐一下,可能我大小周天没通,但是你静养了一下身体。人一旦静下来,他身心得到了调理,他也进来了,所以它有保养的效果,也是好的。 

  道教的文化是从中上层传播的,因为它的经典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你搞不懂,因为这些文化、科学的东西都是在经典里面感悟学习过来的,你连经典都搞不懂怎么学啊?你学不了,因为它都是科学,而不是社会学,所以它必须是有要求的。 

  记者:确实,我在旁边感受您的气场,觉得您的功夫深不可测。确实太好了,您来到贵州。我们回去写写今天访问您的内容,刊登刊登,传播一下,让大家也都知道太极宫。 

  钟道长:没问题,反正我们现在也是在弘扬道家文化,我们认为张三丰祖师留下的太极养生文化,老子留下的道德思想文化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有通俗的,有更高深的。作为三丰派的传人,我们也很愿意与众生共同分享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你们这些平台,让大家能正确了解道教、了解道教的文化、了解太极养生文化,他只有了解了才可以很好的分享。这就是功德。 

  记者:我想问一下钟道长,如果太极宫这里正式对外开放以后,会不会不定时的做一些弘扬道教的宣传,比如讲讲课这种东西? 

  钟道长:我们有这个思想,把医药在这里设一些平台,大家都可以来体验道教的设施、医药。另外我们会开办一些公益性的,比如给大家讲讲道教养生,传授传授武当太极拳法,或者一些功法,我们把这个地方打造出来,就是想为这一方百姓,为这一方人民服务,大家都很热爱道家文化,也很虔诚,把我们那么远给弄过来。我们这里还是想办各种培训班、讲座、大讲堂开设起来,大家都可以来这里学习一下,最起码他接触一下就会近一点,多接触这些文化,他受益就多一点了。 

  记者:行,那我们就不打扰道长太长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弘道讲堂丨钟云龙道长谈武当功夫与道教文化:匡扶正义,延年益寿
游武当山,品尝道教文化!
凤凰网特稿|问道武当:道家文化的真精神如何激活
道家文化如何唤醒?凤凰网总编辑邹明:800年前邱处机有句诗
“道医国手”王泰科解密武当养生奥妙
武当龙门秘传回春功养生培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