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不去”的圆明园



欢迎来到假日博物馆,

我是你们的猫馆长~

有人曾说,艺术有两个来源

一是理想,理想创造欧洲艺术;

一是幻想, 幻想成就东方艺术。

在中国的艺术历史上,

有这样一座闻名遐迩的艺术瑰宝,

其闻名于独具东方特色的景观名园,

亦蜚声于园内建造的奇特的西洋楼阵。

它拥有的珍宝、名画、古书、典籍

放眼东方无可比拟。

当年,一位西洋侵略者踏足此地时说:

“以为进到了一座走不到头的博物馆,

未曾联想到是君王的住所。” 

站在21世纪的今天来看,

目之所及全部人类对其的听闻与初识,

恐怕都始于一场无可回头的劫难。

“文物流失惨重,至今仍在寻回”

像是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固定搭配,

总是与它的名字一起被提及。

对于全部生于20世纪末,

21世纪初的人们来说,

我们从小便知它的名字叫做“圆明园遗址”

而不是那个回不去了的“圆明园”。

圆明园算是博物馆吗?

有人可能会问,圆明园算是博物馆吗?

答案是,它有绝对的资格被称作博物馆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面积是紫禁城的五倍。在园林方面,它是当时汇集了中国各地园林艺术的综合博物馆;

在建筑方面,除了涵盖中式风格建筑之外还有部分西洋楼阵的异域风景;

在收藏方面,有学者初步统计,流散在世界范围内的文物达1500万件左右;

而在文化生活方面,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帝掌朝时的生活朝政、文娱奇珍都在圆明园里留有痕迹。

我们知道的历史和另一个版本的历史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法联军提出要求,大清帝国打开门户与西方广泛通商。法军率先抵达北京,占领了圆明园,不久英军也抵达。彼时京城一片混乱,清军未能阻击,英法联军进而掠夺并烧毁了圆明园。

这是对于这段历史最粗略的简述,我们大多也止步于此。

按照历史的时间线大致梳理的话,参考资料,是如下的发展走向:

咸丰十年(1860年)

农历

8月22

英法联军入踞占领圆明园;

823

英法联军在“正大光明”殿内汇合,为商议分派园内珍宝,开始了肆虐的洗劫与破坏;

9月5

英法联军以正大光明殿为中心,派兵在圆明园内四处纵火。次日将正大光明殿及大宫门区也放火焚毁。

而有学者从英法两军的家书中甚至现存寥寥的亲历者口中了解到了额外的历史。

一位叫阿尔芒·吕西的法国军官在10月7日写给家人的信中描述道:

“周围的屋宇有多处地方着起火来,我和两名军官前往视察,皇家御苑大门敞开,所有人显然都在趁火打劫,我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懊丧不已。”

蒙托邦将军在回忆录中也有写道: 

“很多穷人通过围墙的缺口闯进圆明园。这些中国人抢走宝贝后会把赃物卖给京城里的商人,不少中国官员也趁机低价收购了很多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

两位军官对自己劫掠园中珍宝的事实供认不讳,但对于这番说辞,有人说,简直是对贪婪和暴行的掩饰和辩护,而有学者确实找到了不少中方的记载,而事实却也与之吻合。

有记录称:李慈铭在10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

“闻圆明园被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全物,至挽车以运,上方珍秘,散无孑遗。前日夷人退守,兵稍敢出御,擒获数人,诛之。城中又搜得三人,一怀翡翠碗一枚,上饰以宝石;一挟玉如意一方,上有字一行,为子臣永瑆恭进;其一挟成皇帝御容一轴”。

66年后,一位叫陈文波的历史学者访问到当年在圆明园充当清道夫的77岁老人陆纯元,这位亲历者的回忆恰好证实了王闿运的声明记录:

“比闻上既往热河,自八月中秋之后,园内恐慌,往往彻夜出入,管园大臣亦不能统辖;至二十二日夜,英法兵即入园大掠。其实,当地人已先纵火焚掠,于是洋人继之。掠之所至,焚亦随之,至为惨淡。”

圆明园遭受的劫难促使许多研究者分析、记录并加以总结。

有人说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寻回的机会渺茫,也有人就此戏称圆明园流失的文物撑起了多少座海外的博物馆。

面对这些来自巨人时代的审美遗迹,后人惊艳其皆由人类建造,亦叹悲其任由人类摧毁。

如今一段历史和文化的部分残垣留在了北京西郊,另一部分身处异乡,散落于海外的公立或是私人博物馆中。

安家异处的文物们

安家异处的圆明园流失文物主要被收藏在欧美或日本,大部分被完好保存在世界闻名的国立博物馆。

其中法国的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藏有3万多件圆明园文物。当时侵掠行动的法军司令将掠夺来的所有“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皇后。

为了存放这些珍宝器物,欧仁妮皇后主持建造了中国馆。法国的军事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乾隆帝时期的军刀、剑和甲胄。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乾隆帝的案头爱物之一《女史箴图》,原画作于东晋时期,现世界上仅存两幅临摹品,一幅藏于故宫博物馆,另一幅于当年藏于圆明园,没有躲过西人的掠夺先藏于大英博物馆。

此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把康熙的玉如意;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有经一番辗转,而后被日本20世纪初纺织业巨头—阿部房次郎家族(1868-1937)收藏后捐赠的《骏骨图》。

圆明园文物回归情况

圆明园文物流失多如牛毛,不过,我们最常听到的,回归情况也被广泛报导的,就是原海晏堂前的水力钟了,即十二生肖兽首水力钟。

哪些兽首已回归,哪些仍流存海外?我们可以捋一捋时间线,好对自己的历史多一份了解。

*拍得跟回归是两件事,通常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完成。

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以774.5万元港币拍得兽首中的第一首“牛首”回归,以818.5万元港币竞得“猴首”回归,最后以1544.475万港币拍得“虎首”回归。

2003年——“猪首”是唯一一个目前未经拍卖,由何鸿燊先生出资从美国收藏家手中以基金捐款的方式,捐赠600余万人民币购得的。

2009年——“鼠首”和“兔首”在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拍得,由于对流失(掠夺)文物再拍卖的行为极为不满,中方表示不予付款,文物流拍。后于2013年,由法国皮诺特家族正式购得赠返中国。

2019年——“马首”由何鸿燊先生作为建国70年献礼归于国家文物局,现今回归圆明园永久收藏。“马首”铜像是在2007年苏富比公司公开拍卖以“八国联军-圆明园遗物”专拍之名前,何鸿燊先生以6910万元港币购得,随后宣布捐赠国家。


如今,牛、虎、猴、猪这几件青铜兽首

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

鼠、兔两件兽首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马首是十二兽首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

回到圆明园中的圆明园流失文物。

现今回归圆明园永久收藏。

尾声

对于历史我们不提,

也无从提起“如果”二字。

“万园之园”的辉煌和

一炬成灰的火光永远留在时代中。

当年,一位随军英国牧师称:

“若想写尽圆明园景,形容淋漓、感知尽致,那么必须是要由一位身兼诗人、画家、美术鉴赏家、中国学者和各种各样的天才学识为一身的人物来完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不可逆性,

某段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也将成为

历史的一部分。 

当下的我们之于圆明园,

既是精神与血脉中的“当局者”

也是时间与空间上的“旁观者”。

 “文明”替一代又一代的子民

见证着时代的兴衰,

而作为既能造物也曾毁物的人类,

接受历史,同时也思考、感知博物、艺术

与审美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的

可以共情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圆明园被抢的文物流向了哪?法国专门建宫殿,装下整整3万件珍宝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这件国宝也因此流落海外
英法联军掳走一罕见“神器”,139年后回到国内,如今是镇馆之宝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挖出5万多件文物
沦落海外的圆明园珍宝:图二历尽艰难回归,图五专家直呼太可惜!
大英博物馆自辩称“很多藏品不是抢来的”,那大部分都是咯?|维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