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分钟,三千字,读懂欧洲



文/山鸟长虫

《极简欧洲史》这本书,是一本“书如其名,表里如一”的书,厚厚几大本欧洲史令人望而生畏,而这本小书却能让人在几个小时内快速建立对欧洲的基本印象,因为作者用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描述了六遍!

像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被历史事件所吸引,把史书当做故事书去看;

当故事看得足够多,会形成对一段时期内的整体印象,熟知历史框架,时间脉络;

然后按照已有的框架继续填充细节,除了政治史之外,去了解其他维度的信息,最后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然而,科班出身的历史大家们,就更厉害了,他们能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看清历史的本质,抓住影响历史发展的核心因素。

比如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的“十五英寸等雨线”,决定了中原人民与塞外游牧民族千百年来的恩恩怨怨,决定了我们国防线“长城”的位置,决定了中原国家必然要走向统一、集权才能抵抗住异族入侵。换句话说,“十五英寸等雨线”左右了几千年来的中国史。

《极简欧洲史》这本书的作者,也从浩如繁星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了欧洲历史的三元素:

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基督教
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战士文化。

这三种元素,像万花筒里的彩纸,随着时间之轴的不断转动,拼成了五花八门的图景。

如果把欧洲历史按时间维度来划分,可以简单划分成三块:

公元476之前,古典时代
476年-1400年,中世纪
1400年之后,近代(本书不涉及现代的部分)

一、古典时代,就是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时代。



加农神庙


古希腊是现代文明的源头,现在我们触目所及的所有学科,包括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医学及政治思想的源头,恐怕除了汉语言文学之外,都能追溯到古希腊。

除此之外,古希腊是城邦制,民主政治的原型也是从这些小城邦中诞生的。

罗马人比希腊人更加骁勇善战,治理国家的法律比希腊人更高明,工程建筑技术也远超希腊人,但是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仍承认希腊人更高明,甚至罗马的精英分子也要学希腊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希腊上大学。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崛起


梵蒂冈


基督教本是犹太教的一个小分支,教义规定只有犹太人才能入教,但是基督教早期的大传教士保罗认为所有人都可以入教,并不只限制犹太人。重要的是他说服了其他基督教徒,这样基督教成了所有人的宗教,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在接下来的三百年间,广为传播,在罗马帝国每个角落开花结果。

原本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但没想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成为一名基督徒,公然支持基督教;五十年后,另一位帝王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禁止其他一切异教。于是罗马帝国便为基督教的天下——有完整的层级组织,神职人员全职领薪;有自己的法律、法庭、监狱;有自己的税收体系。教皇与罗马帝王平起平坐,教会从此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

公元476年,以打仗、掠夺为乐的北方日耳曼蛮族,终于将罗马帝国蚕食干净,西罗马帝国覆灭,罗马皇帝逃离到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成立了东罗马帝国,俗称拜占庭帝国。但是北方蛮族只会打仗,不会管理,所以国家的实际管理权便移交到了基督教教廷手里。

教廷将古希腊与罗马帝国的所有智识成就全部接管过来,并不对外公布,教会垄断了对所有对经典著作的解释权。与此同时,蛮族又需要与教廷合作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国家,所以日耳曼蛮族也转而支持基督教廷。

这样的背景下,教廷一方面将古希腊和罗马的经典理论汇入基督教的教义,和圣经的段落编在一起,构筑一套基督教神学;另一方面吸收日耳曼蛮族成为了信奉基督教的骑士。

学术是基督教的,骑士也是基督教的,这个世界变成了基督教王国,整个欧洲被拉入黑暗的中世纪时代。


三、阴魂不散的罗马帝国


罗马竞技场

虽然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就已经宣告覆灭,但是从法理上,罗马帝国却一直存在,横跨古典时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

476年,罗马皇帝被赶到君士坦丁堡,成立东罗马帝国,这时的教廷和蛮族仍然承认其皇帝的地位,罗马的教皇与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共同统治这一片基督教的江山。

但是当教廷有难的时候,这位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可帮不上什么忙。教廷的领地(梵蒂冈)也是需要军队来保护的,如果教廷的领地被攻陷,那么基督教的地位将岌岌可危。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教廷转投蛮族的怀抱。

公元800年,查理大帝成为欧洲的力量主宰,教廷正式抛弃东罗马帝国皇帝,而将皇冠加冕给查理大帝,拥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寻求保护。自此这种加冕项目便成了常规套路,查理大帝死后将领土分给儿子们,导致帝国衰落。962年,教廷再次加冕奥托一世,改朝换代。

教皇与皇帝的相互扶持与帮助,为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权力,一方面教皇使皇帝权威增加,另一方面皇帝保护教皇的领地与地位。但是从11世纪开始,双方开始反目,因为皇帝想插手教廷事务,但是教皇不许。

争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导致欧洲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也导致其他阶层的博弈空间增大,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系列运动奠定了基础。

但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承认对方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在此期间,神圣罗马帝国在名义上是一直存在的,直到拿破仑在1806年,才将其这个阴魂不散的帝国废除掉。


四、文艺复兴,欧洲复兴的起点



文艺复兴代表作《蒙娜丽莎》


构成欧洲文明的混合体是一个不稳定的组合,虽然基督教统治欧洲近千年,但是其统治之下并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教皇与皇帝的争斗,更是让其他阶层有发声的空间。公元1400年开始,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而它的分裂,始于文艺复兴。

基督教廷一直掌握着对经典著作的解释权,但是15世纪文艺复兴出现,让许多人开始关注经典著作在宗教之外的解释。文艺复兴的学者并没有直接攻击基督教,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宗教不应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文艺复兴的目的是重现古典时期的文明与艺术,这宣告宗教世俗化的开始。

随之而来的16世纪宗教改革为欧洲带来第二次冲击,这次是对基督教会的直接攻击。新教的发起者马丁路德认为,只要相信基督,便可以得到救赎,而不是像罗马教廷说的那样是积善行德赎罪的过程,这样教廷的赎罪券可就卖不出去了,当然要封杀马丁路德。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一方面由于印刷机技术的传入,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使马丁路德在短时间内积攒了一大批追随者;另一方面由于德意志王侯与教廷不和,收留了马丁路德,这使得教廷对马丁路德无计可施。由于罗马教廷丧失了对圣经解释的垄断权,教廷的影响力愈加降低。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学者对希腊人理论的推翻与重建;18世纪的启蒙运动,让大家意识到宗教其实是迷信;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推崇走到自然中去,走到文化中去,呼吁自由与解放,要求活得简单、直接、自在。

所有这些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削减了宗教的权威,使其再也不能控制住整个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将不复存在。直到现在,我们一直走在一个重大的世俗化过程中,仍远远没有走到尽头。

五、为什么欧洲可以抢第一?



白金汉宫


最主要的一点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归国王往所有”,这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政府对人民没有绝对掌控力,他们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才能争取到人民的支持。欧洲政府无法靠农业税养活政府,所以只能鼓励商业发展,养大这只能下金蛋的鸡。而亚洲的集权国家,靠农业税已经可以运作,所以皇帝会将所有对统治的不稳定因素抹杀掉,这样才能保证皇室的统治。

另外一点是欧洲的权力分散,遗产多元。欧洲权力分散在教皇、皇帝以及其他贵族的手中,大家更多在博弈争取分到更大的蛋糕,而不是在追求绝对控制,权力分散也意味着“持异见者”的生存空间更大。

所以近代欧洲在经济上爆发力十足,文化生活更是百家争鸣,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单一强权掌控过他。

反观中国权力极其明确地集中在皇帝手中,文化体系逃不出儒家系统,所以虽然中国人非常聪明,但是其聪明从来不能失控在体制之外,这样也扼杀了想象力与发展的可能性。

小结:一点思考

在文章的最开始,黄仁宇老师得出结论,'十五英寸等雨线'决定了中国将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化国家。虽然这个制度曾让我们在近代落后挨打,甚至成为了发展的桎梏,但是不能遗忘的是,这个制度也为让中国领先于世界长达千年之久。

制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而在于使用的环境,并不是一味引进外面先进的制度,就能完美地解决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适合的才是最好,辩证地观察,谨慎地选择,好的制度,都是从实践中一点点修改出来的。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拉丁语:罗马帝国官方语言,为什么消失了?
“中世纪”是如何开始和结束的?
神圣罗马帝国:历史、政治和文化分析
随意废立皇帝?一人制霸整个欧洲?史上最强大的教皇能有多强?
关于欧洲历史上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三次大的分裂
30分钟读完:《极简欧洲史》你需要读一读的欧洲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