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200多平方大展厅为何只孤零零地摆一个用三层护栏隔开瓶子

在中国大约4626多间博物馆之中,有一间显得与众不同,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在这个博物馆里面,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展厅,里面空荡荡的,居然只有一个藏品!按照传统,展厅应该物尽其用,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间,琳琅满目的摆满展品才是,然而这间展厅却只孤零零的摆着一个曾经被涂满了墨汁的其貌不扬的瓶子。而且围绕着这个瓶子的四周,还用三层精钢制造的高大护栏把它与参观的群众隔离开来,我们只能隔得远远的距离去瞻仰它的真容。

这个独树一帜的博物馆就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扬州博物馆,而那件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稀世宝物,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而这个被扬州博物馆命名为国宝馆的展厅整体的色调是瓦蓝瓦蓝的颜色,显得渺远空旷,非常的宁静。在展厅的中央就孤独地存放着那个传世的花瓶,天花板上有几道黄色的柔光轻洒在瓶子的四周,这样一来,进去参观的群众无论从东南西北方向对花瓶进行端详,都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它上面的图案,只不过距离有点远而已。这都是为了宝物的安全着想,有这三道钢制的铁栏护着,以及方形的钢化玻璃罩着,能够防止一些怀有不轨意图的人去到偷盗或者破坏文物。

这个被权威专家鉴定为元朝生产的蓝釉白龙纹梅瓶,高度有43.5公分,瓶口直径5.5公分,腹部直径25.3公分,瓶底自径14公分。它造型独特,釉色青翠浓艳,是一件独一无二的绝世国宝。只见这个花瓶表面全部都涂满了蓝莹莹的颜色,在它的瓶腹上面还惟妙惟俏的描画着一条白色的天龙正在追赶着一颗燃烧着的宝珠,这个图案就是中国陶瓷制造业传统的“赶珠龙纹”。这条白龙围绕着花瓶缠了一圈,龙头向上仰望,两角后倾,龙睛突起,显得特别有精神。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设计的工匠还用蓝色来点出龙的眼珠子颜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这个花瓶的制作工艺十分的精致和优良,它是用五段的高岭土胚胎粘接烧制而成,而且表面上一点痕迹也看不出来,可见当时制造师傅的技术是如何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这件宝瓶除了纹饰绝美,造型独特,艺术惊艳之外,它的存世数量也是非常的稀少的,根据专家统计,元代的霁蓝釉瓷器至今为止在全世界也只发现有12件。而其中白龙纹元代梅瓶仅仅只有三件,全部都在中国,一件在中国博物馆,一件在颐和园,还有一件就是在扬州博物馆的这一个。

而前两件是有瑕疵的,一件它的釉色上有黑点,一件是它的纹饰有点散乱,只有扬州这一件是完美无瑕的最精美文物, 堪称旷世绝品。另外,这个花瓶之所以这么昂贵还与它坎坷曲折的流传过程有密切的关联。据查,它最早的主人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扬州机械工厂工作的一名工人,名字叫做朱立恒,而这个瓶子就是朱家传了十几代的祖传宝物。1945年正值兵荒马乱的时期,扬州城里的一位商人听说朱家有一个传世花瓶就过来查看,参观察看之后,商人开出了十八石米的高价来换这个花瓶,在那个年代,十八石米相当于十块黄金的价格,相当的诱人,但因为是祖传的东西,朱家人最终没有同意出售。

到了1966年,中国进入了文革时期,朱家为了防止瓶子被红卫兵搜走和破坏,就在瓶子上涂满了墨汁和泥巴,用泡沫和纸皮包好埋藏在院子地下,这一埋就埋了十年。到了1976年,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直接导致40多万间的房屋倒塌,24万人死亡,朱立恒看到新闻报道之后,担心扬州也会发生地震,而瓶子埋在地下更容易受到损坏,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存它,就把它拿到市场上去以18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文物商店。不过当时的文物商店并不知道这件文物的价值,他们只把它当成清代的花瓶看待,把它随便的摆在商店的橱柜里进行展览出售,但摆了两年都无人问津,一度受到了冷落。

到了1978年,北京市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各省民间文物的推荐展览,刚好这个瓶子也被文物商店送到北京去展出了。结果它一出现马上引起了各方参观者的强烈关注,他们马上认出是元代的青花瓷,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当时各省市的博物馆看见这个瓶子之后都想把它买过来作为自己的镇馆之宝来收藏。但是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扬州博物馆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出手,以3000块人民币的天价迅速买下了这个花瓶。扬州博物馆把这个花瓶买回去之后,却有点摸不着它的真实价值和来源,就邀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馆的十几个权威专家来做现场的鉴定。

最后这些专家都一致确认,它就是元朝时期景德镇的蓝釉瓷器,价值无法估量,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最后还把这个花瓶命名为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扬州博物馆买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绝品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马上引起了海内外收藏家的注意,其中一位香港的亿万富翁也看中了这个梅瓶。富翁竟然开出了3.4亿的天文数字价格来收购这个瓶子,而法国巴黎的一个外国藏家更加厉害,一开口就出价40亿人民币,一副势在必得的态势。

然而扬州博物馆都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婉言谢绝了他们的收购要求之后,就把梅瓶作为自己的镇馆之宝来长期展览。这个命运坎坷,飘泊流离了600多年的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寻到了它最佳的归宿处,静静的摆在扬州博物馆国宝展厅里40多年,成为了一件举世罕见的国宝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混账儿子18元贱卖家传宝,博物馆3000元买走,今成国宝价值40亿
18元“捡”来的镇馆之宝,如今40亿都不卖!
男子家中有一件祖传梅瓶,以18块钱卖掉,如今却成价值过亿的国宝
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瓶独占一馆,曾被18元贱卖,如今值数十亿
当时18元的瓷瓶,如今却值40亿。这件瓷器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农民18元卖了祖传古董,不料如今价值5个亿,但他表示并不后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