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饮食】冬至过后温性食物当家好
      冬至是阴阳更替的特殊日子,而中医讲究保护初生的阳气,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中医理论上讲“冬至阳生”,即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中医还认为,进补一般男性宜从40岁、女性宜从35岁左右开始。此时人体“肾气逐渐衰退”。现代医学也表明,40岁是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线。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多数在40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如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患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又如退行性骨关节炎,临床发现X线片有改变通常在40岁以后。此外,中医认为,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人,既能进补亦能受补,进补很有必要。冬至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增苦,补肺益胃,调理肾脏,可以选用牛肉、羊肉、羊肾、海参等,并辅以核桃、芋头、枸杞、百合、淮山药等补肾益肺胃的食物。

  

       多吃温性食物少食寒凉。要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可多吃牛羊肉,炒菜时放点花椒、干姜、肉桂、草果、丁香等香辛料。另外,海产品、菌类、韭菜、南瓜,水果如大枣、橘子、龙眼等都属于温性。而猪肉最好少吃,因为猪肉属水属寒,对于阳虚体质患者则应禁食。时令的大白菜很多家庭都会储备,但其性寒凉,冬季怕冷人群也应该少吃。橙子与橘子口味相近,但是性质也偏凉,也应少吃。

  另外,家庭常见的寒凉食物还有泥鳅、冬瓜、芹菜、百合、银耳等。进补的同时,腻滞厚味的滋补物品不宜过量,免得伤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损害健康。除了饮食进补外,冬季尤其要注意养藏,在生活与工作当中注意节制,不可使身体过劳,这样才能给来年的健康打下好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冬季六节气
冬季宜补肾进补要因人而异
白露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5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立冬养生七则
节气养生之霜降:两润一养巧进补
美食生活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