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通十八般武艺就能当武状元?错!搬不动这块石头免谈

[如视频无法播放,尝试退出再进入刷新]


同学们一定要问,这是什么神奇石头?

外表毫不起眼:长方形,半米高,两侧各有一个凹形槽口,乍看就是一个厚厚实实的石墩子。

这叫“掇石”,民间也称“贽石”、“制子石”、“武石”,是明清两代武举的必考项目:把它提到离地一尺,上到胸口,下过膝盖。

这玩意有多重?三个等级:200斤、250斤、300斤。

把“掇石”提到胸口,并不需要像奥运会举重一样举过头顶,看起来不难,但事实上对腿力、腰力、臂力、指力的要求极高,一般没有常年专业锻炼的人想把它拎起一寸都不可能。

图:古风浓郁的金陵,有大力士玩300斤掇石,但只能提至腹部

想当武状元?搬起它先。

一、武状元考什么?

说起武状元,很多同学都很神往。

小说评书里,武状元是靠武艺打出来的,简单说,你把其他考生统统干翻就是武状元。比如《说唐》里,第七条好汉罗成是在前六条好汉或不在或死掉的前提下,技压群雄抢到了武状元;《说岳全传》里,岳飞在武状元比试中,枪挑了小梁王。

历史上真实的武状元,并不是这回事。

武科举最早是武则天称帝后开设的,当时的考试项目是步射、马射、马枪、翘关、负重、身材。其中,“翘关”就是举一种特制的大木棍,考察臂力。宋代重文轻武,在武科举中加入了策论,取消了臂力测试。

明代武举考试,前期重在弓马,兼取策论。到了明末,“掇石”正式成为必考项目。

清代武举基本沿袭了明代,武举的项目最为丰富。

据《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记载,武科考试共分三场。第一场试射马步箭;第二场试技勇;第三场考策论武经。因为场地不同,前两场也称“外场”,第三场也称“内场”。

图:清代武举考试中的骑马射箭

第二场的“技勇”,分为拉弓、舞刀、掇石三项,这三项都是考力气的,各有三个等级:三号、二号和头号。

拉弓的三个等级为八力(相当于80 斤)、十力(相当于100 斤)、十二力(相当 于120 斤);刀的三个等级为80斤、100斤、120斤;石的三个等级为200斤、250斤、300斤。

此外,武举对于完成标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弓必三次开满,刀必前后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图:难得一见的清代武举人旧照,他举的“掇石”是头号的

对于考生来说,弓、刀、石三项必须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如果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对不起,等下届吧!

二、武状元为何当不了名将?

要说中国的科举制度,从文科举到武科举,都陷入一个怪圈:学无以致用。

拿“掇石”来说,能提起300斤的石墩子,除了有人开玩笑说“可以一把将民女从地上抓到马背”,指挥打仗时并没有什么卵用。

图:武举人家的匾额

古代武举考试过分重视射箭、力气,策论兵法的考试就是走走过场,不是文盲就行。而到了战场,四肢发达的武举人往往对行军布阵毫无常识,明代就有人质疑“今日选将才乎,选家丁乎”,批评武举考试根本选不出军事人才。

历朝历代,名将出身武举的几乎没有。明代,一共出了三个“连中三元”的武状元,但官职一般,知名度很小。

图:风光一时的“掇石”,如今静悄悄放置于科举博物馆内

清代,军官升迁的“正途”是行伍出身,武科出身只是“杂途”,算是给地方富贵子弟一点机会。到了清代末年,冷兵器时代被火器时代接管,“马步箭”和“举大石”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延续千年的武举制度终于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被朝廷下令废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武举制度
    在古代考个武状元到底有多难?看了考试内容,让人望而生畏!
    在古代要学些什么才能成为一名武举人
    “武状元”杂谈
    满清109位武状元名录
    清朝武状元的升级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