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画收藏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中国书画在艺术品收藏中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书画鉴定在我国刚刚起步,面对鱼目混杂、真假难辨的书画收藏市场,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明确自己的收藏目的。无论是快乐收藏还是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收藏,增强鉴赏能力、谨防上当买假品是首要前提。


    中国书画包含东方哲学

    当代书画界有一个不好的风气,有一些书画家过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价码,贬低别人甚至古人。有一些人就在公开场合说谁谁不会画画,他是天下第一。史树青老先生怎么说呢?这种画家就是王婆的属性,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他认为中国的书画,中国画儿是哲学,是很含蓄的,把自己说成天下第一,本身就脱离了艺术的本质。大家想一想,中国画说到底是哲学,之所以我们民族文化没有断层,从具像画牛、画马,到画情、画意、画思想,没有断层,就是因为我们画的是哲学,饱含着东方儒释道深刻的哲学思想。你看八大山人,是明朝遗老,大明皇朝里面后裔,他的画画中饱含哲学。


    有市场就会有欺骗,我很赞成这个观点。但是艺术才有价值,民间收藏要谨防投机,要有一个健康心理去收藏。傅抱石一幅画,上面有三个大家题了字,价钱自然就上去了。我从鉴赏角度说一说收藏的知识含量。其实,字写得比启功、欧阳中石好的人大有人在,但为什么只有他们成为一代宗师呢?象启功,有人学他的字并在潘家园卖,人家问启功这些冒充的人的字怎么样?启功说“写得比我好”。我认为这句话不仅代表启功的谦虚品格,客观地讲,确实有的地方写得比启功好。但为什么模仿者永远成不了启功呢?仅字写得好成不了大家,更重要的是启功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人品的感召力所致。


      中国书画是中国的“国粹”艺术

    中国书法和绘画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它是随着人类智慧启蒙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发展到可以在地面、墙壁、树木上等写写画画,有了文字语言后,才真正产生了人类社会。人类并不是因为直立行走才成为人,是因为有了文字才成为人,这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最初,邻居间借2只羊和两头牛,债主要在墙上画2只羊和两头牛作为记号。后来为了方便快捷,逐步演变、简化,就形成了现在的象形字”、“牛”。由图式简化为抽象的汉文字,应该说,我们首先有了绘画后才有了文字,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方便简捷的工具和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轩辕黄帝在文字改革方面贡献最大,因此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中国书法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抽象艺术,是汉字书写依据一定的法则,具有它特殊的审美方法和审美价值观。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从创作过程和工具上基本类似,从审美的文化背景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哲学原理上,都是以“道”为内涵,以“儒”为形式和规范,以“佛”为玄妙之状态,这三大东方哲学互为融合,作为中国书画艺术永远表现不尽的源泉。这就造成了不懂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们,看待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感到匪夷所思,看不懂,尤其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难以理解,因为他不知道中国的悠久文化的丰富和深奥,也就是说他们对中国书画的审美规则不懂。当然,中国一些儿以理财为目的的收藏者,也是一知半解,难窥其堂奥之一二。


    中国书法和绘画不仅是艺术家才华的表现,也蕴含着时代、社会、民族兴衰成败,透露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从画一只羊、一头牛的具像画以记数记事,到意象画情、画意、画思想发展到抽象的汉字符号和数字,又发展到高度文明时代,又将以中国的汉字和绘画升华到极为高境界的艺术形式,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书法和绘画既有人性审美欣赏,更有历史认知与启示。中国书法和绘画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和自豪的最人性化的民族艺术,与京剧艺术一样,是我国的“国粹艺术”。



    中国书画是文化产业的高端艺术品

    当前,政府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文化消费开始由人类的“副食品”逐渐转变为“主食品”地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上升为投资理财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消费包括再教育、娱乐、艺术品投资,体现了人们消费品位和人格的提升。中国书法和绘画在艺术品收藏中占主导地位,关心文化投资的人可以上网查阅一下,近三年来的拍卖记录中,过亿的产品据大多数是中国书法和绘画。


      关于中国书画真假问题

    当前,北京的书画鉴定中心并不是经过司法局正式批准成立的,甚至有一些机构还没有在司法部门备案,其做出来的书画鉴定结论是不能作为打官司取证用的。司法部门的鉴定中心经常鉴定什么呢?鉴定血迹、硬笔笔迹、衣纹、指纹、脚印等,并可以作为证据。但鉴定字画的,在我们国家才刚刚起步,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具备司法鉴定权威资格的鉴定机构或者个人,只能代表一方观点而已,估计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规定哪一家鉴定结果就成为权威的司法鉴定资格。因为书画艺术的本质是有个性化和不可重复性,因此书画的鉴定很难找到国家通用的鉴定标准。文物和工艺品就不同了,它有很多科学指标作为依据。而书画家的创作是一个个性显现的艺术门类,追求的是艺术不可重复性的意思形态范畴,还有鉴定书画的最大的难题是鉴定者不可能对创作者本人的创作过程,创作思想了解到位。因为他没那么大精力,并且不具备和创作者同等水平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那么多艺术家创作了那么多的艺术品,怎能成为鉴定权威。这件事情就提醒我们收藏书画的时候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消费者维权的问题。它复杂在哪里?谁来断定这个书画的真假?书画鉴定并不是很难,尤其对于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说,主要是凭自己所掌握的有关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的。例如拿幅画过来现场鉴定,不打开,就可以说出真假来。为什么?书画造假也产业化了。我们看到了专门造假的办法,比如醋和茶叶水做旧,招虫子刻的眼非常有规律,还有不同时期的用纸是不一样的,现代的造纸设备在古代是不会有的,墨汁现在大多是用的厂家生产的现成的汁液,古代是用墨锭在砚台上磨出来的,写画的墨迹不均匀。只要稍一辨认,真假即可知。可以看画的风格,大致上都能看出真假来,风格是分流派的,抓住了主动脉就可以以时代、地域大师或宗师的书画风格的影响和传承归类划分,在大范围中在逐步推理寻根,查找个案风格特点,找出鉴定的依据,还要对书画家本人的生活环境、家庭和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嗜好,使用的笔墨纸的习惯,对颜色的偏好,画家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和范围等进行研究。我们还可以通过化验分析出纸的年代来辨真假。可是现代的高科技做手脚的办法高的很,很容易做旧的,古代的字画相对容易鉴定一些儿,有做手脚的痕迹可以查证。现代的字画鉴定真伪相对难度就大多了,凭经验是很难鉴定的。比如老师让弟子代笔,笔墨纸色等工具和材料用的完全一样,又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你怎样判断真伪?代笔的书画家不乏其人,如郑板桥、任伯年、于右任、刘炳森等书画家皆有此类传说故事。如果不接近老师的水准,老师肯定不会让其代笔,这种情况很难鉴定。不过,真正的鉴定家不看其表面的形式,主要远观其书画作品内在流露出的神韵、气息便知真伪,因为无论再高的高仿,只能达到形似而已,画家本人内在的修养是很难达到的。形式的临摹容易而神韵是很难做到一样的。第二点,在我国历史上,书画行业从来就没有保卖又保真的所谓行规。有的人花巨资买了假画,认为是自己眼力不行,白吃亏。这是不对的,不要这样去认为。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你在买的时候就要较真儿,除非你自己本身就想买假的。买卖应该公平,记住买画时一定要写交易的条子,原作图片、真伪、品相、价格、卖售人、经手人以及交易地点和时间,见证人等等,都要写清楚,当然开发票更有说服力。除非他欺骗你,你又看不出来。特别是一些百年老店,真假是很明确的。至于有人说高仿的书画作品比真的还真。比如张大千模仿古书画的水平极高,传说他的仿品就包括徐悲鸿、齐白石二位大师都很钦佩,徐悲鸿有“五百年来一大千”之说。



    有人说,用法律来治理杜绝中国书画造假现象。目前来说,中国书画发展到今天,这门艺术的学习、研究的方法主要还是靠临摹,在学习研究的过程,要求做到与原作相似是学习研究的标准之一。造假和临摹只是目的不一样而已,过程很是接近。假如用法律来杜绝造假现象,会极大的影响到中国书画的传承和发展,会斩断艺术发展之根,艺术就没了依据和标准。


    关于中国书画的收藏与投资

    快乐收藏是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收藏分这么几种,有快乐收藏、投资收藏,也有快乐与投资相融合的收藏。什么叫快乐收藏?是完全源于个人爱好,因为自己喜欢、有兴趣而从事的收藏叫快乐收藏。往往这种收藏会产生最大的效益,当然这个效益不仅指金钱,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提升品位,有益于身心健康。这种收藏与其他收藏的区别就是,比如我不抽烟不喝酒,别人每月要支出300元抽烟喝酒,而我用300元收藏。不需要对书画有多么深的研究,喜欢什么画就买,不用听专家的,不考虑利润回报问题,收藏的是爱好和快乐。


    投巨资也可实现快乐收藏。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用北京四个天井院和几十根金条买幅《伯远帖》,到现在还没有人用几套别墅加几千万的现金来换一张画儿,你说贵吗?张伯驹觉得不贵,她觉得很快乐。


      我有一个观点,只有文化才是我们永久的财富,是国家民族的标签。我们要推广这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一个人买了几十幅中国画送给外宾,这是弘扬中国文化,不是为了赚钱,是奔着一个大目标,要让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
      投资收藏要注意三点,首先,投资收藏就是为赚钱而收藏,关键是不要上当买假,上当就赔钱了。把收藏作为投资手段的话,就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多请几个专家看看把握会更大些儿,自己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买,更不要捡漏。鉴定家认为,捡漏的机会犹如大海里捞针的机会还少。



    北京有一个抽样调查,范曾的画在潘家园一天能买到1万张,第二天再去还能买一万张,天天去天天能买一万张。而范曾的画现在已经到了几十万一平尺了。在潘家园花20元、50元买到的,那都是假的,要想上拍卖会卖钱,那是卖不出去的。


      第二,把收藏当做投资手段要具有掌握市场的能力,要看准市场。市场变幻莫测,特别是一些画家常常失信,比如说,你看着这个画家不错,多少钱1平尺?3000元。他承诺谁到他那儿买画都是30001平尺,你相信他,花3000块钱买了1平尺。过了一段时间,他画卖不出去了,3001平尺他也卖,那么你花30001平尺买的画就贬值了,永远也难卖出去了。还有好多书画家,活着的时候其字画很贵,但去世后突然不值钱了,原因是他的头衔值钱了,他的作品平平,所以买书画首先要看作品本身的水平,头衔和荣誉只可参考辅助作用,千万不要让头衔和荣誉蒙蔽了眼睛,错觉造成投资失败。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些拍卖公司、画廊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守规则,投资收藏你就必须了解并掌握这个市场。


    第三,把收藏作为投资手段要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力。你看上一个画家后,不要期望短线赚钱。上海朵云轩50年前5元钱买的画,今天拿出来卖5百万以上。那个时候,朵云轩把程十发这些老先生请出来画画,像供神仙似的供应吃喝以示尊重,然后每人发5元钱。要投资近现代的画,你放它5年差不多就有很好收益了。比如说像范曾、何家英等有重量级画家的画,你买了以后可以很快卖出去,但增值不大,还需要放510年的时间才会有较好的收益。其他当代实力派画家,画很好但名气不大,你花钱很少就能买到,你只要放上20年就有收益。因为他的画确实画的很好。你要记住一点,越能忽悠的画家,越不会画好画。一定要收藏实力派画家的画。

    文末可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友必读:书画收藏的七个经验、两个教训和三个要诀
    著名收藏家郭庆祥 成功的收藏基于扎实的研究
    胡义赞—晚清光山出来的金石书画名家
    欧阳笃材的艺术人生
    《渔家拼盘》之九。何水法
    齐白石说了:卖画不论交情 请照润格付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