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国前传:从山东嬴水之滨到甘肃渭水上游

从女修生大业,伯益获封嬴姓,到秦襄公被平王封为诸侯,大约1300年里,秦人的祖先经历了什么?

1

少皞之时,有个氏族叫玄鸟氏,生活在嬴水之滨。

嬴水,就是今天的嬴汶河,为大汶河三大源流之一,古史旧志多以此河为大汶河之主流。因流经古嬴城(城子县村),故名嬴汶河。

作为少皞部落联盟的成员,玄鸟氏负责测定春分和秋分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为历正凤鸟氏的四个下属之一。

少皞氏衰弱后,玄鸟氏投靠颛顼。并向西迁徙到“颛顼氏之墟”附近的秦地。

秦地,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其地古代有秦亭,又名秦城。

秦字,甲骨文象双手抱杵舂禾之形。《说文解字》云:“秦伯益之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

玄鸟氏在宜禾之秦地定居,又擅长历法,说明是个农业大族。

2

上古时期,相邻的氏族通常互为婚姻。

《史记》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神秘,其实背后的事实很简单:

帝颛顼有个苗裔孙,名叫女修,嫁给了玄鸟氏的族长,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大业。

长大后的大业,娶了少典氏名叫女华的女子,生大费。

大费就是伯益。

(伯益的名字有玄鸟图腾的烙印。益即燕子的叫声嗌,亦即燕在山东半岛上的别名鳦。也就是说伯益的益就是燕子。)

少典氏,为炎黄的母族。

伯益母亲来自少典氏,奶奶来自颛顼氏,这无疑会提高其在华夏族的政治地位。

帝舜时期,伯益佐禹平治水土。功成之后,受到嘉奖。

帝舜赏赐伯益以皂游(一种黑色旗帜),还将自己家族的玉女许配给伯益。这是帝舜对大费的赐婚,是用婚姻关系加强君臣关系。

伯益继续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

后来,帝舜根据伯益的族源,赐其嬴姓,封于秦地

伯益长期辅助大禹,被推举为禹的继承人。

禹死后,按禅让制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领袖。但禹的儿子启大权在握,把选举制变为世袭制,建立了夏朝。

伯益为了逃避启的迫害,“居箕山之阳”。箕山,旧注皆指河南登封县告城镇南之箕山,然夏都阳城就在告城镇附近,益既避启,不应当居启附近。

箕山既然不在告成镇附近,那就应在伯益的封地秦地。

《竹书纪年上》云:“(夏后启)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六年伯益薨,祠之。”称其为费侯,大概是后来改封的。

3

伯益娶姚姓之玉女,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即鸟俗氏;二曰若木,即费氏

夏启封伯益长子大廉于黄,又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

若木有玄孙曰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

大廉有玄孙曰孟戏、中衍。因为孟戏、中衍这俩兄弟善于驾车,商朝第十位君主太戊便请他们为自己驾车,此后又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他们。

从此之后,中衍的后代世代建功,辅佐殷商,所以嬴姓多显,成为诸侯。

《史记》说,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又说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看来玄鸟族的男子是抢手货,不但与颛顼族通婚,还与商族通婚。

何以如此?

因为玄鸟族不仅懂技术,还与时俱进

少皞、颛顼时,玄鸟族懂历法,善耕种。

尧舜禹时,玄鸟族擅长繁育鸟兽。

夏商时,玄鸟族擅长驾车!

这样的氏族,不发达也难呀!

其实,商朝的先祖也是靠服牛驾马而强盛的。

史载契的孙子相土驯服了马,发明了马车。契的六世孙王亥驯服了牛,除了用牛耕地,还发明了牛车,用牛拉货物,进行商业贸易。

4

商朝末年,中衍的玄孙,奉商朝命令驻守西部边陲,与西戎之人一起生活,被称为戎胥轩。

戎胥轩娶了姜姓申侯的女儿郦山女,生中潏。

根据骊山女、中潏这样的名称,可以推知,戎胥轩应该驻守在西安一带,那里有骊山(在西安临潼区南),有潏河。

其实早在武丁时代,商代的势力就逐渐退出了关中,所以推测戎胥轩驻守西安是可信的,再往西就不可能了

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恶来和季胜,他们都是纣王的亲信,俱以材力事殷纣。

武王伐纣时,杀了恶来。

当时,蜚廉正奉纣王命令出使北方。

北方在哪?何以出使?

据学者考证,北方即鬼方。出使鬼方的目的是联合鬼方,共同对抗周人。

武王伐纣前,已经降服了山西黎城的黎国,汾水流域的国家可能也已经被周人控制。此时能够在背后袭扰周人的势力,唯有北方的李家崖文化鬼方人群。他们不仅具备实力、拥有地利之便,也与周人存有旧仇宿怨。

《竹书纪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在此之前,周人迁岐的直接原因,就来自鬼方的向西扩张。

故此,周人与鬼方世仇宿怨颇深。

蜚廉出使鬼方的效果不得而知。待其归来后,纣王已经自焚,商朝已经灭亡。

因为没有地方禀报,蜚廉就在霍太山筑起祭坛向纣王报告。

祭祀时获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字说:“天帝命令你不参与殷朝的灾乱,赐给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

蜚廉死后,埋葬在霍太山。

霍太山又被称为太岳,就是霍山,在山西的临汾地区,山西还有个霍县,因为在霍山的旁边而得名。

蜚廉的经历有不同的版本,上面是《史记·秦本纪》和《水经注·汾水》的说法。

《孟子·滕文公下》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近些年,清华大学整理了一批战国中期的楚简,里面关于蜚廉的说法,与《孟子》是一样的。

哪种说法更可信?

我取年代更早的战国楚简和《孟子》的说法。

5

蜚廉出使归来后,在霍太山一带住了下来。

不久,武庚和三监叛乱,蜚廉参与其中,并联合徐、奄、薄姑之民一起反周。

周公二次东征,将蜚廉赶到海边,把他杀了。然后“西迁商盍(盖)之民于邾(朱)圄”。

李学勤认为,邾圄就是天水郡冀县的邾圄,在今天甘肃的甘谷县。

学者梁云则认为,甘谷县毛家坪遗址的考古发掘不支持秦人先祖西周早期自山东西迁。葬制和陶器与商文化没有关系。年代也对不上,陶器都是西周晚期的,到不了西周早期,更不用说成王时期了。

(毛家坪遗址应为春秋中期秦国高级贵族子车氏的封地。毛家坪遗址车马坑。)

其实,毛家坪考古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当时的西迁,是区别对待的,有的迁到成周,有的迁到宗周,有的迁到庆阳一带,有的迁到甘青一带。

像女防,其祖父蜚廉和父亲恶来,都参与叛乱,且都被杀,所以受到的惩罚较重,被迁徙到西陲边远之地。其地很有可能在甘谷县更西边。只是后来才迁到西犬丘一带。

蜚廉次子季胜呢?

《史记》说,“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又说,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徐偃王作乱(徐偃王嬴姓,应是伯益次子的后代。),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最后,《史记》总结道,“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

什么叫别居赵?别居是相对谁而言的?

作为蜚廉的次子,与恶来一房不住在一起,即为别居。

此时恶来之子女防居住在西陲,而“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这意味真什么?

这意味着,季胜之族自始至终都没被迁徙,一直住在赵城一带

众所周知,伯益娶姚姓之玉女。姚姓一直生活在晋南,所以自伯益时代,晋南就是嬴姓的第二故乡。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蜚廉居于霍太山,为何季胜居于赵城!

长子一房被流放,次子一房即使居于原地,也是别居。这是司马迁的微言大义。

6

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从此,秦人先祖有了氏

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

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想立其为大骆的嫡子,但受到了申侯的阻挠。

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適。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適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

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既不废黜申侯女儿的儿子成做大骆的宗脉,又赐非子秦邑,可谓两全其美。

大骆及成的西犬丘,在今之礼县一带

非子之秦邑在哪?

文献认为秦邑在甘肃清水县。

清水李崖遗址很可能是非子封邑之所在

李崖遗址面积广大、西周时期遗存丰富,周代墓葬和灰坑的年代主要集中在西周中期,很少见西周晚期甚至春秋时期的遗存,表明遗址的繁荣期在西周中期,进入西周晚期、东周则很快废弃。这与非子至秦仲四代居秦邑,至庄公迁徙至西犬丘的文献记载大致吻合。

7

非子生秦侯。秦侯,嬴姓,名已佚,事迹不可考。

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

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

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于戎。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庄公是后人对其的追称)。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西犬丘的大骆、成这一支被西戎灭族后,周宣王命秦仲为大夫,使其伐戎。

秦人首次成为贵族

西戎势力很强大,秦仲战死。

周宣王给予秦仲长子秦庄公七千兵马,一举伐破西戎。把西犬丘这块地方也收复了。

于是,秦邑和西犬丘,都成了秦人的地盘

获胜后的庄公,重新回到西犬丘。

当初非子离开西犬丘,是因为申侯反对周孝王立其为嫡子。这次,他的子孙重回故地,是因为大骆-成这一支被西戎灭族。

8

庄公在位44年,公元前778年,太子襄公代立。

当初,庄公的长子世父为报祖父秦仲之仇,誓杀戎王,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襄公。

襄公元年,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

襄公二年,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东南),向东进逼。

同年,戎兵大举围攻犬丘,世父率军顽强抵抗,不幸城破被俘。由于秦襄公和亲西戎,而且据有汧邑战略要地,戎人没有诛杀世父,一年后便放其归秦,双方一度和好相处。

襄公七年,犬戎进攻周朝都城镐京,襄公率兵援救周朝,作战得力,立有大功。后派兵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于是,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

同时,平王把秦仲的小儿子康,封在韩城,为梁国

平王又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这是把关中之地都给了秦人,只要他们有本事拿。

从此,秦国正式立国。得与山东各诸侯国互通使节,彼此访问。

这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 ,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头的太牢大礼,祠白帝。

这条记载透露出两个信息:

一,少昊很可能是嬴姓秦人的父系神。所以前文称其来自玄鸟族是没问题的。但《史记》称其为颛顼后裔,也是没问题的。因为秦人母系始祖女修来自颛顼族。

二,襄公又把都邑迁回了西垂。

订阅号信息流改版,建议加精,以看到封面大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秦人的故事】1、秦之先人
秦国发源地在哪里,秦人是华夏子民还是戎人后裔,为何在西边崛起
辩证地认识秦族起源的问题
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一文说清楚!
嬴姓十四氏
大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