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以下几种病,猪场平安过秋冬!

进入秋冬季以后,气候常会剧烈变化,在舍内小环境调控不力、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和饲养管理不良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发,严重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密集饲养的猪舍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将秋冬季常发猪病的防控措施做一简要介绍。

一、秋冬季常发猪病的特点

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虽然猪呼吸道疾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寒冷、天气多变的秋冬和早春季节发病率较高且更为严重,季节性流行的特点十分明显。主要危害保育猪和生长猪,因其自身免疫功能不健全,若免疫程序不当,尤其是蓝耳病和猪瘟免疫不到位,在断奶应激和环境应激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引起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性病原主要有蓝耳病病毒、A型流感病毒等,继发或并发的细菌有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该病发病率高,急性病例死亡率在20%~40%,慢性病例死亡率虽然较低,但治愈率较低,发病猪长期表现呼吸困难、咳嗽、食欲不振,导致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发病猪作为潜在的传染源而长期带毒(菌)和排毒(菌),造成病原在猪场内长期存在和持续扩散,将严重影响猪场的健康生产。

2. 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零星多点散发为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会发生大面积流行,这是因为秋冬季温度低、光照弱,利于病毒的生存,加上猪舍环境通风不畅,养殖密度高,空气中的含毒量显著增加,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猪群很容易通过气源性和接触性传播而感染发病。

该病潜伏期为1~2天,免疫猪群潜伏期会延长。育成猪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在无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一周左右即痊愈,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蹄壳脱落,留下后遗症。哺乳仔猪感染后由于发生心肌炎,可导致死亡率超过50%。

3. 新生仔猪腹泻

自2009年10月以来,我国大部分猪场不论规模大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病之普遍、病死率之高实属罕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至今该病未见减轻的迹象。该病病因复杂,病原种类繁多,并非某一病原所致,多在饲养管理不善和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由多病原混合感染所引起。据闫恒普等(2013)报道,发病猪病原检测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出率达76.8%、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13.4%、大肠杆菌为38.7%,多数为流行性腹泻病毒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或交替感染。发病猪以哺乳仔猪为主,7日龄内仔猪发病率几乎100%,病死率为70%~100%。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有明显的日龄抵抗现象。母猪和育肥猪症状轻微,仅表现一过性的食欲下降和/或腹泻。饲养管理不善如猪舍温度过低、舍温波动大、通风不良、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不力、母猪饲喂不当、饲料质量差尤其是被霉菌毒素污染等,在仔猪腹泻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猪群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Ⅱ型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等的感染也对仔猪腹泻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4、猪肺疫

患了猪肺疫的病猪体温会升高到41-42℃,耳朵和肚子下面会长出红色的斑点,脖子和咽喉会显得比较肿大,而且喜欢呈现犬卧的姿势。患了猪肺疫的病猪会出现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口鼻有白色泡沫的症状。畜牧兽医在线猪病网的专家建议您可以使用氟苯尼考或者头孢噻呋钠之类的药物治疗。

5.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对各个阶段的猪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尤其是仔猪,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不过治疗这种病的药物种类也有很多,畜牧兽医在线猪病网的专家建议您可以使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白头翁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再者,为了防止这种病的传播,要保持好猪场的卫生,时常消毒,切断传染源。

6、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主要发生在10~30公斤的仔猪身上,由于仔猪相互撕咬导致创伤,极有可能感染细菌。患了猪链球菌病的猪体温会升高到41度以上,同时伴随食欲下降,结膜潮红、跛行等现象。严重的可导致病猪呼吸困难甚至是死亡。而且最为可怕的是,猪链球菌容易产生抗药性,这对于治疗是一项极大的挑战。畜牧兽医在线猪病网的专家建议您可以使用盐酸林可霉素这种药物加以治疗。

7、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危害十分巨大的猪场疾病,这种病可以导致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甚至是不育。如果哺乳期的仔猪患上了这种疾病则极有可能导致大批量的死亡。畜牧兽医在线猪病网的专家建议猪伪狂犬病的应当以预防为主,对各个阶段的猪实行强制性免疫接种。这是控制猪伪狂犬病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了。

二、综合防控

1.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

无论是猪呼吸道疾病还是消化道疾病,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环境控制的情况下均能得到有效控制。首先,采取措施确保猪舍温度适宜且基本维持恒定。产房的温度控制最好采用自动控温系统,将舍温控制在20~24℃,新生仔猪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2~35℃,确保夜间加温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温度波动造成仔猪应激。保育舍可采用地暖加热方式,将舍温控制在20~24℃(断奶仔猪刚转入时应提高为28~30℃)。其次,保持猪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湿度过小,空气干燥,易使猪的皮肤和外露黏膜干裂,加大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湿度过大,会降低猪的抵抗力,且有利于病菌的生存和繁殖,使腹泻、疥癣病和其他寄生虫病得以发生和蔓延。最后,注意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适度通风。在正午外界温度较高时适当开启猪舍的窗户进行通风换气,可以减少空气中尘埃、病菌和有害气体的含量,有利于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风险。另外,在猪群日粮中合理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机体有益菌群的生长,调控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降低有害气体和腐败物的排出量,进而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2. 强化疫苗免疫,重视抗体监测

在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中,除了应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诱因外,接种疫苗无疑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免疫蓝耳病疫苗是有效降低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对猪群造成的损失,且使猪群达到稳定并最终实现净化的便捷措施。蓝耳病疫苗有灭活苗、弱毒活苗、致弱毒活苗之分,活苗效果好于灭活苗,弱毒苗安全性好于高毒力致弱苗,建议一个猪场只选择一种活苗免疫,种猪每年免疫3次,商品猪每年免疫2次。不同猪场、不同季节猪只的机能状态和免疫应答能力不同,抗体的产生与维持也因猪而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抗体监测来制定和调整猪场的免疫程序,目前已有多种商品化的蓝耳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能对猪群的免疫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

针对口蹄疫,目前我国以强制免疫作为主要的预防措施。国家规定口蹄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要大于70%,但生产中却普遍存在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的现象。当前国内商品化的口蹄疫疫苗有O型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据实际免疫效果,人们更认可O型灭活苗。母猪群可以进行跟胎免疫,产前40天免疫1次,这样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较为一致,但因免疫间隔期较长,应在仔猪断奶后进行抗体检测后再补防1次。仔猪可于30~35日龄、50~65日龄分别进行免疫。公猪每年免疫3次。注意选择的疫苗毒株应为O型缅甸98谱系2010变异株(O/MYA98/BY/2010株),若同时含其他流行毒株效果会更好。

在做好蓝耳病和口蹄疫免疫的同时,应做好猪瘟、伪狂犬病和Ⅱ型圆环病毒病的免疫,并加强其抗体监测力度,定期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原感染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3. 做好清洁消毒、驱虫与药物预防

秋冬季要特别加强清洁工作,对舍内的猪粪要及时清除,因猪粪携带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球虫等病原微生物,长期滞留舍内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影响空气质量,导致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猪群发生腹泻时尤要注意及时清粪。另外,舍内带猪消毒在秋冬季也不容松懈,但要注意消毒时对猪舍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当前市场上已有商品化的干粉消毒剂能同时解决杀灭病原、控制湿度和减少氨气的问题。

秋冬季对猪群进行合理的驱虫同样重要,建议秋季给猪群驱虫两次,间隔时间为3周,驱虫效果较好。

此外,可根据秋冬季不同生长阶段猪只的特点和疾病发生规律,通过饲料或饮用水对猪只进行程序性药物预防和保健,注意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中草药制剂、益生素和酶制剂,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4. 重视对饲养人员的培训与关怀

对饲养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特别是冬季猪群的饲养管理专业培训,增强饲养人员的责任感,这对猪群健康过冬至关重要。生产中还应关注饲养人员的生活与福利,满足基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使其以更好的心态、更强的责任感投身于养猪生产实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模化猪场生产与管理(2)
猪的常见疾病及其诊治
早春来临,做好猪病预测与预防(一)
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的综合防制
规模化猪场疾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
我国规模化猪场养猪及猪病的发展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