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告:中国沼气产业化的痛点与对策
导语



关于中国沼气产业化,一直是大家议论的焦点。今在“一个中国沼气人的自白”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发展的痛点与对策。

所谓痛点,就是长时间影响其发展,并难解决的因素。按难易程度排序的话,首先是体制,决定了土地使用权分散,交易和运输成本增加;其次是技术和政策,生产成本高并缺高效的菌种和有效的补贴政策。如下图1、2所示:

图1  欧洲沼气产业典型物流模式图

图1是欧洲沼气产业化典型物流模式图,执行的是农场主制,沼气项目业主就是农场主,供应原料和消纳有机肥实现自给自足,在农场内完成,没有交易成本,运输成本低。也有不是一个主体的情景,但不会多,一般1-3个,农场主、投资商和运营商分别负责原料供应与沼肥消纳、投资和运营。多一个主体,增加一个交易环节,多支一部分交易费用。


图2  中国沼气产业典型物流模式图
图2是中国沼气工程典型物流模式图,执行的是国有包产到户制,沼气项目业主是农户、养殖场主或投资商。在供应原料和消纳有机肥方面,只有户用沼气工程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农户是主体),大中型和特大型沼气工程一般做不到,其主体多是养殖场主和投资商。原料供应和沼肥产品消纳,一般需要多家才能满足,而且往往不是同一家,即供应原料和消纳沼肥的不是一家,无形中又增加了交易和运输成本。每多一家,就多一个交易和运输成本,以及原料供应和产品消纳的风险因素(如价格变化)。
对比欧洲和中国,就工程的盈利性而言,欧洲明显优于中国,主要表现在交易和运输成本、及供应和消纳风险上,中国远大于欧洲,欧洲的项目能实现正常利润的话,中国的项目则不能;就技术的先进性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中国产业化的工艺技术是从欧洲引进的,当然需要本土化的过程;就政策的可行性而言,表面上都有补贴,实质上有较大差异,欧洲关注结果补的是终端产品,中国关注项目建成与否重点补的是工程建设;就体制的匹配性而言,私有制和公有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制度,对沼气产业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直接决定关键生产要素土地的利用。
知道了影响因素和痛点,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方便采取应对的措施。其中,比较容易做的是补贴政策的调整,将工程建设过程补贴转变成终端产品补贴即可,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难的是体制的改变,近期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暂时一放;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关键是高效菌种的开发,需要关联技术的配套,尤其是“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主流技术,包括“暗知识”的应用,和线上线下技术的融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尤其是高效菌种的开发,也是沼气产业的未来。
中国沼气的产业化,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可能会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分别依赖于土地流转制的落实,和高效菌种的开发应用。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的循环农业,带动沼气产业的发展,包括虚拟产业园的建设,需重新定位沼气产业是平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未来平台(或数字)经济的大产业体系中。
本文是应清华大学为主承办的《2019度沼气+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将于本月31号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报告厅上分享,届时欢迎感兴趣的同仁光临,现场批评指导。

本文属曹博士原创内容,转发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用菌废料重复利用办法
一亩菇消纳3000多斤稻草 大球盖菇让秸秆变废为宝
谈谈户用沼气高效产气 发酵菌种核心技术要领
我国沼气产业化途径
户用沼气池日常管理常见问题与防治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可望多头并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