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文!研究生高效阅读的五大原则

这是 社科学术圈 推送的第2223篇文章

笔者根据自己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长期培养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经验,着重谈谈文科研究生怎样读书、怎样搞科学研究、怎样进行论文选题与写作,供新导师和研究生治学参考。

 
  1.研究生读书要有计划  
 
研究生读书计划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三年的读书计划,要立足专业,将来靠专业所学安身立命。这是长期的、大的读书计划。
 
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向读书计划。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尽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拟订研究方向的读书计划。这是中期计划。
 
第三个层次: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读书计划,有了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这是短期计划。研究生的读书首先要有读书计划,而且必须完成这个读书计划。没有完成读书计划,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基本上就是打烂仗。
 
  2.要史、著、论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书目的选择和计划的拟定,必须史、著、论相结合。
 
所谓“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究方向甚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究生研究、做学问必须站在前人知识枳淀的基础上,向历史学习。每个专业必须搞通本专业学术史。没有史做基础,论文跟工作报告差不多,就没有理论深度,缺乏历史感,轻飘飘的。有史的基础,选题、论文才能变得厚实起来。所以读书计划必须先读专业学说史。
 
所谓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文献。读经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研究生与本科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本科生以读教材为主,研究生以读原著、文献为主。原著、文献与教材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源头所在,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驭所学。如果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著作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掌握了史,再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顺着史的线索去读不同时代不同名家的著作。
 
所谓“论”,就是学术论文。学术界是日新月异的,研究生怎样掌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就是通过每年每月每期,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着的学术论文掌握学术动态。研究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惯,这样知识就永远不会过时,就能把搓这个专业、研究方向、选题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
 
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功底就扎实。

  3.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这就有个读书方法的问题,可以采取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浏览,就像是看报纸一样,大标题翻一下,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知道著作、论文讲的是什么。浏览主要就是博览群书,涉猎要宽,沙里淘金,精选出进一步泛读、精读的著作或论文。特别是学文科的更要重视浏览。
 
所谓泛读,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要求一页一页翻,一目十行。遇到不懂的、精彩的地方不要停,记下页码,继续读,这样可以加快读书速度。古今中外书虽多,但真正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却不多,重复的多,这就需要通过浏览、泛读,筛选有用信息。通过浏览、泛读留下需要精读的书。
 
所谓精读,就是在浏览、泛读的基础上,对需要精读的著作、论文,一字一句地字斟句酌,甚至连标点、注释都不要错过。

精读可分四个层面:

①认知。做到字面读懂,甚至可以复述,背下来。
②理解。和前后章节,甚至和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接通知识间的联系。
③质疑。进一步地读出问题,提出质疑。读书读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飞跃,科学哲学家波普就认为“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科学家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意义”。研究生要有问题意识。论文写作必须树立问题意识、问题中心。问题从哪里来?首先从读书中来,书读多了才有问题。
④创新。有了问题,进一步读书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出理论创新,这样研究就有自己的创新成果。所以,读书要把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保证读书的质量,做到严谨治学。
 
  4.要与记笔记相结合  

尽管现在有复印、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仍然不可能完全代替笔记,而是笔记的补充,笔记大体有四种形式。
 
索引笔记——在浏览、泛读过程中随手记下著作或论文的作者、书名、标题、杂志、出版社、年月、期数、页码以及用简单几个字概括的问题,即在哪本书或哪篇论文上讲了什么问题。研究生记索引笔记对科学研究很重要,记索引笔记的过程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积累有用信息的过程,平时的积累可以避免使用时的手忙脚乱。
 
摘要笔记——把最重要最有用的观点、材料一字不漏地摘抄(复印)下来。这些观点、材料在写论文引用时可以打上引号,规范说明。写论文的引注材料就是从摘要笔记中来的。
 
札记笔记——用自己的话概括所读书或论文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也可以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随手记下来,少则几个字,多则十几或几百个字。札记笔记对文献绿述很有用,对理论创新和写论文也很有用。我们平时在读书或讨论中闪现的一些思想火花,稍纵即逝,如果不随手记下来,过后再想也想不起来。
 
文献综述——这是做科学研究的基本功,也是掌握学科研究动态的基本要求,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文献综述主要综述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有关的古今中外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的著作、论文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观点,这些现点之间是什么关系,要根据所读的文献梳理出来。通过文献综述,才能找出前人研究空白和薄弱处在哪里,你的选题和研究的基础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创新在哪里,这也是论文的理论根据和价值所在。
 
  5.要与社会调査研究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论文选题和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特别提倡深入社会实践做个案调查,这对科研锻炼很有好处。社会调查有很系统的一整套方法,文科研究生通过社会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避免网上下载,抄袭,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许许多多前人从来没有提出过、解答过的问题,从社会实际出发才能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有扎实的根基。


本文来源:中国知网,《中国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3期。节选自《文科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作者:陈老师,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赵老师,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选题?
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生学习指导
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
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三部曲
撰写文献综述常见4大问题,你中招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