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繁体字识读纳入中小学课堂?家长表示没事找事,教育部做出回应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现在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学习各种的知识了。

现在我国学生的负担是越来越重,除了平常上课学习的文化知识,休息日也不会闲着,还会有各种的补习班和兴趣班,面对这一现状,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就不断的在下发“减负令”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甚至还会有一部分家长反对给孩子“减负”。


原因也是很现实,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如果谁真的“减负”了,那么他也就要被“淘汰”了,教育部越是提倡“减负”,家长们就越是焦虑不安,就会想方设法压榨孩子的休息时间让他们在多学习些东西。


但是对于“减负令”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是十分支持的,因为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真的是越来越大,大家一起集体减负,孩子们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也能减少家长们的焦虑,总之,两种不同的看法,也都有各自的理由。


  • 将繁体字识读纳入小学课堂?家长看法不一


在大家都在对“减负令”的态度褒贬不一时,有政协委员借机提议对中小学教材新增教学内容的方案,建议将繁体字识读纳入中小学课堂,这一提议瞬间就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对此提议大家也态度不一。


有的家长表示赞同,他们认为毕竟繁体字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虽然现在都在使用简体字,但这个传统文化也不能丢,否则未来就不会有人会认识并且使用繁体字了,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该学习,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了解汉字,感受文字带来的美感。


反对提议的家长则表示,一些繁体字的笔画很多,学起来并不是很简单,既然随着时代的更迭,已经将繁体字简化成简体字,那也就没有再专门学习的必要了,对于一些年级比较低的学生来说有些简体字都还写不好,再让他们学繁体字,那不是画蛇添足了。


也有一些保持中立的家长,他们认为可以学习一些繁体字的识读,但是不要强求,可以作为选修课,也不用安排考试,凭学生的兴趣自愿选择。


  • 对于这一提议教育部做出如此回应


在大家对这一提案的态度还在褒贬不一的时候,教育部也终于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做出了回应,教育部回应称,学校和一些教育机构还是要以普通话为教学用语,学校的教学也依旧要采用规范的汉字,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学的课外读物中和书法教育中,可以涉及到繁体字。


并且还有相关的教育专家表示,文字只是一个感情表达的载体,简体字在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时也并不会有什么欠缺,并且简体字也更容易进行书写,对于文字真正重要的应该是其文化内涵。


繁体字作为文化的传承是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但是只是作为了解就可以了,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繁体字的用处几乎已经微乎其微了,所以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系统的学习,甚至还要考试,来给孩子们徒增负担了。


一些简体字本身就是由繁体字简化而来,所以简体字和繁体字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对于已经认识很多字的成年人来说,可能会更好接受一些,想要系统的学习可能最快几天就差不多了,但是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可能就会比较困难了,繁体简体一起学,还容易让他们弄混,所以在小学阶段还是让孩子们先把规范的简体字写好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一边嚷着要给孩子们“减负”,一边又要给孩子们新增加课程,但是毕竟“众口难调”,不论怎么做也都会有人不满意,所以想要真正的给孩子们“减负”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还在打基础的中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们先把最基本的文化课知识学好,然后在再此基础上多加一些其他的方面的学习。


就像教育部所做出的回应,繁体字可以学习,但也是要在学习好简体字的基础上,并且是作为孩子的一种兴趣去学习的,没有必要非得强加在中小学的课程中,汉字一路演化过来,简体真的是有很强的优势,不仅有历史的继承性、体系性,更主要的是简体字也有了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部长:中小学减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家长:全面解放的节奏
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
繁体字调侃简体字后,终于轮到简体字反过来调侃繁体字,太有才!
教育部发文,中小学“减负三十条”来了
中小学寒假培训热度不减 不补课孩子还能做这些事儿
【引用】简体字与繁体字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