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悟欧阳询书法,为何要注意他与王羲之的继承关系∣之宫此则
userphoto

2022.05.07 北京

关注

一、之

二、宫

很多年前读沈曾植的《海日楼札丛》,见寐叟写过一条札记,分析欧阳询的《九成宫》、《皇甫诞》、《化度寺》等作品与北魏诸石刻如《张猛龙碑》等之间的渊源。

从那时起,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相信欧阳询楷书的笔法与结字主要是从魏碑中化出的。可是写到今天,我的想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因为我越来越发觉,参悟欧阳询的用笔,似乎更应该注意他与王羲之书法的继承关系。比如“宫”字,在王羲之的传世法帖中是这样写的:

上图中,左边一字摘自《黄庭经》,右边一字摘自《新绛帖》。对照《九成宫碑》,不难看出欧阳询的运笔基本跳不出王羲之的家法。

至于说欧阳询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实更多地体现在了他的结字方式上

欧阳询与王羲之在结字上的差异,简单地说,就是欧阳询把王羲之那种宽而不散的字形写得更紧,也写得更瘦了。

以“宫”字为例。王羲之写“宀”的左点,走势外撇,笔画表现出明显的横向伸展的趋势。而欧阳询写这一点往往更趋向于垂直,且点画写得比较长,类似于短竖。由此这一笔的走势从横向伸展改做了纵向伸展。

虽然只是一“点”的差别,但我们从此已经不难看出两位书法家在结字的大格局上有明显不同的思考。

王羲之更倾向于把“宫”字写得比较宽绰,比较“矮”(当然,这有可能是汉隶的结字特征残留下来的印记),而欧阳询则更更愿意把这个字写得比较紧密,比较“高”。

一个字形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欧阳询既改动了王羲之写“宀”的左点,如不在“吕”的写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宫”字的整体风格风格是立不起来的。

说到“吕”的写法,王羲之写两“口”都是取外拓之势,而欧阳询更习惯把它写做内擫。

但是欧阳询的这种改变似乎是渐进式的。也就是说他写的有一些“宫”字,并非两“口”都取内擫,而是只改动了其中的一个

(这个“宫”字,上“口”明显写做了内擫,而下“口”仍是王羲之式的外拓)

我个人认为,两个“口”都取内擫的“宫”字,似乎更能体现欧阳询的典型风格。而这种风格特征的营造,关键就在下“口”的写法上:

左右两竖都取内擫,下“口”容易侷促。要拉开它的格局,书写横折这一笔的时候,要存有一种好像把“口”向右“掰开”的意识,造成它与左竖之间似断而连的形势,这样,笔画与结构的张力才能有所体现

三、此

初学欧楷,需要留心“此”字的笔顺。

如果你问我,我是怎么知道这个笔顺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看笔顺,与其从楷书去看,不如从行书去看。

具体到欧阳询的笔顺,我们不能不注意王羲之和欧阳询以及传为欧阳询所做的诸多法帖

上图左边一字,摘自传为欧阳询所书的行楷《千字文》,而右边一字摘自神龙本《兰亭序》。分析笔顺的目的在于找准笔势,也就是这一笔同上下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

书法家们写字,许多字的笔顺并不只有唯一的一种。但笔顺不同,笔势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点是应该知道的

四、则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中的这个字都是精华
欧楷为什么难学?看看初学者不易察觉的这些用笔细节∣铭祕书监
《得示帖》的关键点分析
王羲之的书法,得这么练!
书法中的“横短撇长”和“横长撇短”具体应该如何区分?
“道”字的写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